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影响分配的若干重要因素的分析,指出初次分配是否合理才是当前各种分配理论争论的核心,而分配理论的基础是价值形成理论,正是由于对价值形成问题的认识误区,才使得要素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分配问题上陷入困境,而只有从历史维度入手,从技术价值论的角度来解释价值的形成,才能为合理的分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正义分配的若干重要原则的分析,指出初次分配是否公正才是当前各种分配理论争论的核心,而分配理论的基础是价值形成理论,正是由于对价值形成问题的认识误区,才使得要素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分配问题上陷入困境。只有从历史维度入手,用技术价值论来解释价值的形成,才能为正义的分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冯兵 《江汉论坛》2012,(5):88-94
朱熹认为"敬"与"和"为礼、乐的价值主体,并在先秦哲学的基础上作了理学式的丰富与发展,将理学与礼学作了有效的融通。而"敬"主要体现为一种工具价值,"和"则为目标价值,二者不仅具有礼乐的情感伦理特性,同时还突显了礼乐实践主"敬"的价值导向。总体看来,礼乐是朱熹沟通天理与人欲、贯通上学与下达的桥梁,其情感伦理的本质属性为朱熹的思想体系增添了温润的气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是超越了西方历史上的以实体性哲学和主体性哲学为主的一种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的现代哲学.在对具有现代哲学特征的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的具体理解上,哲学界出现了"现代实践哲学"和"人学"两种各自表述的理论思路.从马克思"价值论哲学"的高度来看,两者分歧是表面的,二者在实质上是内在一致的.较之用"现代实践哲学"和"人学"来指认马克思哲学,用"价值论哲学"指认马克思哲学可能更有说服力,至少可以提供一种新的理解维度.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成果的社会应用在产生巨大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有悖于人文精神的负面效应,近代以来先后占统治地位的工具主义与理想主义科学观受到挑战,随之而引发出技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等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历史呼唤着新的科学价值观。科学价值论的探索对科学技术的哲学与社会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科学价值论应以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一般概念为前提,将唯物辩证法贯彻到底,把握唯物史观与价值方法的有机结合,回答当代科技革命所引发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6.
这次次贷危机引发的不仅仅是一次严重的美国金融危机,而且是一次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这次危机的爆发很可能给全世界的金融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动荡不安,甚至会演化为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而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新自由主义[1]指导下的消费拉动方式、金融自由化、资本的金融化,以及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来看,新自由主义都是不可持续的,继上个世纪的东亚金融经济危机后,再一次有力地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灭.  相似文献   

7.
陈德建 《人文杂志》2012,(5):190-192
"道"是中国传统价值论的最高范畴,修道、证道或成道是中国传统价值论在实践层面的终极追求。儒家重视现实社会的人伦,提出"仁"的思想,作为"道"的具体化,是其价值论学说的核心。佛家追求超越境界的清净,提出"空"的境界,作为"道"的具体化,是其价值论学说的核心。道家推崇遗世独立的自由,提出"无"的本体,作为"道"的具体化,是其价值论学说的核心。儒释道三家价值论学说都在"道"这一范畴下展开,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猫论”的价值论解读与邓小平的价值真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猫论”对于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的积极意义有目共睹。但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 ,“猫论”却似乎是个禁区 ,包括在一些论邓小平价值观的专著和论文中 ,也都回避了“猫论”。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将“猫论”视同于实用主义。因此 ,从理论上探讨“猫论”的实质及其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对于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明辉所批评的"大陆新儒家",应该叫"新儒教";同时,"新儒教"还应包括另外一些号称"儒学"的思潮。在政治上,"新儒教"是极权主义、国家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混合物。因此,"新儒教"是打着"儒家传统"的旗号反儒家传统,其本质是抗拒现代文明价值。真正的儒家传统,要求顺应社会历史的时代转换,根据博爱精神(仁)和正义原则(义)来重建社会规范及其制度(礼制)。"新儒教"的对立面是儒家自由主义,主张根据真正的儒家传统,承认并发展出八大现代文明价值:个体、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共和、宪政、法治。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月刊》2020,(7):93-104
中国在将近两个世纪之中一直都被困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窘境:现代西方既是其帝国主义敌人也是其发展模范。在其近现代历史中,一再从完全拒绝西方转到完全模仿西方的极端。如今,近乎两个世纪之后,中国终于逐步走向了一个新的综合性视野和远瞻性愿景,既采纳源自其反帝革命过程中的优良传统,也采纳其西式现代化经验中的优点来想象、推进中国的未来。这个改变很好地体现在中国最近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所组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但西方学术仍然多局限于其源自冷战时期中的善恶分明和对立的视野,一再将不择手段地谋求和使用权力的动机投射于中国。即便是中国自身的学术,由于西方政治学传统中完全聚焦于权力及其运作的论析的影响,大多要么忽视了中国不同的,既是道德化的、也是实用性的思维方式,要么仅是官方话语的转述或阐释,不多考虑其实际运作和远瞻性愿景。我们需要更清楚地了解中国的新设想来更好地认识其最新的经济发展进路和其对世界未来的新综合性视野和深层的远瞻性愿景。对比新设想和最近十几年的农村发展战略,我们可以更清楚和完全地看到两者间的巨大不同。  相似文献   

11.
12.
“戏剧何为”是曹禺剧作的批评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耐人寻味的是,在不同历史阶段,研究者们于曹剧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之间总是有意无意地突出一方而非等而视之——要么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要么将一方视为另一方的附属产品.这一现象首先与曹禺在个人创作倾向和时代、社会要求的冲突中所生发的价值犹疑有关——作者在“教育”和“娱情”两大功能之间的摇摆直接导致了其剧作价值倾向的模糊.更进一步说,由于戏剧自身的艺术特性及其不同于其他文类的受众特征,“教育”和“娱情”之间的角力始终潜隐于古今中外戏剧价值论内部,曹剧中两大功能之间的“暗斗”恰是其具体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创办于1960年的《新左派评论》是当代欧美最具有影响力的左派理论期刊,它自觉地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自身的编辑策略。20世纪90年代,《新左派评论》以政治路线、理论路线的偏移为代价取得表面上的持续成功,但导致内部分裂。2000年,经过深入思考,杂志的灵魂人物佩里·安德森实现向左回归,领导《新左派评论》完成"更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值得所有左派知识界的尊敬,从而实现了新左派的再兴。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韩国媒体讨论了“青年世代论”的衍变与分化,从“88万元世代”论到“达观世代”论,虽然表面上表达了一种从悲观到乐观的精神面貌,但精神内核是一脉相承的,即同是一种“去政治化”的新自由主义话语,这与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及意识形态的蔓延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新自由主义不断扩张之下所导致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陆文坛兴起了一个"底层文学"思潮,主要表现下岗工人和进城打工农民的生活、命运与抗争。其中一些启用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资源的作品(如《那儿》、《问苍茫》)又被命名为"新左翼文学"。这些作品及相关评论既包含一些新的因素,如从前国家意识形态里汲取抗争性资源,又往往非历史、非逻辑地解释中国左翼文化传统,导致"新左翼"命题未能释放出应有的涵义和广阔的阐释空间,反而使之狭义化。但使"新左翼"狭义化的还有对"左翼"价值持怀疑、否定的论者,在他们的意识里,阶级论和阶级分析本身就是虚幻而荒谬的,结果不仅使他们放过了对以"社会主义"之名长期存在的"身份制"等级社会分析的契机,又以一种"西方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历史幻觉,面对非规则变动着的当代中国,并衍生出包括"纯文学"在内的各种新意识形态观念。随着所有制改革、政府减轻财政负担的政策调整,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急剧分化,贫富差距日益加大,旧的身份制社会尚未改变,一个庞大的底层社会业已形成。这给已经习惯于"纯文学"写作的文学界带来道德压力,也使与"纯文学"观相悖的"底层文学"应运而生。但"底层文学"从一开始就陷入争议,其本身在创作和理论上也问题多多,无论是"底层",还是"新左翼"都很快沦为没有生长性的命题。或许,不是从文坛既有问题,而是从"底层"、"新左翼"所黏合的"问题状况"着眼,新的可能性才会被发现。  相似文献   

16.
施新磊  曹玉娜 《理论界》2010,(8):200-201
文章回顾了华盛顿共识之后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并尝试分析和回答华盛顿共识之后是否存在关于经济发展共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演化为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促使理论界展开对在货币经济学居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性反思。哈耶克及其追随者的新自由主义货币经济学说是为资本主义"万能经济机器"服务的"辅助工具"。本文以现在仍在进展中的金融—经济危机为理论背景,从新自由主义货币经济学说的"自发秩序"理论与"意图伦理"两个层面分析新自由主义货币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其悖谬。  相似文献   

18.
殷之光 《学术月刊》2020,(4):84-97+44
自20世纪末起,一批美国保守主义政治与国际关系学者便开始着力描述一个"新美国世纪"的诞生。在21世纪的头十年中,这种胜利主义的霸权叙述更开始着力讲述一个"美利坚和平"的全球秩序想象。这一"美利坚和平"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秩序强烈推崇。这种秩序观强调,自由主义经济是调配全球资源、组织经济生活、管理企业的最有效模式;并且,自由资本主导的市场化全球扩张是人类未来全球化进程的唯一路径。近些年,中文学界出现了大量从政治经济学及政治学角度出发对新自由主义全球秩序观的批判。本文强调,从历史维度出发,重新理解过去20年间右翼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者的帝国观,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今天"美利坚和平"秩序观的历史起源及其"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叙述的逻辑困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代新儒家肯定儒家天道之"超越性"的观点,安乐哲主张儒学天道观以"非超越性"为基本特征。在他看来,儒家"非超越性"的天道观肯定世界的多元性,认为天道是过程性的、开放的、和谐的"共同创造性"。这种主张揭示了儒学基本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向度,拓展了儒学传统现代诠释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20.
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益鸣研究员主编的《平权论—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探讨》一书2011年5月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通观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战略认识上的新高度。该书作者站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和协调稳定的战略高度,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主要模式变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表现形式与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严重失衡导致特殊利益集团形成,直接影响了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进而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