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乡村民宿作为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旅游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住宿业态和旅居方式的升级,更是文旅融合的深度体现。中国乡村民宿发展历经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整合转型四个阶段。乡村民宿开始注重规范化和精品化,构建了多元化的民宿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民宿发展路径,逐渐形成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民宿经济开始显现。乡村民宿在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然而乡村民宿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表现为民宿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民宿与地域文化融合不足、民宿建设和发展缺乏科学规划、民宿行业规则和法律制度不健全、民宿建设用地和产权缺乏保障、民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安全隐患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中国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提升民宿经营管理水平,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科学规划民宿建设与发展,加强对民宿的引导,规范和扶持,保障民宿开发用地,重视处理民宿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开始吧"的民宿众筹项目为数据来源,收集2016年5月1日到2017年5月1日的138个民宿众筹成功项目为研究样本,基于民宿众筹支持者感知价值视角,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民宿众筹融资成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在民宿众筹支持者感知利得中,民宿经营地域优势、民宿众筹发起团队技能经验和民宿众筹项目热度优势显著正向影响民宿众筹融资成效;民宿连锁经营优势、民宿众筹发起团队规模和民宿众筹回报方式优势对民宿众筹融资成效影响不显著。(2)在民宿众筹支持者感知利失中,民宿众筹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显著负向影响民宿众筹融资成效。根据研究结果,从提高民宿众筹支持者的感知利得和降低民宿众筹支持者的感知利失两方面提出提高民宿众筹融资成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于工作和生活态度的转变带动了办公空间设计的发展。从传统办公空间设计的特点、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的发展变化进行阐述,结合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特点以及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工作需求,对未来办公空间设计做出了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岭南滨水绿地空间的研究,对滨水绿地设计进行了总结,指出岭南滨水绿地空间设计应注意结合岭南地域潮湿的气候特点,同时还要考虑滨水空间的生态敏感性,尽量减少对场地的破坏和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此外,以肇庆九亩塘景观改造规划设计为例,对空间规划设计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5.
乡村民宿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成都拥有良好的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为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成都乡村民宿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发展特点,但也存在产业定位模糊、服务特色不鲜明、营销手段单一、整体水平发展不够平衡、中低端产品占主导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成都乡村民宿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就这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长白山植物拟人化造型设计实践为主要论述内容。首先明确长白山植物拟人化造型的设计风格、审美、受众定位;其次论述放大头部比例、刻画多元表情、同构植物元素的设计方法及识别性高、亲和性强、科普性好的设计特征;最后总结长白山植物拟人化造型设计对植物文化科普、地域文化传播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住宿产品,是发展乡村旅游和丰富住宿业态的重要载体.对皖南民宿网络评价文本分析发现,住客对皖南民宿的消费体验感知主要体现在软件服务、硬件设施、周边环境以及入住体验四个方面,"老板"和"房间"是住客感知最为深刻的具体对象,住客网络评论中积极情感占据绝对地位,大部分要素的表现性得分较高,但民宿的位置、交通、餐饮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消极感知.可以从服务质量、地域文化以及品牌创建与宣传方面进一步提升皖南民宿住客消费体验质量,促进区域业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宿作为分享经济在旅游领域发展的新业态,为旅游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为了深入剖析影响旅游者民宿体验感知的关键因素,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采集Airbnb用户评论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依循扎根理论方法的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及选择式编码的三重过程,构建了旅游者民宿体验感知模型;借助ROST CM6.0软件从旅游者的正面评价及负面评价中提取高频特征词,分别对旅游者积极感知和消极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城市民宿与乡村民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旅游者对民宿体验的感知贯穿于旅游前期待体验—旅游中感受体验—旅游回味体验这3个阶段,由体验期望、体验前准备、民宿周围环境、民宿核心场景体验、体验后评价等5个维度构成;旅游者对城市民宿及乡村民宿的积极感知因素具有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民宿特色和主客互动等方面;而消极感知因素具有差异性,配套设施和卫生条件是旅游者对城市民宿体验消极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旅游者对乡村民宿的消极感知受到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民宿是乡村旅游的住宿产品,以富有地方特色和人情味为特点,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关联民生的旅游新业态。整体上我国民宿发展及研究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中台湾地区民宿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由"容器"上升至"磁极",处于成熟阶段,其发展亦离不开学术研究的指导与推动。因此,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民宿研究的内容、特征探讨、分析民宿研究与民宿发展互动的规律,进而辨清我国其他地区民宿研究方向,充分发挥学者的"智库"作用,有效指导民宿的集聚效应实现。  相似文献   

10.
民宿是近年来受台湾、日本民宿热影响而出现的新兴乡村旅游业态。具有浓厚的传统乡村特色、能提供10间客房和25人以下住宿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传统乡村民宿最能体现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文章首先通过回顾民宿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传统乡村民宿的主要特点,然后从旅游消费者行为的角度构建研究模型,结合问卷调查数据量化分析了影响传统乡村民宿游客选择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民宿的环境氛围是影响游客选择意愿的首要因素,民宿自身的品质是决定游客选择意愿的主要因素,品牌宣传是左右游客选择民宿的重要外因,游客的个人认知则是其选择意愿的重要内因。基于此,传统乡村民宿应该在环境氛围、服务质量和品牌营销上下功夫,努力提升民宿的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论译者的风格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的过程中,作家的风格是可译的, 为了得到最佳的译文效果,译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格意识.文章分析了在翻译实践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中,译者的翻译观点、目的以及采用的翻译手段对其译文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指出虽然受到原文的限制,译者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文本,并以原文风格为基础,追求与之相适应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