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网络文学是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网络文学呈现出四大特点:回归民间的写作姿态、娱乐至上的审美向度、立体模糊的文体特征和人际互动的文本存在。  相似文献   

2.
文化转型与网络文学的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的失落已是不争的真实 ,文学失落的原因却众说纷纭。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文化转型理论出发 ,认为传统的以真理代言人自居的 (严肃 )文学没落势在必然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文学艺术 ,互联网的出现使后现代主义文化发展如虎添翼 ,也为新的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 ,随着互联网发展成为主流媒体时代到来 ,具备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的网络文学理所当然的会成为未来时代的主流文学。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的界定与起源是关联在一起的议题,所以关于中国网络文学起源问题的讨论需要回到如何定义网络文学问题上方可进行。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媒介文学,网络空间是其生产和传播中最为核心的条件。“网络文学”这一提法属于中国话语与中国表述,此处的“中国”应理解为以汉语为依托的文化共同体。中国网络文学的起源值得探索是基于其在世界范围内繁盛的文化事实,起源坐标应指向对其具备形塑作用的网络空间,建构起源的目的则是为了网络文学场内的主体获取身份认同、指导具体的创作实践、实现文学前景的更好发展。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看,20世纪末期海外华人实现技术突破、搭建汉语网络空间、成立创作基地并进行文学实践,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也成功形塑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原初空间,而后中国本土的网络文学空间多点涌现,形成今日蔚为大观的网络文学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是电脑技术与文学联姻而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由立足军事、面向科研朝大规模民用转化,成为所谓“第四媒体”,这才孕育了寄身于电子邮件、张贴于新闻组或BBS、活跃于聊天室、发表在电子报刊、编排于网站栏目或作为个人主页而存在的文学作品。在更为广阔的意义上,网络文学是下述历史运动的产物:经济全球化与媒体网络化相互促进,推动了超越传统壁垒的文化交流;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刺激了公众自由表达的欲望,并造成了嬉戏的氛围;信息化加速了社会流动,既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的可能性,又引发了近于无所适从的焦虑,这种焦虑…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学的兴盛与传统文学的沉寂相比,网络文学成为文学时代发展的显性大势。网络文学的出现与发展体现了消费性的时代特征,网络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网络文学的阅读和网络文学存在的依据都是以消费者的感官享乐为目的。网络文学的创造与传统文学不同,它是作者与读者两个主体之间平等交流与对话的结果,这一间性主体有意认同大众的身份,坚守大众立场,使网络文学呈现出复调狂欢的色彩。交互性是网络文学直接的表现形式,消费性是网络文学的本质,它体现了文学的社会性与时代性的特征,是网络文学交互性特征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研究对象大概是在2000年前后。十年来,研究者从网络文学的内涵、特征、文体、价值、传播以及网络文学与网络技术的关系、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对网络文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很好地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对网络文学理论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当然,其问题也不容回避,诸如研究与创作严重隔膜、研究深度有待提升、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等,都是日后的网络文学研究所必须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李炜 《云梦学刊》2009,30(1):160-160
在网络文学风起云涌之时,人们对网络文学也生出诸多疑惑,譬如,什么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它与传统文学究竟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点?它有何长处又有何局限?它从何处来又将去何方?……这些疑问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去解答。然而,基于数字媒介变革而诞生的网络文学就像是一棵在旷野上自由生长的小草,风生水起而不受羁勒,草长莺飞却无从规范,  相似文献   

8.
杨梅 《东岳论丛》2005,26(3):123-127
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接着中国开始有了本土的文学网站,开始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网络文学批评也逐步开展起来。但网络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内容、形式极为丰富,网络文学批评大都以经验式评论为主,情绪色彩较重,很少对网络文学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学理分析与把握。本文将对网络文学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归纳网络文学的创新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定位和理解网络文学这一当下巨大的文学事实,已经是文学理论和批评紧迫的任务。在围绕着网络文学展开的各种话语实践中,“网络文学通俗论”逐渐有达成共识的趋势。但这一话语是包括官方、学界、平台资本等力量在内的不同类型通俗论话语实践的结果,其有关网络文学属性的“普遍性知识”地位并不稳定。一方面,在其内部,实际上存在着不同行动者特殊性意图和诉求之间的复杂张力,或者说,其貌似稳定的表象乃是不同话语实践所达成的暂时的或策略性的妥协;另一方面,通俗论的定位有可能延宕人们对网络文学之重要文学史与文化意义的发掘,其与当代文学文艺大众化走向的深度关联不能得到及时把握。深入分析不同通俗论话语背后的意图和潜在诉求,把握不同话语策略所倚重或征用的网文生产的真正“内生力量”,是网络文学批评理论建设必不可少的阶段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董学文 《云梦学刊》2003,24(2):127-128
当上世纪末的历史余辉在古老的文化原野投下最后一抹背影时,印刷时代的文学宿命般地步入落潮期。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却踏上Internet快车,沐浴着机关报世纪初露的晨曦,奏响了自己开幕的序曲。的确,“网络文学”的词汇还未走进文学词典,“网络文学”现象就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景观。近年来,由于互联网迅速普及,网络技术飞快发展,上网人数急剧攀升,网络原创文学的绝对数量远远超出同期发表的纸介印刷文学。然而,由于许多“网”上作品的稚嫩、粗糙、苍白与良莠不齐,使得网络文学从总体上尚未赢得人们普…  相似文献   

11.
段平山 《晋阳学刊》2007,(1):113-117
“学院派”文学批评最明显的风格特征是将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统统纳入自己的表达范围内,用极具前瞻性的语言来创造一种“怀乡”的体验。尽管在“学院派”批评中并不存在一个可以囊括一切的理论框架,但通过对不同研究价值取向以及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沟通与整合,一方面可以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并确立其“视角”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发现或意识到各不相同的研究范式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因而它带有浓厚的后现代性色彩。虽然“学院派”文学批评不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逻辑产物,但它的发生无疑得益于“文化自觉”这样一个具有后现代性的全球化“语境”以及具有后现代性思维方式的表述策略。借助于“后现代”视角,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学院派”文学批评这种“文本”,还可以更好地理解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带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当代“批评文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后现代思潮开始影响西方史学研究,并在同一时期传入中国,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沉寂后,至90年代逐渐为学界所瞩目。中国社会史学界在自己的学术演进脉络中,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勃兴、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转向与"新社会史"的出现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各自取得了重要成就,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中国社会史研究正处在分化与整合之际,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提供了一种使中国社会史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张志庆 《文史哲》2002,(6):154-158
将欧美传统文学与 2 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互为参照 ,可以更好地说明欧美文学演变的历程及其特征。现代主义在传统的范畴中反抗传统 ,而后现代主义在解构了一切之后 ,似乎又不得不回归传统。从人道主义到反人道主义 ,从社会性宗教到宗教信仰的个人化 ,都显示了欧美文学发展的内在轨迹。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方法与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后现代思潮在学术范式、思维方法上的革命性贡献的后现代方法 ,正在或势必将对法学研究范式转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法学研究范式也应回应这样一种后现代方法论上的转向 ,确保其长久的繁荣。因此 ,必须实现法学研究的解构范式 ,后现代语言学范式以及系谱学分析的后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5.
朱凤英 《阴山学刊》2006,19(1):46-49
Ⅰ.IntroductionAs a wide range ofliterarycritics have demonstrated,two of thebasic relationships lying at the core of postmodernist literature arethe dichotomybetween the author and his or her work(the dynamicofself-exposure)and that between the author,figure as dramatistnarrator and the reader,whobecomes as active participant in the or-deal ofcommunicatingimages and information.The latter is ofthe utmost importance for the destinyofthe nov-el as it is only via the flowof digressive dialogue w…  相似文献   

16.
杨明明 《浙江社会科学》2012,(2):121-125,159
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的急剧转型极为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进程.面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挑战,有着深厚传统积淀的现实主义文学并未如某些批评家预言的那样走向灭亡,而是勇敢而顽强地克服了自身的危机,完成了从封闭、机械、单调的艺术模式向灵活、开放、多变的艺术形态的过渡,在保持了传统思想维度的同时,沿着传统型、隐喻型、另类文学和后现实主义四个轨度开始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当代城市文学面临的一些挑战,譬如科层化城市生活、社会科学、网络传媒等因素对文学的挤压。其次,在对城市文学史学术脉络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当代城市文学的缺失及其可能发展路向提出了若干见解:科层化城市生活状态下文学的认识功能、文学世界的田野化、文学批评的社会科学转向等。  相似文献   

18.
重论德里达的后现代意义及其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把尼采看成是步入后现代的标志,事实上,所谓尼采开启的后现代是在德里达这条线索上得以真正展开的。从尼采到德里达,这是后现代的最内在最彻底的进向,那是回到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的后现代。德里达当年在语言学和文字学层面解构逻各斯中心,寻求语言无底且无边的游戏,这在后现代时代的感性解放和图像霸权那里得到充分回应。这也表明,德里达所揭示的解构面向,具有后现代的预言性质,无疑也是后现代开启的标识。德里达后来转向他者的伦理学,关注在绝境中的解构,强调没有宗教的宗教性,期待弥赛亚的到来。这些都表明,他对后现代时代的一种新的人文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9.
学术范式的转换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人类学与文艺美学虽因其研究对象的共域而有着源远流长的交叉互渗研究实践,但却长期滞留于材料移植和理论移植阶段,未能促成艺术人类学学科范式的形成。其主要根源在于两个学科各持一端:一者固守实证主义立场,把艺术视为与生计、交换、政治体制等几乎无差别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描述与解读;另一者坚持对从社会文化中孤立出来的艺术及其活动进行思辨的方法,把存在于社会文化之中的艺术悬置起来不予问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既解构了理性主义的思辨模式又颠覆了实证主义的绝对真理性,把人及其主体性移置到学术研究的中心,引发了学术范式的转换和知识资源的重组,推动文化人类学与文艺美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积极互动和深度融合,促成具有学科意义和知识创新能力的艺术人类学学科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晶晶 《阴山学刊》2005,18(6):50-52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汇集了多种文化、哲学、艺术流派的庞杂思潮。既是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反思,又是对后工业社会的回应,体现了哲学的时代性。后现代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也不同于现代主义文化,是对它的扬弃也是对它的反叛。反理性、肤浅性、非中心性和商品性就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主要特征。中国已经遭遇了后现代主义,透析这股思潮的文化观,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抵御西方不良文化观念的影响,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