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台湾问题既是中国内战的后遗症,也是冷战的遗留问题;冷战在亚洲的结束具有相对的非彻底性,即冷战结束的渐变性。这种特征反映在美国和日本调整对台湾的战略中;同时,日本染指台湾问题、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加强,两者殊途同归,也塑造和反映了冷战在亚洲结束的渐变性特色。  相似文献   

2.
1947-1948年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战结束后 ,美苏冷战加剧 ,美国对日政策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由原来“以非军事化和民主化为中心的改革”转变为“积极扶植日本复兴” ,而 1947— 1948年是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关键时期。冷战与美国对日主导思想的变化、日本国内经济和社会状况、美国国内因素等三方面因素影响了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它确立了美日冷战盟友关系 ,对美、日国内政治以及中国的内战形势都发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动荡世界中的日本滕井升日本需要重新立国。回到明治维新精神中去──这就是这位日本著名理论家的看法。他认为,二战后处于冷战中的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的最大前沿基地──经济得到了发展.但,随着冷战的结束这种地位也失去了......现在,日本应该重新确认,自己在...  相似文献   

4.
工会组织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阵营争夺的重要目标。冷战初期,为了清除共产主义对日本的影响,加强其亲美导向,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届政府对日本工会组织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心理战活动。美国对日心理战政策的效果往往受到美日关系的深刻影响,在短期内很难显现成效。但从长期来看,美国对日本工会持续的文化与宣传活动,一方面培养了一批认同西方理念、追随美国的工会领导人;另一方面成功导致了日本工会的分裂。更重要的是,美国倡导的“温和”斗争路线逐渐被日本工会所接受,并最终使工会组织成为日本政治格局中的“温和的反对派”。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亚洲冷战政策起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亚洲战略构想,二战结束初期便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美苏全球冷战政策的全面展开,及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逐步取得胜利,迫使美国逐渐调整其亚洲冷战政策。1948年10月正式确立日本取代中国成为其在亚洲的战略伙伴,来抗衡苏联及中国的共产主义威胁。本文通过对美国亚洲冷战政策的形成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受意识形态因素所制约的。  相似文献   

6.
1956年日、苏和平条约会谈,美国政府为达到使日本坚持冷战的立场,采取了逃避政策。日本问题的研究专家和学者们普遍这样认为。最近,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学术权威人士对北方领土争端的分析表明,1956年举行的一系列谈判中,美国在日本力图解决北方领土争端的计划中故意设置障碍。这一点很可能自1956年8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一次评论讲话时就已开始,他曾告诫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如果日本承认苏联对国后和择捉岛拥有主权,那么美国也要提出对冲绳岛及琉球群岛诸岛屿的主权要求。美国的  相似文献   

7.
战后的美国成为世界上最繁荣、最强大的经济体,然而,二战摧残下的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都处于一片萧条之中,为保持美国经济的继续繁荣和减轻美国纳税人的负担,美国在全球推行经济多边主义,同时,又恰逢冷战的国际背景。腐败无能的中国国民党政府在亚洲大陆的垮台,自然使得美国不得不抛弃中国而在对亚洲战略的重心方面另选盟友。而日本在世界贸易的恢复,特别是在亚太地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复苏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冷战中尤其在亚太地区冷战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美国不得不在亚洲扶植一个重要的太平洋盟友,将对亚太经济政策的重心由中国转向日本。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利用冷战格局推行"向美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冷战结束后,日本对美国的依附相应地减少,欲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当世界"政治大国",因而引发了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摩擦与矛盾,但是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的共同需要,两国又互相协调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初期,美国为消除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潜力,对日本实施惩罚式的赔款政策。但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党阵营的扩大使美国将促进日本经济复苏与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党阵营相结合,立足于将日本打造成亚洲的经济堡垒,促成了东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使日本得以进入以美国为中心的太平洋经济圈。朝鲜战争以及朝鲜战争后美国的冷战思维为日本带来了大量特需订单,保证了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日本政策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 194 5— 195 1年美国对日本实施了长达6年之久的单独军事占领。 194 7年美苏冷战后 ,美国调整了对日政策 ,完成了对日的政策从限制、削弱到扶持和利用的过程 ;由美国的潜在敌手变成助手 ,终于形成了美国对日单独媾和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 ,美国加紧研究开发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并和日本联合研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由此引起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与美国之间 ,美国、日本和中国之间 ,以及美国与中国、俄罗斯之间亚太主要三角关系的互动。从历史视角对这种互动关系进行考察 ,可以看出与二战结束、冷战形成时亚太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有许多共同点。回顾历史有理由担心 ,如果美国仍不顾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一意孤行 ,亚太国际关系格局有可能重蹈冷战的覆辙 ,重演军备竞赛的恶梦 ,乃至导致亚太地区新的对峙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战略思想家是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他们对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精致设计为美国赢得冷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战略思想展现了美国冷战时期国家安全战略成就的广度和深度。研究美国战略思想家与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之间的互动关系至少具有历史、理论、现实和冷战战略研究四个维度的重要意义。从宏观角度看,美国战略思想家这个群体的国际影响主要是推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演进、提升国际战略的学术研究和维护美国的霸权。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美国战略思想家及其战略思想的局限性,对其要有批判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被解除了武装。从1947年5月起实施的日本宪法明文规定,日本不得拥有军队,永远放弃战争手段。在冷战时期,“和平宪法”是日本借以埋头发展经济的“盾牌”。当时日本实行的政策是“通过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确保国防,全心致力于经济建设,国际政治上的敏感问题一律推给美国”的单纯路线。〔1〕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为日本提供的保护伞已不如从前那么至关重要。同时,日本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在此情况下,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逐渐抬头,开始对“和平宪法”中限制军备的第9款不满,要求对其修改,“要…  相似文献   

14.
位于中国东海东缘,介于日本九州岛至中国台湾岛之间琉球群岛(其中包括冲绳群岛)是扼守大陆进出太平洋的门户,是连接西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的主要航线的必经之地,地缘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二战后期,以美国为首的盟国曾考虑过中美联合托管冲绳的方案。1945年6月,美军攻占冲绳以后,美国则主要从对日本本土进行作战的军事需要出发,开始经营冲绳。此后,随着东西冷战的加剧和蒋介石政权在大陆的败亡,美国则从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战略出发,考虑对日媾和后的冲绳的地位问题。美国开始把冲绳作为从阿留申群岛到日本,从日本再到琉球、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尼、中南半岛的欧亚大陆沿岸西太平洋上的新月形防共遏制战略链条上的基轴来经营,逐渐走向了以联合国的名义由美国来托管冲绳道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针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进行历史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日本政策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美国政府依据托管琉球与"第27号令"将中国钓鱼岛正式纳入其托管之下,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将钓鱼岛的施政权"归还"日本,为中日发生钓鱼岛争端埋下了伏笔;冷战结束后,美国又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处于"模糊中立";截止当今阶段,美国政府"小心翼翼"的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持观望状态。  相似文献   

16.
对日本的教育民主化改革是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全面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日本教育的改革是去除日本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因素以及将日本改造成为一个西方式的民主国家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占领日本后,美国不仅对日本的教育管理体制、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还对日本的体育、宗教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随着冷战的爆发,日本成为了美国与苏联在远东积极争取的目标,为了抵制共产主义在日本的传播,美国开始在日本的教育界展开了反共行动,并利用宗教作为对日本进行反共宣传攻势的重要工具。通过美国对日本的民主化教育改革的内容和过程的追述,认为在对日本的改革中美国采取了以专制的形式培育民主的政策,干涉了日本的学术自由和宗教自由。  相似文献   

17.
战后天皇裕仁的合法存在,是日本保守势力得以长期把持政局、据以重建日本的政治基础和军国主义浊潮泛滥的思想渊源。 美国改变《开罗宣言》的立场,先点化后接受日本有条件投降,缘于《雅尔塔协定》后美苏战后利益的尖锐对立。因此,美国确立独家占领并扶植日本成为冷战时期亚太地区反苏遏共桥头堡的既定政策,构成了日本“战后军国主义现象”嬗变成因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8.
日美安保同盟与日中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4月27日和5月24日,日本国会众参两院分别审议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这不仅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应,也引起了东亚国家和人民的强烈关注。冷战时期,美国出于反苏反共扶日反华的战略需要,1951年与日本签订了《日美相互合作安全保障条约》。该条约关于适用范围和对象,在当时冷战历史背景下,“远东有事”条款被解释为针对苏联,中国和朝鲜。关于中国则是针对台湾的。冷战结束后的90年代中期,美日重新酝酿两国的安保合作问题。时过境迁,美日新安保的对象国是谁呢?“远东有事”的适用范围有何变化呢?日本国知名的国际政治学专…  相似文献   

19.
位于中国东海东缘,介于日本九州岛至中国台湾岛之间的琉球群岛(其中包括冲绳群岛)是扼守大陆进出太平洋的门户,是连接西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主要航线的必经之地,地缘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二战后期,以美国为首的盟国曾考虑过中美联合托管冲绳的方案。1945年6月,美军攻占冲绳以后,主要从对日本本土进行作战的军事需要出发,开始经营冲绳。此后,随着东西冷战的加剧和蒋介石政权在大陆的败亡,美国则从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战略出发,考虑对日媾和后的冲绳的地位问题。美国开始把冲绳作为从阿留申群岛到日本,从日本再到琉球、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尼、中南半岛的欧亚大陆沿岸,西太平洋上的新月形防共遏制战略链条上的基轴来经营,逐渐走向了以联合国的名义由美国来托管冲绳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素有当代美国社会“编年史家”之称的约翰·厄普代克的创作生涯涵盖整个冷战时期,不仅其本人曾经一度以一种不情愿的方式卷入到美国文坛有关冷战的争论中,其作品也不可避免地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涉及到冷战的相关话题。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兔子·安斯特罗姆:四部曲》的主人公“兔子”哈里作为相对保守的中产阶级一员,其价值观念和日常行为也体现了以美苏两国为代表的东西方两个阵营之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冷战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冷战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