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年金是关乎员工退休后的"养命钱",并且是在员工退休后才予以给付,从而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性、收益性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如何应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中的风险,更好地实现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决定员工退休后养老保障程度和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成为检验一个企业年金计划运作成功与否的重要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7,(5):F0004-F0004
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成员公司。公司本着“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宗旨,秉持“安全、收益、服务”的经营宗旨.积极参与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建设,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企业年金计划及相关服务,力争成为国内最佳企业年金综合服务商,为提高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个公平、安全、高效的企业年金计划,是一个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过程,包括运作模式确定、方案制定及报批、运营机构选择、合同签署及报备、账户建立等诸多环节。一个高效的年金计划不仅要适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还要很好地权衡员工之间的各种差异,尽可能在公平的基础上,体现对优秀员工的激励与保障,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完善薪酬体系,从而为企业吸引、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个公平、安全、高效的企业年金计划,是一个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过程,包括运作模式确定、方案制定及报批、运营机构选择、合同签署及报备、账户建立等诸多环节。一个高效的年金计划不仅要适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还要很好地权衡员工之间的各种差异.尽可能在公平的基础上.体现对优秀员工的激励与保障.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完善薪酬体系.从而为企业吸引、留住人才。那么,企业如何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企业年金计划呢?  相似文献   

5.
企业年金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决定企业年金发展成败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年金模式选择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企业年金模式选择进行再认识。虽然我国企业年金选择DC模式有其客观必然性,但DC模式在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不适应性。选择企业年金模式,应先从企业年金的本质出发,从企业的角度去定位和规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开展多模式的企业年金计划。  相似文献   

6.
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颁布以来,宜宾市先后在国有八一二厂等134个单位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职工达1.2万人,积累企业年金基金6500多万元,对增加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和退休后的生活水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战略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目前中小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缓慢,存在需求不足、供给不畅及政策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完善集合企业年金计划的设计,加强对其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杨光 《劳动世界》2010,(11):56-58
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急速转型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保障和社会保障问题。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计划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就发展程度来说还处于初期阶段,特别是不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年金计划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些国家的企业年金计划已相对成熟,相关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也已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体系。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模式,分析了不同税收模式的经验,对我国年金计划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维护企业年金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根据劳动法、信托法、合同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就企业年金基金的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托管以及投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原告江某等26人原系某免税公司(原属国有企业,现已改制)员工。该公司于2000年9月1日制定了《企业年金方案》,规定企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与公司的经济效益挂钩,实施范围为具有本市户籍的在职员工,还规定了企业年金的具体缴费办法,方案从即日起开始实施。2001年1月20日,市社保局批复同意该方案。免税公司陆续为50多名高层管理人员办理了参加企业年金手续,并补缴了1997年1月至2000年8月的企业年金所需费用。免税公司没有为普通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年金是企业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的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但在我国发展却相当缓慢,特别是中小企业年金的发展。而这既是由于外部政策环境不完善所致,也与企业的认识局限有关。因此,加快中小企业年金的发展,迫切要求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扶持,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年金制度公平,切实提高企业和员工参保积极性,实现企业年金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开始运行,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但是,现实的情况表明,企业年金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本文对此做一简要分析. 一、企业年金是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 企业年金是为了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能力而由企业员工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一种福利基金.它不仅会由于企业的出资而增加员工的工资外收入,而且通过企业年金的投资还可以获得基金的权益收入.企业年金和社会养老保险都是以国家法律为依据设立的养老保障形式,两者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独立,各自特点鲜明.首先,这种基金的设立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组织,企业与企业之间没有相互联系.而且,企业设立年金是独立的自愿行为,是以企业自身的条件和企业员工的要求为前提.因此,有的企业会设立年金,另外一些企业则可能不会设立年金.与企业年金相比,社会养老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任何企业及其员工都应当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否则就会构成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其实质是补充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中的第二大支柱。企业与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和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费用,记入员工个人年金账户,员工在退休后领取。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始建于1991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规范、初具规模的制度。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其发展状况对于构建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意义重大。面对企业年金发展道路上的诸多障碍,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EET模式的企业年金征税制度,降低制度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年金基金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5.
4月11日,人社部在北京召开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过去5年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2013年重点任务。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计划也浮出水面,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上海市作为首批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探讨其职业年金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职业年金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从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趋势等角度分析了上海市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必要性,并针对上海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提出了建立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年金市场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改革的方向,认为在理事会内部受托模式和外部受托模式中,当前主要矛盾出在外部受托上,外部受托人空壳化和市场角色分散化是发展企业年金的重要障碍之一,它导致价格大战和超低收费,无序竞争,这非常不利于企业年金的发展和中小企业的参与。本文认为,改革的出路在于建立专业化捆绑式一站服务型的受托人机构即养老金管理公司,以期为中小企业提供集成信托产品,降低其进入市场的门槛。本文在分析国际养老金管公司类型与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建立养老金管理公司的意义、定位、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和需要解决的诸多制度障碍等;认为建立养老金管理公司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三层级的年金供给市场结构,以发挥不同市场主体的优势,达到优化市场结构和提高市场效率的目的,做大做强养老金管理公司,使之成为企业年金市场中的旗舰。三层级制度安排不但符合两个部令的要求,也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和基本国情,符合培育市场的发展需求,符合国际发展的潮流。本文对建立养老金管理公司的企业年金监管模式和制度框架做了分析,认为可暂时分两步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日本现行的年金体系日本现行的年金制度主要分三大类:(1)以政府或共济组合为组织、管理主体的公共年金,包括国民年金即基础年金、雇员年金即厚生年金保险和共济年金(国家公务员等共济组合、地方公务员等共济组合、私立学校教员共济组合、农林渔业团体职员共济组合);(2)由法人组织经营的企业年金(以厚生年金基金为代表)及由法人组织经营的以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农民等为适用对象的国民年金基金;(3)个人年金。其中,国民年金是以所有公民为对象的基础年金;雇员年金是在国民年金基础上的补加,作为第二层次的给付;企…  相似文献   

19.
杨斌 《劳动世界》2011,(6):32-34
自2004年5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施行以来,企业年金市场促使各类机构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为企业年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企业年金市场的培育和监管要同步推进也成为行业共识。本文仅就加强管理,推动企业年金市场稳健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0.
贾琳 《劳动世界》2011,(4):28-30
近年来,辽宁省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完善,但是,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发展并不充分,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瓶颈。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年金在辽宁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本文对辽宁省企业年金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发展瓶颈提出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