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墨经》中,"止"作为一种重要的推理形式共出现四次:一是利用对当关系推理进行反驳;二是用反例反驳对方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的一般结论;三是用与对方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具有反对关系的命题来反驳对方演绎出的个别结论;四是反映模态矛盾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推理。 相似文献
2.
赵岩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4-25
东方逻辑中的墨家逻辑和印度因明中都有利用反例进行论证的推论形式,印度因明中的“异品遍无”是排除反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而墨家逻辑中的“止式推论”是用反例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推论形式。两大逻辑体系都体现共同的思维倾向性,这体现出逻辑的全人类性。 相似文献
3.
杨武金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2):28-32
《墨经》中没有应用对象语言来表示的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 ,而只有应用典型的具体推理来体现的推理方式 ,但《墨经》中却有不少应用元语言来表述的逻辑规律 ,虽然这些是不够精确的 ,但表明《墨经》中的逻辑已经开始进入形式逻辑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谷振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1-35
研究《墨经》的学者大都把“效”理解为“说”的一种具体论式或者理解为“说”的原理。本文通过分析前辈学者对“效”的研究成果 ,认为“效”不是对某种具体推论形式的论述 ,也不是对“说”的原理的概括 ,而是一个与《墨经》逻辑研究的方法论直接相关的重要范畴 ,“效”决定了《墨经》逻辑研究的对象、性质和目的 ,在《墨经》逻辑学中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孙中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2,(4):183-193
《墨经》是墨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理论硕果,是微型的百科全书,从传世各类手工业技巧,到总结提升各门自然科学知识,是中国古代科学的重镇,启示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创新发明。《墨经》有系统的几何光学知识,把数学、物理学与光学知识综合贯通,提出“端”范畴。“端”范畴的数学意义,指“点”,物理学意义,指“微粒”,光学意义,相当于初步的“光量子”概念。 相似文献
6.
束际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2)
端、实、故、宇、久(宙)是《墨经》自然观的重要范畴,也是构成《墨经》自然观体系的基石。这些范畴涉及始基论、物质论、因果论、时空论诸问题。本文拟通过探讨这些范畴,揭示《墨经》自然观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杨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2):30-33
《墨经》名学探讨了名之界说、名实关系、名的分类、正名原则以及名之谬误,其中包含深刻的指称论、语义、语用和语境等符号学思想。从现代符号学观点重新审视这些思想,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斌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墨经》四篇的编制体例是近代治墨者探讨的重点。学者们通过考辨,对《墨经》旁行体的解释、对其原始本的面貌及其由连文直写到旁行、再到连文直行体的沿革诸问题,均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而且发现《经说》之牒字即为牒经标题。通过这些研究,不仅把以往不可解读的《墨经》整理得基本可读了,而且弄清了近代流行本中的多种舛误及造成舛误的原因。同时,牒字体例的发现,也是《墨经》校勘的一大突破。总之,《墨经》编制问题的解决,对近代治墨者完成校勘、校注任务,起了不小促进作用,对该文本的整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10.
11.
秦碧霞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5-62
在《大学》中,“知止”与“三纲”、“七证”、“八目”属于同样重要的范畴,它紧密关联着“三纲”的达至、“七证”的获得,以及“八目”的践行。本文试以“知行合一”为进路,从何谓“知止”、“止”于何处、何以能“止”三个层面,对《大学》的“知止”思想作出解析,并指出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27-137
关于墨家实的含义,历来讨论不多。重新解读众说纷纭的《墨经》实,荣也句,证得墨家之实具有可经验的内涵。以荣字的词源学探究为中心新解《经上》文的含义为:实就在荣之中,从荣中自可求得实,且只能从荣中求得实,由此强调荣实一致。以儒墨之别为视角新释《经说上》文为:荣就像一个人志气(神情容貌和言行举止)呈现出来的样子,他人以此了解到的自己就如同真实的自己,不像一个人用金声玉服(隆重的排场和华丽的服饰)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名不副实,与真实的自己并不相同。总之,以荣解实是理解墨者实义的一个特别视角;荣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可经验的、具有标示意义的显著特征/根本特性;以荣解实,就是要凸显和强调实的可经验性,由此贯彻墨家一贯奉行的经验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3.
姜宝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5):41-47
关于《墨经》作者问题,胡适和冯友兰都认为是"后期墨家"的作品,所谓墨辩六篇大致出于后期墨家之手,这为学界较普遍认同。但反对之声,即坚执《墨经》为墨翟自著的文章时或见到。其原因之一,没有就《墨经》所述内容与撰写体例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和论说。《墨经》所述内容、撰写体例与《墨子》的兼爱、非攻等十大主张的有关篇章的内容论述形式和撰写体例是完全不同的。《墨经》应为后期墨家所作。 相似文献
14.
15.
易小平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5):113-115
墨家与儒家在先秦并称"世之显学".两汉以后由于儒学独尊和儒家长期力辟杨墨,墨家日渐隐没,墨学几成绝学.经过近两千年的冷落和沉寂,原本71篇的<墨子>只剩下53篇,十分难读. 相似文献
16.
燕学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1):144-148
《墨经》在逻辑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概念是《墨经》逻辑体系的一个基本范畴,而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数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类”思想。那么,二者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本文通过对两者的分析对比,认为在内涵上两者是一脉相通的。作者认为《墨经》中的“类”概念不仅影响了古代数学家的逻辑思维方式,而且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数学著作的编纂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张可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3):33-36
《通雅》具有一定的词汇研究性质,因此拟对《通雅》词汇研究方法进行探讨,以彰显其词汇学价值。《通雅》研究词汇,在归纳法和演绎法的运用上均有突破前人之处。运用归纳法研究词汇,在论证材料上有所突破,主要表现为:扩展了文献材料的范围,发掘口语语料的价值,重视实际见闻的作用;运用演绎法研究词汇,能够对结论进行较为谨慎的审核和较为充分的证明,其演绎所本的理论相对来说比较科学,因而能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20.
何莉琨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3-15
<大学>作为儒家学者的"初学入德之门",一直被视作儒家的重要典籍.它所强调的德行的最终落脚点是"止于至善".要想达到这样的境地和追求,"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知止"是<大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知止"思想体现着<大学>的根本精神.提倡"知止"精神对于人们寻找精神的立脚点,对我国当今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