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正>现代化给人们的生活世界尤其人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其强烈的冲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物质生活极其丰富,人的个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然而,伴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怀疑和由此导致的精神的迷茫、错乱乃至崩溃。如何寻回人生的意义,将现代人从精神沉沦中解救出来呢?我以为儒家的人生智慧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现成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认为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反思,对于人生具有指导作用,人生哲学乃哲学之灵魂。他提出了以觉解为基础的"人生境界说",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旨归,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其最终归宿就是"仁"的境界,其间的演变表明了冯友兰对人生思考的不断深化和对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生命观的形成,既有来自其自身人生经历的影响,也与来自思想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沈从文的生命观看起来类似于一种湘西乡下人的"人生哲学",实则具有极其复杂的内涵,显示出来自中西生命思想的综合性影响.沈从文生命观的内在构成与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价值生命观、道家自然哲学生命观及西方现代生命哲学都具有深层的精神联系,并通过其创作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许宁 《学术研究》2002,(9):28-31
现代新儒家对文化与人的基本关系作了细致深入的考察 ,着重探讨了文化定义与人的生活 ,文化类型与人生态度 ,文化价值与人生境界 ,文化发展与人的创造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推演、生发、建构起现代新儒家的文化哲学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5.
张婉盈  方文 《理论界》2014,(12):76-79
"三生"教育即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以价值哲学为视角来看,"三生"教育的当代价值就在于让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在意义,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一种人生教育,使人完成从自发到自觉的生命、生存、生活历程。即"三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哲学教育,其终极价值在于应该将生命、生存、生活的理性与实践相结合,让人的生命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融合统一,推动每个人合理地生存于自由而全面发展境遇中的目的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当代哲学化小说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启蒙背景下的哲学探询;革命场域中的哲学诉求;转型道路上的哲学反思"三个阶段。这些优秀作品分别探讨了"观察世界的方式","理解世界的程式","证明自己的形式","寻找人生终极意义的范式"等人生哲学问题。其写作策略是借用"形而下的生活"来进行"形而上的叩问",进而达到"思成于形"的艺术效果。中国现当代哲学化小说拓宽了文学表现的疆域,丰富了小说的类型,并且引领读者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生哲学是方东美新儒学思想的基本内核。首先,方氏将现代西方的生命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建构了以生命为元体的人生价值本体论,这是他人生哲学论的基础与前提;其次,方氏考察了“小我”与“大我”的二重关系,这构成他人生哲学论的重要内容;再次,方氏还具体论述了人格的培养与完善问题。但他在科学文化的创造过程之外谈理想人格的培养,又是缺乏现实性品格的。  相似文献   

8.
"人生艺术化"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以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与西方近现代哲学、美学为主要精神资源,注重精神提升与人格塑造.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规律"的学说,阐释了人对外部世界的创造与人自我塑造的辩证关系,对于"人生艺术化"命题的价值发掘与理论反思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哲学家,第一个使哲学研究内容从自然转向人生,即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以人的自我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由此开启了人生哲学之路,为哲学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苏格拉底关于人生的哲学主要的体现“认识你自己”的理性原则“、知识即德行”的善的原则和“合目的性”的美的原则中。本文拟就此作以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将文化视为民族生活的样法,而生活则是事的无尽相续,是活动与过程,而不是实体.生活被视为意欲推动的向上奋进,生活意义不能从目的 论进路加以建构,而在于当下的创造,即对现成性的突破.这意味着从已成之我与昨日世界走向未成之我与新的可能世界,是"生"机、"活"力显现的过程;至于将宇宙人生作为一个整体而寻找其目的 以确立意义的做法恰恰规避了当下的创造,反而滋生生活的意义之惑."生活"作为一种向上的创造,其动力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时期被系于意欲,但1950年代以后则被系于理性.理性不同于注重分别的理智,而是在生命要素(如知-情-意、理智-情感等)的平衡力与统一力.理性才是生命之所以具有活力、人之所以能够创造文化宇宙的根本.在以"上帝之死"为背景的虚无时代,如何建构生活意义已成为现代人最大的"生存之惑",而梁漱溟的哲学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某种来自中国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唐明燕 《兰州学刊》2005,(5):86-87,90
<文子>作为黄老道家的重要典籍,除以道为统领从正面阐述其治国安民的道理外,也苦苦思考了怎样呵护人的生命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人的生命存在可分为肉体生命存在、精神生命存在和社会生命存在三个层面.而<文子>的生命哲学要旨正是表现了对这三个生命存在层面的真诚呵护,呈现了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2.
按照天人合一的思路,从天地之道的角度来观照人道,通过天地人相协调来实现做人做事的道理,成为中国哲学的思想特质。这样一种理解人性的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在一定的人群关系、伦理关系当中去悟觉人生真性情的儒家仁道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就个体生命而强调怎样去求生保真,怎样去悟觉生命本然的道家自然之道思想。以孔老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在生命之道与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思想传统,能给现代人以安顿生命的智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老子独特的人生进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的人生观蕴涵着多方面的意蕴。除了明哲保身思想,他还就人在社会中如何取胜、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进行探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生进取观。这一人生进取观主要由贵柔守弱、谦下不先、不争之争、欲取姑与、无私成私、守静制动、无为而为等内容构成。其独特性在于以迂回的、非常规的、看似消极的方式来争取积极的人生目的。它洋溢着辩证的智慧,对中华民族的为人处世和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今天也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浅论尤金·奥尼尔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尼尔的人生哲学经历了早、中、晚期三个自然阶段:早期认为人生神秘不可知,充满了浓郁的探索意味,中期充满了对大自然和冥冥主宰的挑战意味,进入晚期,则充满了顿悟人生的哲学意味.尽管他有意效仿古希腊悲剧去表现人与自身生存状况和人与生存环境的冲突,但他仍然不能跳出繁杂的社会.在他的一生中,从未放弃对人的探究、对人与人关系的探究、对人与宇宙关系的探究.奥尼尔人生哲学的成份构成比较复杂,其中既有古希腊命运观念的影响,又有叔本华悲观主义、尼采权力意志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等思潮的影响.上述思想共同作用于奥尼尔,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5.
人生哲学作为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人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人生主体、人生主线、人生基线、人生导线、人生底线、人生成败、人生荣辱、人生质量等.研究和掌握人生哲学,建立科学人生观,对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杜宗才 《殷都学刊》2008,29(1):136-140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其人生观有着独特的内容,挖掘并研究这些内容,实现其传统价值的现代转换,对我国的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郑晓江 《中州学刊》2003,(5):126-131
本文主要探讨王船山生死哲学的主要内容及其生死践履 ,认为 :船山先生不仅在哲学、史学、文学、经学 ,乃至音韵学、地理学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且承接易学、孔孟之道和张载之学 ,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死哲学理论 ,在中国哲学与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王船山的生死哲学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 :“贞生贞死”的思想 ;“立人道之常”的思想 ;王船山的生死实践是“历忧患而不穷 ,处死生而不乱”。  相似文献   

18.
闫辉 《学术探索》2013,(8):145-148
生命是教育的本质。在人本主义的生命哲学视角下,教会大学生敬重生命、热爱生命、呵护和珍惜生命,成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其教育内容涵盖生命知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和生命挫折与死亡教育等多个方面。但当前高校生命教育中诸多问题凸显,如教育意识淡漠、教育内容弱化和教育活动缺失等。为此,应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对生命理念的体认;坚持以人为本,形成主体间性教育教学模式;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生命教育理念,提高生命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儒家人生哲学是毛泽东人生哲学形成的最丰厚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家成圣成贤的人生理想、傲然独立的人格气节、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强烈深沉的忧患意识,对毛泽东一生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但毛泽东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继承的层面,而是用马克思主义对之进行批判性改造,最终远远超越了儒家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20.
生命自我超越是中西哲学的一大主题。西方近代哲学对主体性和超越性的建构使人类自我超越的归宿漂离宗教,尼采超人哲学力图使人类价值理想从天国的彼岸回到人间,克服了近代哲学生命终极关怀的超绝性和神秘性,从而与中国儒家哲学通过伦理方式沟通人的理想境界与现实世界层面来实现道德的真我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尼采和儒家哲学的先验唯心主义立场和专制等级主义情结,使其生命超越论陷入空洞并不失反动之嫌。马克思所阐明的在“自由联合体”中的“自由而全面的人”真正地实现了生命的超越,达到了真正的善、生命的终极价值,从而形成了对“超人”价值论和“圣人”境界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