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意识形态的新变化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语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形成共同思想基础的坚实保障。完善意识形态生产、传播和接受格局,提高意识形态的决策力、执行力、领导力和政治定力;贯彻文化强国战略,加强文化传播力;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权力,加强课程开发力、领导力;强化阵地意识,凝聚强大合力,提高政府公信力。权益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和精髓,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国际化与民族性的融合,坚持日常与集中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的契合。  相似文献   

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工作建设发展的主要经验,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维护和塑造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经验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旗帜鲜明地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坚持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成效明显,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为此,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政治立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有效传播,推动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坚持立破并举,筑牢主流思想舆论的根基;坚持利益满足,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自觉性的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行动指南和价值取向,构成了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与西方错误思潮挑战的现实需要,又是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制度保障,也是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在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切实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筑坚持正确导向的意识形态网络阵地,持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5.
黎见春 《兰州学刊》2006,20(5):79-82
建国初期意识形态建设因其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为当时的中心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又为建国初期独放异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全新内容。其基本经验是: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贯彻“双百”方针,发展繁荣文艺;反对迷信与愚昧,积极倡导科学精神;营造积极进取、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建国初期意识形态建设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搞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做到: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树立牢固的阵地意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事求是,尊重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规律;坚持“双百”方针,科学开展思想批判与学术争鸣;意识形态建设必须纳入民主和法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陈锡喜 《学术论坛》2007,3(3):44-47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处理好生活同意识的关系,基本价值观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关系,不同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党的意识形态同各种社会思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明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路径,在方向上,形成“一主多元”的意识形态格局;在价值取向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党性原则与以人为本相统一,促进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因”向公民精神的“动力因”渗透;在内容上,把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途径上,协调各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手段和工具,增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在语言和范畴上,建设支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局势“东升西降”的历史大势日趋明显,但“西强我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随着差距缩小,美国对我国打压遏制不断加剧.美国用尽各种办法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攻击,中美意识形态交锋常态化,主要聚焦于人权问题、文化和制度输出、国际体系与全球化问题等领域.究其本质,中美意识形态交锋是两大阶级、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及动态调整性.着眼战略竞争时代中美关系大局,掌握中美意识形态之争的主动权,才能有效防范化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进而为国家安全提供根本保障.为此要坚持思想引领,抓牢意识形态斗争的领导权;强化阵地意识,善用意识形态斗争的管理权;把握舆论走向,提升意识形态斗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科学引领,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要科学引领社会思潮,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当今主要社会思潮。科学引领我国当今社会思潮,应坚持一元主导与多元共存相统一,确保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坚持科学分析、区别对待,着力提高引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扩大引领的群众基础;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增强引领的实效性;加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为引领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9.
关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态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此,应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机地统一起来,正确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当今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思想理论领域的舆情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思想理论领域总的形势和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动向、新趋势.为此,要做好思想理论领域的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持以人为本,以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整合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意识;不断提高宣传工作水平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