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聊斋志异》一书饱含着作者对人世间生命的短暂和苍凉的深深悲悯;但又以鬼魂的强烈深刻的人性追求、青春凝定的诗意生命及鬼魂复生、生子和转生的生命绵延之美超越和颠覆了死亡。《聊斋志异》的死亡超越意识比儒、佛、道三家对生死的认知更具有诗性美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岸》是前苏联作家尤·邦达列夫哲理三部曲的第一部。它主要描写苏军炮兵排长尼基金与德国少女爱玛在战争中相爱和战后重逢的故事。作者描写了战争环境中的战乱,炮火、鲜血和死亡;描写了和平环境中的冷战和主人公尼基金之死。他的死给作品蒙上了一层痛苦、阴郁、忧患的纱幕,令人惋惜、惆怅,也令人沉思。死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与人生、爱情、复仇、战争……等主题一样自古受到作家的关  相似文献   

3.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归宿 ,面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的共性。然而 ,人不能因为死而放弃生 ,抗争成为人类历史前进的原动力。生命的意义何在 ?如何使有限的生命得以延续 ,成为中国文人一直关注、一直探索的问题 ,蒲松龄以其优美动人的聊斋故事延续了生命的意义 ,超越了死亡 ,获得了永恒  相似文献   

4.
超越有限——中国传统家训的死亡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家训作为一种表现人的理性的文化,在对死亡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死亡观。表现为两种“生也不为娱,亡也不为威’和“未能知生,安能知死”的死亡态度,提供了两条超越有限的途径:一是以族类的绵存来超越个体生命的死亡,二是以追求高于生命的终极价值来超越个体生命的死亡,从而追寻着自己独具特色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智慧穿越历史时空,国学经典《道德经》对当今有不可替代之功用,道家文化是当下的需要,对现实社会现象有微妙的指导作用,其精华极具现代意义和价值。《超越时空的大智慧———新解〈道德经〉》一书正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工具书,修身处事的指导书,全民阅读的好书。  相似文献   

6.
对于国内读者来说,好莱坞的三部大片带给我们的只是一个了解《魔戒》的开始。托尔金在创作《魔戒》时回归到英国文学的最初传统,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讲述善与恶两大阵营进行对抗的神话故事。但是托尔金的神话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回归,不论是从形式还是内涵上皆有更高层次的超越。文章主要探讨了《魔戒》一书超越传统神话作品的意义以及带给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野草》的生命意识与超越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自从问世以来,一直以深邃奇异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对于这样一部采用大量象征形象表达作者复杂的内心体验和对人生的哲学沉思的著作,长期以来,人们多习惯于从认识论出发研究解释它,虽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有站在这一视点难于透视的研究死角。因此,本文试图从生命体验的视点观照《野草》,对这部散文诗集所表现的生命意识与超越精神作某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史记》和《浮士德》的悲剧超越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通过《史记》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寄托自己的哀怨和反抗,力图用自我的人格力量赋予历史新 的解释意义。浮士德一生永不停息的追求是一种追求永恒历史记忆的行为,以死亡和虚幻的成功赢得的完美又是 浮士德一生用行动检验生命创造力的迫切要求。对悲剧人物的深爱是司马迁对人文精神的追思和觉醒,歌德则从 自我的现实迷失中从历史和未来的深层追索自我。他们既是对古典人文主义的追思,又怀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 来的肯定性向往。浓烈的悲剧意识让他们都力图从对现实的否定中超越自我和历史,以获得对历史的诗性建构。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精神的产物,作为一种为人而存在的创作物,是人类对自身生命体验的产物,也是人类参照自身体验文学化、对象化的表现,作家借用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来展示自己的人生阅历与审美价值。《儒林外史》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部全景式反映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人生经历的作品,是作者吴敬梓倾注了大量心血,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提炼和升华出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后现代主义语境中死亡与疯癫之间的互为牵制、互相转换为研究视角,可发现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阿姆斯特丹》中现代人空虚的生活背后的死亡冲动与种种癫狂。小说中两位男主人公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死亡,揭示出死亡这一主题对作品创作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于《老子》,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认为《老子》就是一部哲学书;有的认为《老子》是治世的书,是君人南面之术;有的认为《老子》是言兵事、言诡计的书。以上看法各有自己的根据和道理。整个一部《老子》,一言以蔽之,言“道”与“德”。道为“本”,德为“用”。“道”就是永远具有“虚”、“无”性,故恒、常;“德”就是循“道”(循着道的法则)而发“用”。道的法则就是自然、无为,故老子追求自然与无为。  相似文献   

12.
坎坷痛苦的经历、飘摇动荡的家庭、残酷黑暗的社会等各种合力作用下,造就路翎独具一格的死亡“风景”:路翎不仅将其众多人物安排了死亡的结局,而且工笔描绘死亡的恐怖与阴惨,不是将死亡隐藏在文本之中,而是浓墨重彩地大肆渲染,这体现出对死亡刻骨铭心的恐惧与焦虑。知死方知生,正是害怕死亡,所以才生得更为顽强,对生的渴求是以对死的诅咒的变形形式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书写了纷繁多元的死亡意象和死亡焦虑下的人生在世,将世人百态和他们的命运轨迹呈现出来,映射出多元的生死观,体现出对生命终极问题的追问与关怀。死亡焦虑是《红楼梦》人物行为的深层动因。探究人物设置背后的死亡意识,有助于全面把握《红楼梦》的审美特征与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4.
<边城>在爱与美的氛围中交织着浓厚的死亡意识,二者的张力关系深化了小说的悲剧内涵.这是一个爱与失去的永恒悲剧,从中折射出沈从文对人类在爱与失去中无尽循环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5.
精神之绝对自由、意念之空阔豁达,乃庄子思想之至境,《庄子》书成,其思想则有迹可循。作为《庄子》始篇,亦为思想之精华所聚者,《逍遥游》集中体现了庄子思想意识之自由诉求,此自由诉求贯穿于《逍遥游》始末,更通过从“有待”到“无待”之审美超越而实现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论语》这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经典作品的文本进行研究,可以见出,在生命、个人价值实现和情感伦理三个层面中,都蕴含着孔子哲学思想中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意识与悲剧意识的超越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影响,使中国人的悲剧意识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消解,也铸就了中国人自强不息、刚柔并济的品格。  相似文献   

17.
元稹不仅是中唐极负声誉的诗人,而且是传奇小说的创作高手,他的《莺莺传》不仅在当时就引起轰动,而且影响远播后世。以它为蓝本的改编作品以不同的文艺形式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道独特的景致,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学界关注。围绕《莺莺传》的创作动机、人物原型、写作时间、审美价值、艺术成就等问题展开的长期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悬浮在小说中的仍有一些令人困惑的矛盾现象不能尽然消释,还有待于转换视角进行新的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人”我们最应当具备的品格是什么?也就是说,现代人应该怎样“生活”才更有意义?对这一人人都关注却又都说不清楚的疑问,孙正聿教授最近出版的一本“小书”——《超越意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给我们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以偏锋的姿态对于时代的批判和文化的反思构成了 2 0世纪文化史上一道风景。他的独特的学术研究、独到的思想见解和独立的人格精神 ,证明了一个有良知、有真知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中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与叔本华之死亡智慧,源于人类的生命意志,人类在此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大限。人在彼岸世界,凭藉着"灵魂"与"气"之氤氲,导引出庄子生死轮回观的真谛;叔本华则用自然不灭原理来证明人类的不灭性(轮回)。世界作为个体有生有死,但是我们人这个类、这个物种、这个理念却是永远不灭的。文章讨论了庄子与叔本华以不同的方式和跨越时空的死亡理解与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