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卓越计划的显著特征就是行业和企业的全程参与。校企合作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双方必须明确校企合作对于卓越计划的意义,校企合作的主要环节、内容以及校企合作教育所需要的政策与法规支持和相关保障等,只有明确了上述问题,才能为有效实施卓越计划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大力推进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而实践教学是工科类院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卓越计划"中需要重点改革的内容,本文分析了高等院校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及构想,并针对"卓越计划"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企业深度参与、促进校企联合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从湖南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入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介绍了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基础、创新性、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整合以及交流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应用型本科学校机械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闫娟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09-111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话题,这其中除了一些社会的。历史的客观原因之外,大学生职业素质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分析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阐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点,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新思路,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卓越的工程师以满足现代企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各相关高校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改革。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使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合作双方相互支持,资源共享,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本文探讨了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黑龙江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实施校企合作的现状,通过对校企合作状况的分析可见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7.
法国工程师教育十分注重实践,其实践环节采用“三段式”实习模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工程师教育必须走向国际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逐步强化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积极探索并强调面向工业界,培养工程领域高素质人才,实践了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学生实习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加养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6)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出真正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是关键.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杨兵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09-111
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分析寻找校企各自的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组建有能力的教师团队,构建分层次、系统化的培养平台,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0.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特征。工科专业本科生前3年在学校学习、最后1年在企业学习是适宜的,以"项目制"、"轮岗制"、"双导师制"、"准员工制"为特征的企业学习模式可以成为主要的模式,采用"分散式"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机械工程材料"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结合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过程,阐述了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确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建设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梁锦雄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76-79
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阐述了该专业人才培养岗位群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将企业的培训体系纳入到专业教学体系,进行课程置换与整合,使教学内容同企业的岗位需求密切结合,形成较为明显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3.
艾育红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3):51-53
酒店管理专业第三方参与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一种新颖的合作模式。基于旅游院校教育发展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改革需要出发,就实践中第三方参与合作模式的不同形式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纳总结,分析第三方参与合作模式的优劣势,进而就该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探索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群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9):35-37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以职业能力、操作能力和综合技能的培养为核心。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的教育创新模式,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职业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本文从职业师范教育与校企合作的内涵出发,分析目前职业师范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并对职业师范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基于课外科技活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阐述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对如何利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范世纯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54-57
我校举办本科教育已有二年时间 ,目前已经发展为四个专业 ,二届 3 5 0名学生。深入思考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对于办好本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具体的设计。写此文的目的在于 ,在本科教育的管理中明晰思路 ,把握好正确的方向 ,稳步地把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