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容提要作为一个关系到糖农生计问题和国家物价总体水平的基础性农副产品,食糖产业能否健康稳定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随着我国食糖消费刚性增长,食糖市场的供需缺口将会长期存在,并进入高价格时代。应加强糖料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种技术研发推广,调整食糖产业利益分配机制,完善食糖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蕾 《兰州学刊》2011,(6):72-76
食糖是国计民生的主要产品,多年来食糖价格波动较大,对糖农的增收、含糖食品企业的生产以及终端消费者的消费影响较大。为了减少食糖市场波动、降低对食糖市场相关者利益的影响,对食糖市场风险的预警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大量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食糖市场存在的风险,但实证研究极少。文章结合食糖市场实际,将支持向量机(SVM)应用于食糖市场风险预警领域,应用支持向量机的回归预测方法对我国食糖贸易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对食糖市场风险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3.
食糖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商品,其价格是国家统一制定的。食糖的价格是1965年制定的。20多年来,食糖产销情况和工业、商业的费用、利息率、税金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价格至今一直未动,既对生产不利,又影响流通。因此,食糖的价格有待于理顺。 一、食糖价格的现状及  相似文献   

4.
彭美秀 《云梦学刊》2012,33(6):63-66
从猪肉价格的形成机制来看,猪肉产业链条上各节点的成本和利润决定猪肉的生产价格,猪肉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猪肉的市场价格。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频繁、大幅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发散型蛛网”模型是猪肉价格波动的核心动因,猪肉市场体系不完善是猪肉价格波动的体制原因,除此之外,生产成本变动、疫病、宏观调控政策等也是猪肉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为稳定猪肉市场价格,应采取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同时要完善猪肉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5.
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决定分省CPI波动幅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规模、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以及农业占GDP的比重.在类似广西这样经济规模小、恩格尔系数较高、农业占GDP的比重较高的省区,降低CPI波动幅度的有效措施是重点监控食品价格的变动,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促进食品价格的稳定,同时应当建立食品价格干预基金,减少食品价格的剧烈变动造成CPI以及居民生活成本出现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周期波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资产价格波动成为各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动力源,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对一国的实体经济乃至全球的宏观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票价格波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与投资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而房地产价格波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与投资增长则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备受人们所关注的 1998年底、1999年初全国各地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度下跌的根本原因作了分析。文章认为 ,1997年的高价位并不是造成此次生猪生产供过于求和猪肉价格大幅度下跌的根本原因 ,蛛网理论也不能做出最具说服力的解释 ,而信息的不完备性才是最根本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 ,文章进一步认为 ,建立期货市场 ,开展和完善期货交易是避免生猪生产和价格周期性波动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于供求与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随着供求的变化,价格围绕价值而上下波动。然而,如果我们根据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把三者的关系置于社会再生产的运动中来进行考察,那么,供求的变化不仅使价格上下波动,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价格基础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认真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真正从理论上解决供求变化时的价格波动问题,对于我们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正确制定价格政策,对于当前的价格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6年国家实施玉米临储新政后,玉米等粮食作物价格大幅下跌,使农村土地流转受到较大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大庆市中心支行对全市404个行政村调查发现,受粮食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土地流转积极性下降,农户信贷风险加大,亟须关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我国居民储蓄连年大幅增长,呈无规则波动,并几度出现大幅度下降局面。这一现象引起了经济界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在通货膨胀的客观经济环境中,储蓄的波动是由居民对价格预期所造成的,于是以提高(或变相提高)储蓄利率的方式来稳定储蓄存款已为各金融机构所广泛采用。然而,综观近年来储蓄波动及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  相似文献   

11.
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价格波动对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很大,也历来受到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关注。杂粮由于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低、市场化程度高等特征,与原粮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波动趋势上存在很大区别。本文通过对2000-2012年我国原粮中有代表性的稻米价格和杂粮中有代表性的绿豆价格进行趋势周期分解,比较分析发现:由于国家对属于人民必需品的原粮实施较强的宏观调控政策,原粮价格受到季节因素、随机冲击和周期变动的影响较小;而杂粮价格则由于其量少的特殊性容易受自然条件、偶然因素冲击和周期变动影响,频繁出现大幅下降或者上升。另外,原粮价格波动的平均周期长度在3年左右,且每个完整周期的持续时间较为均匀,规律性较强;而杂粮每个完整周期的持续时间差异非常大,规律性不强。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经济运行不可能消除周期、没有波动。经济波动在性质上分为非自然波动和自然波动。自然波动即经济有规则的运动过程。自然波动区别于非自然波动的界限是:经济运行过程表现为自然的市场过程,不存在人为的直接与强制性干预;充分的价格调节构成微观经济运行的指示器和晴雨表;宏观总量对比决定市场价格,价格决定经济运行的起伏转折,这种转折对于市场经济均衡是必不可少的自然机制。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意味着经济运行由非自然波动向自然波动的转换。中国经济运行一旦表现为自然的波动过程,作为其重要标志即意味着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同传统模式发生了根本背离。  相似文献   

13.
Alan 《家庭科技》2006,(8):14-14
对于债券投资,许多人只知道可赚取固定利息,并认为债券的价格是固定的。事实上,所谓“债券的价格是固定的”这种说法,指的是债券的面额,也就是债券初次发行时的票面金额,如100 元。等到债券进入二级市场流通买卖之后,债券的买卖价格就会因利率变动、市场供需而发生变化,出现上涨或下跌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资产价格与金融市场稳定性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资产价格波动会对一国金融机构带来诸多内部风险的隐患,如资产价格的上涨吸引了相当的信贷资金流入等。在不断开放及提高金融体系效率的前提下,如何应对资产价格的波动,是维护中国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考虑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传导过程中,不仅信用水平是重要的,而且未来信用水平的不确定性也是重要的,我们可以从资产价格波动引发金融不稳定的渠道和原因方面来分析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不稳定的影响。当前中国的资产价格波动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剧烈,这将直接危及金融市场的稳定与经济发展。综合运用各方面政策以防范和化解危机,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加强对金融工具的管理,将有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5.
酒精糖料问题是指酒精厂方在进购酒精原料糖品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糖品原料不足、糖商与厂商之间的纷争、政府平价之难、开放红糖之争、红糖进购之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前期以糖蜜问题为主,后期以红糖问题为主。该问题从1939年11月糖蜜价格暴涨起一直持续到抗日战争结束,涉及到经济部、财政部、军政部、交通司、川康区食糖专卖局、资源委员会、液体燃料委员会、四联总处等多个部委,其中专卖局及资委会与其关系尤为密切,同时二者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该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市场上的初级产品(指除石油之外的工矿产品)价格一直疲软,并呈下跌的趋势。至八十年代中期,形势继续恶化,某些原料如铜和铅的价格甚至低于三十年代的水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对此我国应采取什么对策?本文试作一些探讨。(一) 导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下跌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前,一提到DV,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高昂的价格。其实,喜欢玩DV的朋友是很多的,只是大多数人们在动辄好几千元的体格面前望而却步了。时过境迁,如今普通家用DV的价格已经大幅下跌,3000元以下的DV产品也变得越来越多。如果你有购买家用DV的打算,不妨看看本期龙虎斗,相信对你的挑选有所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证券市场中的政策作用机制与市场反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因素决定证券价格 ?它们如何驱动价格变动 ?谁是影响证券价格波动最主要的因素 ?其作用与传导机制如何 ?这些问题是金融学前沿学科———行为金融理论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我国金融市场而言 ,政策因素在价格波动的形成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通过提出我国证券市场中政策作用与反应机制的一个基本模型 ,并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历史走势的回顾和检验 ,分析了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首要因素———政策因素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作用及其市场反应机制 ,探讨了与此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石油是现代社会基础能源产品和重要工业原料,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给石油生产和消费带来收益不确定性,对世界经济稳定及增长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从而探索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金融影响方面的深层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石油金融属性的概念范畴以及石油价格与石油供求、美元汇率、投机基金等金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研究从金融理论因素的角度分析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虚拟性货币是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货币,经济学的研究不能再以实体性货币的特性要求或匡正虚拟性货币的运行。虚拟性货币的发行量只能取决于流通的商品世界的价格总额,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还必须从理论上理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到底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还是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抑或是既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又有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这是考虑虚拟性货币的发行过大还是不过大,必须自觉准确认识清楚的重要理论问题。现代的电子化货币属于现代虚拟性货币的新的表现形式。电子计算机的微型化和网络化为现代的电子化货币的产生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人类进入了高消费时代为现代的电子化货币的使用创造了广阔的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