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秧歌舞蹈是中国北方汉族的民间舞蹈文化区的主体,以北方旱作文化为代表,属于黄河流域文化中心的农耕文化类型。秧歌亦是山西传统民间舞蹈中数量最大,样式最多,流传最广的一个种类。踢鼓秧歌是广泛流传于山西晋北地区的一种古老的秧歌舞蹈,是山西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每逢新春佳节,元宵灯会,村村县县都要闹踢鼓秧歌,白天多在街头、广场表演,有的结合春节拜年和慰问,到门口、院落表演,晚上有的跟焰火活动(先表演,后放焰火),有的找有旺火的场地活动。男女老幼,围观雀跃,通宵达旦。一、踢鼓秧歌的表演特征踢鼓秧歌是融舞蹈、武术、戏曲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以粗犷、刚劲、稳健、风趣等艺术特点深得老百姓的喜爱。从它的名称来看,“踢”是指舞者的腿部动作,“鼓”是指舞者所使用的道具,因舞蹈主要以脚踢鼓而舞,故而得名。但由于民间舞蹈的流传发展,为了舞蹈的方便,演变至今,身不背鼓,手不抓鼓,踢不见鼓,鼓与舞已经逐渐发生了分离,如今的踢鼓已经无鼓可踢,成为锣鼓点的伴奏。踢鼓秧歌的表演角色有:净—落毛,生—鼓子、疯公子,旦—拉花,末—大脚婆、货郎、先生,丑—和尚、赖老婆。其中,“落毛”、“疯公子”、“大脚婆”、“先生”、“货郎”、“和尚”、“赖老...  相似文献   

2.
山东鼓子秧歌以其独特的表演道具"鼓"而被人们熟知。"鼓"在丰富舞蹈氛围、确定舞蹈风格、加强舞蹈表意功能、拓展舞蹈表演空间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将鼓子秧歌的阳性之美与豪放之气以一种具象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3.
傩舞是地戏表演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傩在社会活动中功能的变化,傩舞中的舞蹈动作及其表意系统亦发生了文化功能上的重大变化,即以驱邪酬神为目的的娱神功能弱化,以表演展示为目的的娱人功能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屯堡地戏中的傩舞以新的文化价值.本文以贵州屯堡地戏中的傩舞的舞蹈定格动作、动作套路及表演道具为切入口分析傩舞形式特征,进而探究其蕴含的深层社会结构和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舞蹈质感的构成人手,论述了舞种和舞者的区别主要取决于舞蹈动作的质感,并深入地提出舞蹈质感的提升来源于舞者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说明了对动作质感的了解和把握是舞蹈表演的基础,是舞蹈表演由感性阶段提升到理性阶段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5.
山西具有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作为资源宝库中的翼城花鼓具有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与形态特征。它以动作表演擅长,以娴熟的表演技巧吸引观众,具有变化鲜明而朴实、自由活泼而热情的表演特征,粗犷大方的舞蹈动作,欢快明朗的舞蹈节奏,热烈激昂的舞蹈情绪,淳厚朴实的表演风格。弹性有力的步伐、灵活自如的腰肢、巧妙多变的打法、风趣机敏的神态使其形成了气势逼人似猛虎、神态逗人像顽猴、灵巧多变姿态美、铿锵有力节奏快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伞头秧歌"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其表演分扭秧歌和唱秧歌两个方面,且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秧歌有"过街"、"掏场子"、"小会子"三种主要舞蹈表演形式。"伞头秧歌"几种角色富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伞头"的道具运用及步伐和肢体动作;"鼓子"的道具运用及击鼓的动作;"拉花"扇舞的"绕"和"甩",步伐的踢与吸,体态的扭倾含腆。  相似文献   

7.
吴地西施“响屐舞”的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施“响屐舞”是吴地舞蹈史上的经典与代表,因其独特的舞蹈风格从古至今备受关注,该舞蹈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吴地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的影响。通过具体分析吴地民族文化、环境、图腾等对舞蹈动作、姿态、动律、节奏等民族风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吴地地域环境对舞蹈表现形式、表演形式、舞蹈动作、舞蹈道具等同质性与异质性地域风格形成的影响,论述了西施“响屐舞”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
徽剧是一门古老的剧种,徽剧的故事曲目、脸谱元素、服饰道具以及戏曲动作等元素为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角色资源.根据徽剧艺术元素进行动画艺术语言改编,重新整理和提炼徼剧经典角色造型,研究当下受众群体的审美观念,把徽剧中具有影响力的角色形象移植到动画角色设计中,借助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文化品位高、造型独特的动画角色设计,对加快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提高安徽动漫制作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升安徽经济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舞蹈表演中,出现了一些纯技巧的舞蹈动作表现现象,这些舞蹈动作呈现出系数难度增加、游离于舞蹈内容之外的倾向.技巧不可忽视,但是技巧在舞蹈中需要与作品内容相符,需要适度,需要“化”,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优秀的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符号性存在,动画形象动作的绘制品格使其具备了书写符号本质的条件,而动画形象动作的表演特性则造就了其身势符号的本质。据此,创作者可通过动画形象运动语言的书写过程来创作其连贯动作,并以关键动作的动画创作封存动画运动的意义,从反方向构建其符号意义;同时,创作者还要将动画形象的动作作为一种有形的符号而赋予其程式和文化,把自然动作转写成动画化的形象运动语言。从动画形象动作书写符号和身势符号的双重符号思维出发,巧妙地运用符号的力量进行动画形象的动作创作,有利于取得更好的创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