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恭明 《江汉论坛》2001,9(7):21-24
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大革命中的错误,是陈独秀右倾错误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一,共产国际和斯大林过高地估计资产阶级和国民党的力量,极力扶持国民党“左派”掌握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导致陈独秀放弃无产阶级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其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主张通过国民政府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直接导致陈独秀不敢领导农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其三,共产国际和斯大林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军队的作用,忽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的重要性,导致陈独秀忽视对国民革命军的争取,忽视发展工农武装。  相似文献   

2.
共产国际的指导与大革命的失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国际的工作对于中国革命,还是有益的。当然,也有个别的原则问题的错误”。①这个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曾给予了很多积极正确的指导和援助,促进了大革命的发展。但是,共产国际在未充分了解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就充当了中国大革命的最高指挥者,轻视中国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力量,过高估计了国民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对国民党右派势力妥协退让,从而使大革命遭受到严重损失和重大失败。一、共产国际是大革命的最高指挥者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为了促进和加速共…  相似文献   

3.
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完成了对国民党改组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通过了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均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议.至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也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即为推动苏联援助下的国共合作的中国革命而斗争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采取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即党内合怍的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共产党对国民党施加政治影响,有利于扩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力量,有利于从组织上保证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部分领导权。但是,这种形式也有不利的一方面,就是容易模糊阶级界限,容易淹没无产阶级的部分领导权和共产党的政治威望。正是因为存在着有利和不利这两个方面,所以在国共合作中,就有一个采取什么策略以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争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下面,我们想对当时共产国际及其代表所采取的一些策略,以及它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者,这已成为历史的定论.但是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的失败是否也有责任?这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原苏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坚持认为: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始终是正确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与共产国际毫不相关.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下面仅就共产国际在大革命时期对国民党错误估计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文献索引     
《重庆社会科学》2010,(10):21-23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正因如此.八七会议一直是学术界研究讨论的热点,其主要围绕八七会议对中国大革命失败的总结、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及其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变,八七会议的历史意义、地位和作用,八七会议相关人物.共产国际与八七会议,八七会议与中共五大的关系等问题而展开。在此,梳理关于八七会议的研究文献,摘编权威期刊、图书关于八七会议的评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大革命失败之后,共产国际(以下简称国际)、苏联就将其主观原因归结为中共中央违背了国际指示,陷入了右倾。至今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材仍基本上持此观点,并将其具体为: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占了统治地位,放弃了革命领导权,放弃了对革命武装和农民同盟军的领导,等等。这种将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完全归咎于中国共产党的观点,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即使偏祖国际的苏联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在东方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所有最重要的战略和策略方针——从工人和农民群众独立的阶级发动,到民族统一战线和民族解放战争策略——都得到了贯彻”。这就是说,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就是国际的路线。大革命的蓬勃发展与最终失败,和国际的指导都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同志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本文拟对国际关于中国大革命指导的失误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邓演达烈士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也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积极拥护者和坚决执行者。大革命时期,他热情倡导并积极支持农民革命运动,无情揭露和批判对农民革命运动的种种诬蔑,为民主革命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邓演达烈士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也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积极拥护者和坚决执行者.大革命时期,他热情倡导并积极支持农民革命运动,无情揭露和批判对农民革命运动的种种诬蔑,为民主革命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24—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是与共产国际息息相关的。这场由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具体领导、共产国际直接指导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最终失败了。就其原因来说,是极为复杂的。然而,有两个重要因素却可以肯定。一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犯了错误,二是共产国际的指导错误。我党所犯错误,主要表现在执行了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共产国际的错误,则表现在大革命后期对中国革命主要给予了脱离实际的指导。那么,共产国际的错误对于我党所犯的错误起着什么作用呢?我们只有认真弄清这一问题,才能正确的、科学的和客观的认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下建立的,更作为国际的一个支部在其直按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大革命期间,我党还十分幼小,很不成  相似文献   

11.
白应华  李莲 《学术探索》2001,9(4):91-93
"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是孙中山晚年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做了深刻反思之后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孙中山晚年革命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把国民党的改组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紧密结合起来的战略思想,成为国共建立"党内合作"的思想基础,对国民党和中国革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就其实质而言,体现着大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历史事实表明,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是国共党内合作、党外联合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党内以国民党的名义领导大革命;同时,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外联合,在国民党外独立自主地领导大革命。无论从国民党党内党外而论,都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大革命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是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自创立的。在这条正确道路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共产国际的态度究竟如何?它曾经起过什么样的作用?本文想就目前所能看到的历史资料,作一初步探讨。(一) 从1927年7月大革命完全失败,到1928年6月中共六大前夕,在这一时期中,共产国际虽然强调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但其根本方针却是发动以中心城市为主的工农武装暴动,以推翻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并错误地反对在农村进行游击战争。在大革命后期,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多次强调,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新阶段基本的、内在的社会经济内容”,并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迅速、大胆而坚决地贸彻执行武装工农群众的政策”。大  相似文献   

14.
构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4个要素成熟于1922年,即中国无产阶级完成了由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变,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在1922年,同时中国共产党确定并运用统一战线策略与国民党合作,因而部分地实现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始于1922年;中国共产党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1922年;中国革命正式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在1922年。这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熟于1922年。  相似文献   

15.
共产国际“重国轻共”与国共党内合作的形成刘忠义,田相林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酝酿和创建时期,共产国际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从一开始,共产国际就轻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力量和作用,根本没有指望中共谋求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反而对国民党不加深入仔细的分析而全盘...  相似文献   

16.
郭洪亮 《天府新论》2004,(4):133-135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和列宁早有联系。以列宁为首的共产国际成立后 ,对国民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大力支持和帮助 ,其中主要是成功地促进和帮助实现了国共合作 ,建立了国民革命军 ,推进了国民革命的展开。但由于后来共产国际对国民党态度的右倾 ,只联合不斗争 ,只妥协而不坚持原则 ,造成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改组后的国民党不是一个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是一个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向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转变的政党.共产国际未能将国民党与统一战线区别开来,不能正确区分资产阶级的结构及本质,将中国资产阶级视作在本质上是铁板一块的.由此必然造成两个严重的后果:国共合作时期,为了维护统一战线而放弃了领导权;国共分裂时期,为了反抗国民党而反对整个资产阶级.故共产国际的右、"左"错误理论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时期我党如何区分对待国民党中的左中右派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6年,毛泽东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大革命时期,我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党内合作”的形式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自改组后,内部就发生了分化,特别是孙中山逝世后,其内部派别更为突出.党采取联合左派,争取中间派,反对右派的策略,从而扩大了党的影响,推动了北伐的胜利发展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但到后期,我党对国民党内部派别认识摸糊,特别是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动面目认识不够,终于成为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对于台湾回归祖国,国民党内部意见始终不一,台独分子异常嚣张.因此,我们研究大革命时期党对国民党内部派别的策略,对现在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对台湾回归祖国,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喜坤 《理论界》2006,(11):171-172
理想信念教育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大革命时期,理想信念教育在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土地革命时期,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创造了人间奇迹,也创下了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辉煌的里程碑;在抗日战争期间,延安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最大的成果是延安精神的形成;在解放战争时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集中于革命必胜的信念教育上,它为彻底解放全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形成思想阶段;抗日战争时期是思想成熟阶段;解放战争时期是思想进一步发展阶段。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的基本内容: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合作中的领导权问题;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合作实现领导权的策略;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合作的具体方针;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合作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反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内部的错误倾向坚持长期合作。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的重大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结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