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建立健全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在1992年,国务院就决定分两步在我国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我国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地方实施新核算体系的基本思路谈点儿粗浅看法。一、目前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认识上存在偏差。目前对我国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认识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是:认为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是要编制五张基本核算表和全部帐户体系,只要…  相似文献   

2.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家统计局核算司许宪春1992年1月,国务院组织论证会,正式通过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同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对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3.
改革我国原有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建立健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深化改革的-件大事,1992年形成了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要求分步实施这套方案,到1997年完成向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全面过渡任务。为此,本刊编辑部特约省统计局核算处的同志开办本讲座,以普及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知识,帮助广大统计人员计算有关指标,编制各种图表。  相似文献   

4.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建立的核算体系,基本属于MPS体系。1992年开始采用与联合国SNA体系相衔接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到1995年,已基本完成了从旧核算体系向新核算体系的转轨。近年来,正在参照联合国1993年版的新SNA进一步改进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相当丰富,它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国民资产核算和编制经济循环账户等内容。由于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和核心内容依然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因此主要介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和资料来源。 …  相似文献   

5.
《浙江统计》1996,(1):18-19
1995年10月19~22日,国家统计局在四川成都召开了全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会议。会议根据国务院1992年《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精神,部署了1996年实现向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全面过渡的任务,要求各级统计部门加大统计改革力度,认真组织、科学部署、坚决完成向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全面过渡的艰巨任务。那么,浙江省的实施工作究竟如何?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何在?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本文拟对此作些介绍。一、我省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施情况1992年国务院《通知》中指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施分二步走,“第一步,今明两年建立起…  相似文献   

6.
许宪春 《统计研究》1994,11(5):18-24
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1993年SNA的若干区别许宪春编者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历经近10年的研究,针对中国经济发展及经济核算的特殊性,在考虑到应保持我国国民核算资料的连续性和与MPS体系的国际可比性及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习惯的基础上,中国新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7.
1993年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中译本即将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这是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统计委员会第27届会议(ig93年2月22日至3月3日在纽约召开)上通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1993年7月12日决议中建议成员国作为各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国际标准的版本翻译的。这是继1953年、1968年之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史上又一新阶段。1968年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曾被国际上称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那么,1993年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称为“最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年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成功地保留了以前核算体系中的长处,…  相似文献   

8.
1995年,全国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初步完成向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全面过渡。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江西省的全面过渡是比较成功的,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并探索出一些做好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全面过渡中全社会...  相似文献   

9.
许宪春 《统计研究》1995,12(1):23-31
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1993年SNA的若干区别(续二)许宪春三、基本核算内容的区别(一)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保留了传统体系中的国民收入核算内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始于1985年,在此之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MPS体系的国民收入。我国宏...  相似文献   

10.
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决定从1992年起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在1992-1993年建立国家和省市两级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实现基本过渡;第二步,到1995年基本完成向新核算体系的全面过渡。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在正确对待世界上两大核算体系,即“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和“国民帐户体系”(SNA)的基础上,即没有保守原有的MPS,也没有完全照搬SNA,而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自从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施以来,为保…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统计局已作出自1992年起逐步将我国原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上属于MPS体系)向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转轨的决定,资金流量核算作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5个核算子体系之—,同样  相似文献   

12.
按照国务院的决定,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在1992年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实现向新体系的初步过渡;第二步,到1995年编制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全部表式和帐户体系,实现向新体系的全面过渡。为了宣传普及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知识,本刊已陆续介绍了一些《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的内容。为了配合编制国民经济循环帐户工作的全面展开,从这一期开始本刊将连续刊登“经济循环帐户讲座”,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戴玲玲 《山西统计》1998,(10):22-22,29
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向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全面过渡。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为更加科学全面地掌握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实行科学决策,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那么,如何发挥新核算体系的作用,基础数据的质量是关键。只有科学的方法手高质量的数据相结合,万能体现整个核黄体系的生命力。因上提高统计核算是础数据质量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的一个重要头号。在此,笔者从影啊核算数据质量的因素入手,就如何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质量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一、影响国民经济核算数…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专递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0)》可望近期出台 改进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2000年全国统计工作要点规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在总结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核算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以1993年版联合国SNA为基础,对1992年制定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制定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0)》。新核算体系方案,除了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各项核算内容之外,新增加了附属核算部分,设计了“自然核算与环境实物量核算表”以及“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使…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质量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为从整体上掌握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实行科学决策,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那么,如何发挥新核算体系的作用,数据质量是关键。科学的方法与高质量的数据相结合,才能体现整个核算体系的生命力。因此,提...  相似文献   

16.
何协班 《统计研究》1990,7(4):34-36
全国国民经济核算协调委员会总体系课题组和中国统计学会统计核算研究组联合召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讨会于1990年4月18日至23日在南京举行。这次研讨会是在近几年来各有关方面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较长时间的研究,并形成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1989年修订稿)(以下简称《方案》)的基础进行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经过这几年实际工作部门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理论上由过去的百家争鸣逐步达到现今的基本趋同,在新核算体系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核算范围等重大问题上也有了共同的看法,从而进一步确立了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模式及其总体方案的设计。目前,《方案》经过反复论证和修订,已基本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7.
《山西统计》1998,(6):9-11,14
投入产出核算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五大核算内容之一。在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投入产出核算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龙头的作用。山西省是新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开展较早的省份,自1981年7月率先编制出全国第一张地区投入产出表以来,在国家统计局领导下,以投入产出核算为龙头,不断加大统计改革力度,努力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水平,在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一、投入产出核算工作成果二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九百六十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经济制度变迁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它仍需要进一步改革。一、经济制度变迁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的原动力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是随经济制度的变迁循序渐进的过程。建国后,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体制,为适应宏观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迁,在进行着渐进的改革。建国初期到1984年,受前苏联的影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核算体系模式上,也以承袭苏联的模式为基础,实行的基本上是物…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在发布的《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国分两步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第一步,在今明两年建立起国家和省两级新核算体系基本框架,实现初步过渡。第二步,到1995年基本完成向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全面过渡。”根据《通知》精神,1995年将是基本实现向新核算体系全面过渡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加大统计改革力度,认真组织,科学部署,坚决完成全面过渡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以下简称CSNA-1992)正式发布。从1992年到现在,不知不觉整整30年过去了。回望过去,追溯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开发建设过程,可以深切感受到CSNA-1992的历史性意义。一方面是告别过去,它的发布意味着中国放弃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