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五开局之年,环保产业风光无限。到2020年环保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这样表示。据统计,目前全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约3.5万家,其中在A股上市的环保企业  相似文献   

2.
自1996年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铜陵市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围绕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上市公司群",并在证券市场上形成了"铜陵板块".截至目前,加上已经发行即将上市的六国化工,铜陵已上市的有5家公司,为铜都铜业、铜峰电子、三佳模具、精达股份、六国化工,占安徽省上市公司总数38家的13.15%.5家上市公司走过三条不同的上市路径,在安徽只有铜陵.其独特的上市概念,实现了主导业与特色产业的高度融合;其独到的股权设计,折射出各个时期对资本市场理解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黎冲森 《经理人》2008,(3):48-50
环保是眼下投资的热点领域,企业言必少不了环保话题,除了政策性因素外,还与其中蕴涵的商机不无关系。北京桑德环保集团(简称桑德)就是适时抓住绿色商机的典型案例。它在环保产业苦心经营15年,现已成为业内领头羊,拥有2002年在深圳借壳上市的合加资源(000826)和2006年在新加坡上市的伊普国际两家上市公司。业务涉足工业与市政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  相似文献   

4.
徽商集团     
《决策》2009,(5):9-9
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原安徽省物资局整体改制,并与原安徽省商业厅所属企业合并重组而成,是国家重点培育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之一,连续7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居安徽企业第5位。多年来,集团公司销售收入、利税贡献稳定增长.保持流通业全国领先、安徽领军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程炎 《决策》2008,(8):I0002-I0003
以产业关联度极高的房地产业为突破口,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在住宅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努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建设,切实做到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是安徽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为此《缺策》高度关注安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专访了安徽省建设厅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任张启兵。  相似文献   

6.
三九集团是我国著名的综合性大企业,目前已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其中,三九生化是集团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集团实施跨产业重组(进入集团前所未有的机械行业)和买壳上市的第一步。不过,在完成上市后的资产重组和资金募集后,三九生化还面临着进一步整合业务和再造管理的新问题。本文即是对2001年前后三九生化战略成长运作的系统透视。  相似文献   

7.
课题组 《决策》2022,382(4):75-77
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鼎公司")成立于1980年,总部位于安徽省宁国市,现已成为拥有总资产200亿元,员工2.3万人,以机械基础件和汽车零部件为主导,多元并举、跨国经营的全球化大型现代化企业.  相似文献   

8.
《决策》2006,(1):63-63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介于南京与芜湖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项端,与江苏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文化积淀深厚。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居安徽经济十强县前列。  相似文献   

9.
《决策》2010,(11):I0020-I0020
安徽打造“实践金融创新平台”,迎接中外资金融机构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立。安徽省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安徽省常务副省长孙志刚表示:“安徽要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实践金融创新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为更加突出创新驱动、人才优先,安徽省委、省政府启动"人才特区"——合芜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两年多来,人力资本在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呈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试验区已经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增长极",形成了人才带动企业、企业聚集产业、产业促进自主创新的"安徽现象"。2013年,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4,(21):20-21
2012年,为更加突出创新驱动、人才优先,安徽省委、省政府启动“人才特区”——合芜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两年多来,人力资本在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呈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试验区已经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增长极”,形成了人才带动企业、企业聚集产业、产业促进自主创新的“安徽现象”。2013年,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  相似文献   

12.
陈圣敏 《决策》2004,(4):42-43
自1996年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铜陵市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围绕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上市公司群”,并在证券市场上形成了“铜陵板块”。截至目前,加上已经发行即将上市的六国化工,铜陵已上市的有5家公司,为铜都铜业、铜峰电子、三佳模具、精达股份、六国化工,占安徽省上市公司总数38家的  相似文献   

13.
董晓朗 《决策》2009,(5):I0022-I0023
2008年安徽省被确定为全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试点省份,作为农业大省,安徽有幸赶上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快车”,2008年安徽政策性农业保险由安徽国元农业保险公司和中国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两家公司经办,农业保险保费首次突破3亿元。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安徽省农业保险发展历程,研究安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在现阶段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安徽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2010年1月挂牌组建,2012年8月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复省级开发区建制,2013年2月起实施“区镇合一”管理体制改革,先后获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省级认定。该园区还获得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产业园区”、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园分园、中国绿色建筑装饰产业示范区、中国纺织机械马鞍山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称号。  相似文献   

15.
安徽行动     
姚成二 《决策》2022,380(1):14-18
<正>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亩均论英雄”、十大新兴产业省级专班推进机制、“顶格”战法、读懂企业、编制“双招双引”路线图、施工图……2021年以来,安徽不断创新干事创业的手法、步法和打法,迎来新的绽放。42959.2亿元,安徽再上新台阶!一段时间以来,“顶流安徽”、“到安徽去”、“‘硬核’安徽”等爆款文章刷爆朋友圈。在安徽省“两会”召开后,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亩均论英雄、读懂企业、“顶格”战法......这些高频热词持续“吸睛”,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0,(28):13-13
截至2009年底。安徽省共有118家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包括通过国家审核的89家开发区和省政府批准筹建的29家省级开发区,基本上达到了每个县(市、区)都有一家省级开发区或筹建的省级开发区。6月17日,安徽公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省级开发区扩区暂行办法》,正式启动省级开发区“扩容”之旅。  相似文献   

17.
郝逸琦 《决策》2015,(Z1):4-5
安徽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2010年1月挂牌组建,2012年8月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复省级开发区建制,2013年2月起实施"区镇合一"管理体制改革,先后获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获得省级认定。该园区还获得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产业园区"、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园分园、中国绿色建筑装饰产业示范区、中国纺织机械马鞍山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称号。回顾五年开发建设实践,该园区打破  相似文献   

18.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安徽省"十二五"加快发展、加快转型的重要依托,是从根本上改变我省能源资源型产业比重偏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举措,有利于我省发挥自主创新试验区、皖江示范区等战略平台叠加效应,推动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及金融支持的主要做法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新能源汽车、平板显示、LED光电照明、高端装备制造、动漫创意等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了积极推动.2010年,安徽省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产业产值2871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829.9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物产业分别超过5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分别超过400亿元,新能源、公共安全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0,(48):16-17
【典型报道】完善产业布局 安徽填充引资产生集聚效应 安徽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填充式引资补全产业链,使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这种方式不仅使当地产业链条拉长,产业链上的项目能够完整.也同时使得相关联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得到良好的发展。按照这一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2012,(10):58-59
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创业投资基金,搭建广阔的境外上市平台;目前已投资项目430个,成功上市的企业有86家,上市足迹遍及全球近20个资本市场;创新探索政府引导基金,将已投资项目按照产业链条的相关性进行嫁接,整合资源提供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