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乎每个企业管理者都想把员工培训成为精英,并服务于企业当务之急,然而究竟怎么对员工进行培训,则不是每个老板都能够为之行动的,其实培训远远不是把员工集中在培训教室里,像上学一样给他们讲课,然后考试,这种看法太浅薄了。在现代企业里,培训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有句话叫做"培训是最好的福利",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十招降服80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冲森 《经理人》2008,(5):48-51
很多企业CEO常抱怨:“真搞不懂80后的员工怎么回事,我们对他们已经够忍让的了!对他们好也不是,不好也不是!他们要求一箩筐,但做起事来却懒懒散散。到底要我们怎么做,他们才满意?”而80后员工则抱怨:“为什么领导就是不理解我,不信任我,我的能力比谁差啊?天天叫我干这干那,干完还不满意,这不简直把我当活驴使吗?”  相似文献   

3.
李彦 《经营管理者》2013,(30):35-35
<正>为加强人文关怀,更好地激发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情绪管理问题,是企业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除了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制度起到关键作用外,员工情绪管理也会起到辅助作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情绪问题?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诉求,以达到他们心理预期目标,让他们愿意为推动企业发展而努力工作,同时,获得自己更好的晋升机会和职业上升空间。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青年员工的心理诉求。一是从年龄划分段来看,刚进企业1—2年的青年员工,他们关注的多是企业愿景如  相似文献   

4.
在现在这个时代,人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企业要做大,就要重视人才。如果修长城,人才就是基石;如果建大厦,人才就是栋梁;如果搞企业,人才就是成功的保证。如果想把企业做大,不想当一个小作坊主,那就必须重视人才。无论干什么事业,人才都是成功的保障。而为何有些企业能有优秀的人才,员工素质高,执行能力强,团队意识强,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公司的未来前进方向有信念,他们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会有一杯羹,所以他们愿意与公司共同进退,坚持到底,共创辉煌!  相似文献   

5.
<正>除了外部商业腐败,出现在跨国公司的内部员工腐败更让人们大为震惊。种种迹象表明,来自跨国公司内部的员工腐败,已经不是单一的偶然事件。事实上,从跨国公司底层的采购人员到高层的管理人员,“腐败”一词已经不再新鲜。有人如此评价跨国公司出现的员工腐败现象:“这些腐败分子的存在就像吸血鬼一样,如果不杜绝他们, 企业最终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家"独树一帜"的公司:他们员工千人、管理者只有十几个;他们保证产品质量宁可推掉订单;他们的员工手册畅销全国并走出海外;他们建立了平民学校潜心培育现代产业工人;他们以出众的企业文化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管理人士参观访问……这就是德胜(苏州)洋楼公司,国内卓越的现代美式木结构建筑建造企业。在众多光环背后,真实的德胜洋楼是怎样的?为什么它以出众的企业文化与高超的产品工艺而享誉全国?为什么它要在国内外大量公开发行《德胜员工守则》?为什么它立志将中国农民工打造成精英的产业工人?且听德胜洋楼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赵雷先生为我们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7.
美国奥辛顿工业公司总裁曾提出一条"黄金法则":关爱你的客户,关爱你的员工,那么市场就会对你倍加关爱。企业吸引和激励员工,让他们满意并保持高昂的士气尤为重要。然而在现实中,民营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状况堪忧,因对企业不满意而导致的员工流失率更是居高不下,这些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如何吸引和激励员工,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栗春 《经营管理者》2011,(5):169+163
<正>管理的深处是激励。激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激励员工就是要使员工看到自己的需要与企业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他们在  相似文献   

9.
陈静 《经营管理者》2009,(14):150-150
企业的核心员工掌握企业重要资源、核心技术,他们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在关注核心员工显性流失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核心员工隐性流失的问题。本文在对企业核心员工隐性流失的内涵作了基本介绍后,指出了核心员工隐性流失对企业的影响并分析了企业核心员工隐性流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防止企业核心员工隐性流失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超越忠诚     
<正> 忠诚作为可以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一种隐性资产,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现在我们要关注的是,如果不通过忠诚这一中间体,是否也能达到忠诚所带来的这种效益呢? 一个与众不同的例子 陕西的一家明星高科技民营企业,它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很有个性。在这里,忠诚的概念跟别的企业不一样,既不是员工对企业忠诚,也不是企业对员工忠诚,而是员工对自己忠诚,企  相似文献   

11.
员工应得到他们本该得到的劳动报酬,我们称之为薪酬。企业中一部分员工工作的首要目的也许不完全是为了薪酬,但不给员工薪酬,他们终究会离开企业,这是企业薪酬的辩证法。薪酬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广大员工的激励上,作为一种支持流通的媒介,它几乎满足了大多数员工的很多需求。对员工而言,薪酬所起的作用有时会更夸张一些。实际一些的说法是,几乎每一位员工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离不开薪酬;理想一些的说法则是,很多员工的确通过薪酬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刘军 《决策探索》2009,(18):40-41
如何有效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持续提高他们的绩效水平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目标,是任何组织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许多企业整体管理基础薄弱,就绩效谈绩效,成为单纯评价员工业绩的工具,不是从战略的高度帮助企业建立卓越的绩效管理体系,使得绩效管理流于形式。战略的目的在于总体绩效的提升,因此,绩效管理不是单一层面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艳子 《经营管理者》2002,(10):41-41
<正> 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认为:世界上最无价的东西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人心。要赢得别人的心,就必须拿自己的心去交换。因而集团始终将尊重员工视为企业文化的最核心部分。他们对员工的“赛马不相马”便是“换心”的体现。所谓“赛马不相马”,即员工的命运前程不是由领导“相”来左右的,而是凭真才实学,靠勤奋努力“赛”来决定。以此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在近几年先后兼并十多家亏损企业并使之全部扭亏为盈。靠的就是这一深得人心的“杀手锏”,以人为本,以心换心的经营理念。 无独有偶,都说“顾客是上帝”,  相似文献   

14.
《经理人》2013,(2):88-89
他们既不是成绩斐然的明星员工,也不是排名垫底的落后分子;他们胜任本职工作,整体表现尚可,但对于追求金钱和职业发展兴趣不大,一般管理和激励手段对他们无济于事。这个“夹生层”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出来?  相似文献   

15.
企业人才的流失已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这已经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在员工的重复招聘上。人才流失所带来的损失,已经远远不是更高的招聘和再培训成本那样简单,它甚至已经成为企业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根本目的是正确引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满意度,从而保持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正>员工才是可以让顾客知晓企业产品品牌并为顾客制造这个品牌产品的人。让员工知晓企业品牌,可以使员工与欲出售的产品之间建立起强有力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激励员工实现企业对外所作的承诺。他们更愿意努力工作,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越来越高,这时,员工会被一种共同的使命感和整体感所团结和鼓舞,齐心协力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成平平  孙蕾 《经营管理者》2013,(13):239-239
残酷的市场竞争,唯有"质量"才是企业不朽的真正凭借,实力才是硬道理。卷烟质量不是领导者一人可以决定的,每个企业人都有责任与义务把好质量关,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本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曾经说过:日本公司的成功之道并无任何秘诀和不可言传的公式。不是理论,不是计划,也不是政府政策,而是人,只有人才会使企业获得成功,因此,衡量一个主管的才能应该看他(她)是否能得力地组织大量人员,看他(她)如何最有效地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并且使他们齐心协力,协调一致。作为主管,待人应该真心诚  相似文献   

20.
牛剑 《经营管理者》2013,(18):104-104
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员工作为企业的实践者和生产者,他们诚信意识的培养不仅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企业开拓市场、提升产品质量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