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连贯性是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基础。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连贯性的实现依赖于衔接手段的完备,几乎完全忽略认知因素在连贯实现中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图式理论的角度阐释语篇连贯,认为语篇连贯依赖于语篇接收者激活头脑中的图式进行心智加工,心智上的连贯性才是语篇连贯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语篇理解的研究不仅要涉及由词汇和语法组成的语义上的衔接,同时更要注重语篇连贯对语篇质量产生的影响。连贯性是语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常被解释为语篇各个组成部分在意义或功能上的连接关系,是语篇深层概念和关系的组合。传统的语篇研究多侧重于语篇本身,而融入认知因素的过程研究着重于语篇的生成和理解过程。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连贯,阐述认知因素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模态视频语篇是近年来多模态语篇研究的热点。认知参照点原则不限于分析语言符号系统的静态语篇,同样也可运用于分析动态多模态语篇(以电视广告为例)的连贯性及其内在连贯机制,而且,语篇的整体意义与连贯也能够依靠各模态和符号相互之间的共同作用来体现。  相似文献   

4.
罗雪娟 《学术探索》2012,(11):119-121
随着语篇语言学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篇特定信息的把握在语篇解读中的重要性。本文从语篇的文化语境、语篇信息度、语篇组织中的隐喻功能、语篇连贯中的关联理论几方面来探讨特定的信息认知对语篇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篇的连贯性是结构衔接或语篇形式的表征体现,语篇的理解与心理和认知等语言外因素息息相关。由于中西方人认知思维方式的不同,形式与语义、线性与环形、悟性与理性等语言现象在英汉语篇连贯中也存在差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是导致其差异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诗《杂言诗·八连颂》在体式上不同于其他诗词。它以诗代文,把文章要传递的信息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语义上形成一个语篇。语篇是由若干个句子组成的。任何一个完整的句子都有它自己的主位和述位。主位结构是由主位和述位来体现的。主位结构是识别新旧信息的一个基本方法。语篇不是一个语法单位,而是一个语义单位。语篇分析的方法之一是看语义之间的信息是否连贯。用这种方法来分析这首《杂言诗·八连颂》,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前后有序、层次井然、逻辑缜密、脉络清晰,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传递着严肃的主题信息。  相似文献   

7.
受各种语用因素和认知因素的影响,人们经常通过句子成分的移位选择不同的句子结构,其中被动态就是由主题的移位形成的。转换生成语法在描写英语被动结构时,仅着眼于孤立句子的转换条件及步骤,而忽略了语境对句子转换的诱发及制约作用。功能语法从信息结构和篇章连贯性的角度来讨论英语中的被动结构及其语篇功能。认知语言学则从认知的角度重新阐释了英语中被动结构的诱发因素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孙青 《云梦学刊》2003,24(6):106-108
句子怎样衔接成语段是语篇研究的基本课题。语段表达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语言交际训练的目标之一。探讨句子整合为语段的要求和方法,阐述连句成段的限制条件,有利于提出语段生成的环境与标准。  相似文献   

9.
语篇连贯是语篇与非语篇的区别性特征。Sperber和Wilson认为理解语篇连贯的过程就是寻找相关性的过程。连贯是关联的副产品;人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取向。语篇连贯产生于语篇发出者和接受者对话语相关性的寻求,只要关联实现了,语言之间也就连贯了。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英语动词语态的实质及其选择。研究表明语态是反映语言使用者观察某一事件不同视角的动词语法范畴,语态形式的选择是有其认知依据的:语态的选择受认知视角的影响,而认知视角的确立又受事件中参与者数量和参与者认知凸显度的制约。当我们把目光移向语段、篇章时,语态的选择又受制于视点,一个连贯的语篇必然体现了连贯的视点,视点制约着话题,从而制约着语态。  相似文献   

11.
连贯性是英语语篇结构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语篇连贯是一段话语“潜在的功能性的联系(the underlying functionalconnectedness)”(Crystal,1992).Petofi(1990)认为,语篇连贯是语言外的联体(relatum)在头脑中的映象.如果读者能够给某段话配上一个义体(sensus),从而使读者能够重新构造出一个联系着的、完整的世界映象,那么这段话语对读者来说就是连贯的.语篇连贯现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研究:形式连贯与意义功能连贯.形式连贯体现了连贯具有“言内”的特征.它表现在不同层次相互联系的语义关系.这种关系可表现在语言的结构上、语言的组成成分关系上以及语言结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上.意义功能连贯体现了连贯具有“言外”的特性.它使语篇与情景联系起来,成为情景的一部分.本文拟主要研究语篇的这两种连贯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而话语是语言的具体应用和体现,它是言者或作者所生成的用来传递信息,并同时提供关于其交际意图有力证据的语句,可以是连贯复杂的语篇,比如说,一段话,一首诗,一篇小说,也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完整的句子或短语, 甚至可以是一个词或几个零碎含糊的语言符号。话语理解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特别是 Sperber 和 Wilson 在他们的专著《关联  相似文献   

13.
试论话语理解的必然性与或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而话语是语言的具体应用和体现,它是言者或作者所生成的用来传递信息,并同时提供关于其交际意图有力证据的语句,可以是连贯复杂的语篇,比如说,一段话,一首诗,一篇小说,也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完整的句子或短语,甚至可以是一个词或几个零碎含糊的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14.
徐玉臣 《理论界》2009,(10):144-145
本文用认知图式概念来解释话语的连贯性,认为连贯性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是读者对文本中描述的事物、事件、概念、过程、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结果.在解读文本信息的过程中,读者需要运用大脑中已存在的三个层次的认知图式:脚本式图式、计划图式和主题图式.当他成功地把接收到的新信息匹配到已有的认知图式体系中并建立起信息槽之间的联系,从而在整个文本上建立起一个宏观主题图式时,他就完成了对文本的连贯的解读.为达到这一目标,有时读者需要对原有的认知图式进行修订.如果读者大脑中没有新信息可以嵌入的认知图式,读者便需要建立新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15.
主位结构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促进语篇连贯的隐性衔接手段.连贯是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个重点.把主述位理论及主位推进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写作中,遵循篇章--段落--句子三步语篇思维模式对实现大学英语写作连贯性具有重要作用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过程中,语篇连贯直接关系到译文的交际功能能否实现,并影响着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非结构性衔接涉及的正是语篇的基础,是影响语篇连贯的内部条件之一,包括指称、省略、替代、连接、词汇衔接几个层面。从语篇的视角来探讨英汉、汉英翻译中对非结构性衔接链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中国学生在英语叙述性口语和笔语中以连接词为主的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找出口语和笔语的衔接特征及其对语篇连贯性的影响,以更好地指导英语口语及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8.
阅读能力是二语学习者必备的基本技能,提高二语阅读能力也是二语学习者重要的学习目标。本文以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为基础,从二语教学实践出发,结合二语阅读教学中的实例,讨论衔接与连贯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途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段落、句子、词汇和标点几个方面,提高二语学习者对语篇连贯的认识,并帮助二语学习者产出连贯的语篇,最终提高语篇分析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境经过内在化的过程,可以成为认知语境。语境内在化后,以图式结构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随时被激活。阅读理解过程就是读者不断提取头脑中的有关信息与作者相互交流的过程,本文通过语篇理解的三个不同层次单词及短语、句子、篇章来验证认知语境对阅读理解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预设是以隐含的方式内嵌于句子之中的命题或信息.在语言学研究领域,预设可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预设在文学语篇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建构文学语篇时,常常运用预设来确立虚拟的文本世界.妙用预设可以推动语篇中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矛盾、冲突中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