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6,(6):112-116
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论从解构主体性入手彻底否定了性别身份的确定性,进而认为性别身份通过反复操演处于飘忽不定的流动状态;20世纪美国南方著名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两部经典作品笔下女主人公的性别身份并没有被赋予一个静止的文化标记,而是处于不断被建构和解构的开放场域;借助巴特勒的性别操演论,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麦卡勒斯独特性别理念背后所隐藏的深层原因,这种不稳定的性别身份从根本上剔除了南方霸权文化对二元性别规范的强制性逻辑,真正达成消解性别的要求,从而为女性发掘出更具多元的个体生存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东方主义的话语体制和文化霸权的心理投射下,东方被塑造为他者,以其贫穷、软弱、落后和神秘烘托西方的富有、强大、先进和理性.汤亭亭、黄哲伦、赵健秀、徐忠雄等当代华裔美国作家对华裔男性气质建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索,他们创作的华人男性形象或是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包容性,或是极具勇气、魅力和反叛等支配型男性气质特征.无论是美国主流媒体,还是华裔作家对华人男性形象的种族和性别身份的操演,都是为各自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虽然华裔作家内部对如何建构华人男性气质尚有争议,但他们的创作不约而同地展现出反政治压迫、反种族歧视和反文化强权的创作立场.  相似文献   

3.
岳世平 《兰州学刊》2006,(12):92-93,145
文章通过对西方女权主义性别平等观中的差异论和支配论两种观点的介绍和梳理,来审视其各自的基本理念,并给予评析,以期对妇女运动在中国的实施和发展给予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暖男与禁欲系的性别话语所显示的审“美”转向,敢于尝试对男性形象的美学意义进行重新定义,这是一种较于传统女性主义的重大突破。然而,这种美的定义并不是以女性为主体主动提出的,而是形象工业的审美控制,是资本所塑造的预言与男色消费,由此造成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个体的伪个性化与虚假意识的发展,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不可避免的时代隐喻。但是从暖男符号到禁欲系话语的认同转变和互文性,也显示出形象工业与男色消费为女性群体突破男权话语而提供的性别操演意义和过程。因而,只有以化被动为主动的自我觉察为方式,以塑造审美判断的共通感为原则,才能使审美判断脱离形象工业的话语建构与群体本身的利害关系,才能将女性主体从以形象工业为中心的审美共识返回到主体间的相互确认与共识上,使其重新掌握对审美判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消弭性别区隔,形成政治联盟。  相似文献   

5.
6.
孙明哲 《浙江社会科学》2020,(12):88-94+159
所谓"gender"革命,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发生的一场以"gender"替代"sex"的语言和文化变革。当"sex"被"gender"替代后,性别与生理之间的关联被理论性地否定了,促进和强化了多元性别论成为一种正当化的社会观念。这是一次具有独特西方特征的文化变迁,不仅不具有一般性,而且值得反思与警惕。  相似文献   

7.
性别(Gender)、反对父权制(Patriarchy)的性别斗争是女权主义的基本观点;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性别与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是20世纪60 年代至70年代第二次女权运动中各流派女权主义争论的焦点。究竟如何定义女性的阶级? 女性能否形成一个阶级? 性别斗争、阶级斗争谁占首位? 激进女权主义(RadicalFem inism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MarxistFem inism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SocialistFem inism )都有各不相同的立场和观点。本文将主要考察产生于上述每一种理论流派的相关论点并加以简要评价,借用著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朱丽叶·米切尔(JulierMitchell)的名言,本文目的是:“提出女权主义的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9.
刘黎 《天府新论》2020,(1):81-87
在当前意大利有关生命政治话语讨论的氛围中,已经明确地展现出了两条在逻辑上和理论上相互对立的思想线索来审视福柯所创建的生命政治理论,即以阿甘本为代表的否定性逻辑与以奈格里为代表的肯定性逻辑。埃斯波西托认为,他们呈现的只是对福柯生命政治的单向度延伸与继续,这都不足以全面地把握生命与政治的直接关系,并严重地阻碍了生命政治理论在现代性语境中的发展。因此,埃斯波西托力图以免疫逻辑为核心,重构生命政治趋向死亡政治学与肯定性生命政治的双重转向。这是对福柯生命政治的免疫解读模式,为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社会中重新解读生命、政治、权力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思考与解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11.
茅盾在"女作家论"中对女作家创作活动的论述不乏精到见解;与此同时,男性本位的性别意识与时代政治等方面的因素渗透于他的评论。他一方面真诚提倡和鼓励"女性的自觉",另方面又对现代女性主体意识在创作中的多样展现缺乏理解,以致其批评文本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性别盲视或偏见,忽略了特定历史阶段女性创作在性别问题上所承载的特殊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建构一种为当代社会群体所需要和普遍认同的、富有时代感的,既反映人类共同理想,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伦理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价值观应当包括:“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生态观;尊重个人、集体至上的群己观;义利并重、以义取利的谋利观;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执政观: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修养观。  相似文献   

13.
作为罗尔斯正义论主题的社会基本结构,强调政治制度优先于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这事实上是对政治哲学的制度传统的回归。与此同时,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所主张的历史、文化和制度对政治行为的“锁定”性作用,也是对古典主义政治学传统即制度的“重新发现”。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与罗尔斯正义论融合,可能将政治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即新古典主义政治学,基本特征是制度中心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合一性以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胡晓红 《兰州学刊》2010,(10):91-94
性别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随着社会发展性别和谐呈现动态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性别和谐经历了人的依赖性时代群体本位的"依赖的和谐"、人的独立性时代个人本位的"独立的和谐"和人的自由个性时代类本位的"自由的和谐"三个阶段。现代社会,性别和谐的意涵是在超越男女平等的基础上所体现的性别公正,在尊重性别差异前提下所呈现的性别和谐,追求丰富人性过程中所表达的性别个性。  相似文献   

15.
所有的哲学都以关注人类生存、人类自由为主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存论转向说"不符合哲学史的真实意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生存的关注视角和方法论与其他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和革命性的变革;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在理论上会导致取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在实践中容易导致唯我论.  相似文献   

16.
性别平等是19世纪以来妇女运动的核心诉求。在19、20世纪之交,个体性别观之形成围绕着生理决定论和文化养成论的辩论展开;与此同时,性科学的崛起也意味着性相(sexuality)在个体性别身份建构中,益发成为关注的焦点,益发成为与(生理)性征(sex)、(社会)性别(gender)鼎立而论的重要组成。本文拟以同为1928年出版的《孤寂深渊》和《奥兰多》为文本依托,由此一窥20世纪初期英国社会复杂的性别观念;论文并采朱迪丝·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gender performativity)为视角,对比探讨这两本小说在建构主体性别与性身份上的不同侧重策略。本文认为,《孤寂深渊》欲以“性倒错论”科学话语为同性恋者开脱污名,塑造了20世纪英国社会第一个公开的女性性倒错者形象,但是其主人公仍深困在僵滞的二元性别规范中,无法提供性别身份平等的启示。而《奥兰多》以主人公变性、变装等荒诞的情节刻意错置了性征、性别和性相,挑战了异性恋规范所强制框定的三者对应关系,从而建立了一个性别意识流动、性别身份宽容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7.
在回族社会性别的形成过程中,文化根源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文化是回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同时,汉文化是回族得以生存的大的文化背景。在当代条件下,加强对回族社会性别特别是回族妇女作用的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崭新的课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最大限度地展示回族妇女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张登巧 《北方论丛》2005,1(5):120-123
生存论是真正关于人的哲学理论,生存论视野中的人是真实的人、活生生的人,即现实具体的人、感性活动的人和历史生成的人.生存论转向与人本主义转向是一致的,从人学的维度解读生存论转向,其实是人学本体论的转向,是传统人本主义在当代的根本转型.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实现了生存论转向与人本主义转向,但这并非两个不同的转向,而是同一个转向,即转向实践-生存人本主义.如果我们把马克思所开辟的新哲学理解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那么,他的新人本主义就是生存(实践)论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哲学的立场,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的"女性异化"与"社会性别意识形态"观,提出反省性的思考,以尝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者为消除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根源与文化根源所做出的努力给予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田飞洋 《殷都学刊》2012,(1):109-113
名词语法性别为约定俗成,但约定并非等于无理。即使是无生命名词与抽象名词,其语法性别虽无自然性别基础,其约定过程也有据可寻。本文旨在结合法语、俄语、德语以及梵语等印欧语言材料,探讨此类名词性别标记约定过程的理据性。文章认为,理据性有单一性和多重性之别,而所谓无理实属表象,是多重历时理据在共时交叉的结果。历史语言学关于语法范畴演化进程研究的一个根本任务,即是对有关理据做出分门别类的梳理。理据性不等于普遍性,不同语言其性别范畴的划分依据,有共性更有个性,有客观性更有主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