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问题自然史观"从社会问题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定义入手,强调社会问题的公众论题性质以及对社会成员所珍视价值观的违背,并结合底特律市拖车居住者营地的分析来把握社会问题产生发展的规律性。"社会解组"和"偏离行为"理论则从社会的结构性根源来探讨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路径,完成了"社会问题社会学"及其概念体系的构建。两种范式的区别体现在"社会解组"和"偏离行为"理论对"社会问题自然史观"的批判上。默顿认为以个人判断的数量来决定行为的合法性和制度的合理性,不利于形成对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也会导致对"潜在的社会问题"的忽略;而在对待价值观的看法上,要求人们注意社会学理论的陷阱,避免"主观主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现阶段的治国方略,是社会主义时期的理想社会.在文化"轴心时期"中西方的政治哲学史中,理想社会也是哲学家们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国的先秦时期和同时期的古希腊作为中西方两大文明的起源,根据各自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分别建构了不同类型的理想社会理论.将这些理论汇总、整理和比较后,汲取其中有益的部分,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晓红 《社会》2004,(5):42-45
女人之"性"与女性之"性解放" "性解放"运动始于维多利亚时代,当时基督教作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宣扬以"陛压抑"为核心的性观念和性伦理。为了对抗这种压抑和束缚,形成了西方社会的"性解放"运动。与之相对应,女权主义运动也将女性的"性解放"作为"女性解放"的目标之一,以此来争取女性的自由和平等,并由此提出这样的目标:"建立一种宽容的、允许性自由的单一标准,一种未被传统的性联姻带来的粗俗而有剥削性质的经济基础腐坏的标准"(凯特·米利特,2000)。从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4.
侦探小说是以案件的发生和推理侦破过程为主要描写领域的小说。学术界一般把1841年爱伦.坡发表的《莫格街凶杀案》作为世界侦探小说诞生的标志,而真正使侦探小说风靡全球的则是柯南.道尔和他的《福尔摩斯探案》。西方侦探小说对中国侦探小说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中国现代侦探小说和西方侦探小说必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中国现代侦探小说和西方侦探小说在小说功能、小说题材、办案依据、对官方侦探的评价以及小说平民色彩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郭界秀 《社科纵横》2007,22(1):64-66
本文对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发展中实践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简评,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外女性参政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震 《社会》2003,(5):9-12
人类在20世纪的重大成果之一,是女性参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这一东西共见、  相似文献   

7.
范丽珠 《社会》2004,(2):4-6
现代社会的宗教制度、新兴宗教现象以及人的宗教倾向等问题,自古典时期以来一直受到宗教社会学家的关注。在对深圳的民间宗教信徒作了为期约一年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我想通过本文提出一些假设性的、尚不及严格论证的观点来供大家讨论和批评。本文所提出的一个中心假设是,现代人的内心深处可能普遍地存在有“宗教性”的因子。围绕这一假设,我进一步探讨了支撑现代民间宗教的社会条件,以及个体“宗教性”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董根洪 《学术交流》2006,(12):26-30
先秦儒家与道家都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和谐思想。儒家所持的是仁礼和谐型的社会和谐思想,而道家所持的是自然和谐型的社会和谐思想。在二者都追求和谐社会,都把统治者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这一共同点之外,在关于和谐社会的性质、内容与走向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等问题上表现出更多的不同点。相比较,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体现出更多的积极意义。尽管二者在关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特征上与现代社会的和谐不同,但儒家和道家社会和谐思想中重视民心民意、重视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重视思想道德与制度关系的和谐等许多观点,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本人去台湾参加了与台北社会保障局的交流和座谈,对台湾当前的社会救助做了一些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台湾的社会救助与北京的社会救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两地社会救助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0.
温庭筠诗词中的女性形象描写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卫波 《社科纵横》2004,19(3):106-107
以女性为题材 ,以妇女情事为内容的描写在身兼二任的温庭筠诗、词创作中都得到了应有的表现。作为创作主体 ,把同一客体放在两种不同的文体中进行审美观照 ,使其表现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共同特征 (二者的形象话语外壳都艳丽精美 )和相异之处 (在抒情表达上 ,诗略显豁 ,词更深隐曲折 )  相似文献   

11.
"美育""德育"融入式教学是从课程观的角度做思政,将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念的引领有机结合.高校影视创作类课程具有丰富的"美育""德育"融入式教学资源,挖掘其思政内容、发现课程育人重心、思考育人资源如何更好地融入课堂,实现无缝衔接,对当下"美育""德育"融入式教学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该文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微电影创作课程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德育""美育"融入《微电影创作》课程的路径,以期在微电影创作课程当中逐步实现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12.
贺莉 《唐都学刊》2006,22(5):149-153
寒山,中国唐代著名隐逸诗人;加里·斯奈德,美国当代著名生态诗人。20世纪50年代,斯奈德翻译的24首寒山诗在美国出版后,影响极大,为寒山诗在美国的流传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斯奈德在生活方式、诗歌创作理念、艺术手法乃至精神境界等诸多方面与寒山不谋而合,或者可以说是寒山的忠实追随者,但二者毕竟生活于不同的时代,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熏陶,因而也必然在隐逸观、人生观等方面存在着微妙的差异,进而表露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3.
14.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长山  任立新 《社会》2004,(9):40-42
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下简称"长三角")、珠江三角洲(下简称"珠三角"),是人们公认的国内最有活力的三个经济圈,但京津冀经济圈明显滞后于后两个经济圈,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试从三个经济圈的比较人手,探讨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迎头赶上另外两个区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女性群体中,相比于城市女性,农村女性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本文认为城乡差异影响了女性就业的许多方面,诸如工作性质、工作单位类型、就业途径获得渠道等。  相似文献   

16.
宋新娟 《阅江学刊》2011,(2):127-130
中国传统文人画与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分别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都强烈反叛正统艺术,否定技巧。但是,二者在形式与意境方面有不同追求,分别以极端和中庸两种方式以及纯色与墨色的强烈反差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反映了中西方相异的思维方式。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得中西绘画有许多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诚信”二字是我国目前谈论较多的话题 ,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诚信的内涵 ,诚信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 ,信誉危机的根源及在当今社会努力营造诚信的氛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为现代社会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与企业注重“诚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美日现代企业管理特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营环境的变迁和国际市场发生的重大变化不断向企业提出新的挑战。美国和日本作为现代企业模式的典型代表,在这场变革中地位的起伏变化自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在探求其原因时,不可以不首先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去考察。本文拟从企业经营理念入手,通过美日企业文化与公司管理运行模式的比较,来揭示两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特色。一、美、日企业文化之比较由于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环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企业文化。美国企业一贯崇尚个人主义、能力主义和契约主义,是一种理…  相似文献   

19.
郭钰 《社会工作》2013,(4):113-123
德、美两国的社会工作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产生了各不相同的社会工作理论,并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对于我国来说,借鉴和整合创新社会工作本土化路径无疑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焦点。较于德国和美国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我国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相对稀缺,这对探索西方社会工作更为广泛的发展趋势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对两个代表性国家的社会工作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借鉴国外经验。鉴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工作的深刻影响,笔者首先对各国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的阐述,其次从多个层面对两个国家社会工作的理论进行详尽的描述,试图理清当下两个国家社会工作的理论相似点和差异,能给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人性善恶与中西社会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人论人性善恶设计的不同是导致中西社会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最终根据,这种差异表现为:在社会人际利益观上的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道义优先与功利优先;社会治理与调控方面的德治主义与法治主义;民族文化心理上的自尊自大与反思忏悔意思。在建设和发展中国21世纪的文化时,必须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义利统一,德治主义与法治主义的统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与文化反省革新意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