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至高目标,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正义目标。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创造历史的目标指向,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价值问题。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格局的重构,而且是社会正义的追求,彰显着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生产正义、分配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正义等社会价值。其中,生产正义是共同富裕内蕴的正义基底价值,分配正义是共同富裕内蕴的正义核心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正义是共同富裕内蕴的正义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徐若岚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8):45-47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于唯物史观的理解偏向于对科学规律的认识,而缺少了对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内容的关注。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起点,有利于恢复唯物史观的价值取向,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旨向。对"现实的个人"这一重要观点进行理论发展梳理和基本内涵诠释,阐述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年马克思哲学转变的方向和新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现实的人”与“个人自主活动”)是理解和阐释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同时也是“现实人的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重要视角。(1)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转变并不像流行说法认为的那样,是从唯心主义转向了主张物质第一性的“纯粹”的唯物主义,尔后又把这种“纯粹”的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在政治实践的“《莱茵报》时期”遭遇“苦恼的疑问”以后,通过批判、发展和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其中,从费尔巴哈等的“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实行哲学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现实的人”则是建构唯物史观的一个“理论切入点”。(2)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因遗忘了“个人自主活动”这一重要范畴而缺乏主体向度,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现实的人”是如何“历史地”发展的。马克思则通过“个人自主活动”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科学地说明了全部社会历史同时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只有从理论的整体视野入手,才能全面地理解唯物史观。从理论的整体视野看,唯物史观就不能仅仅着眼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还应注重理论的理论前提部分。这种整体视野中的唯物史观,既是对社会发展现实挑战的应对,也是唯物史观的原本之义,更是唯物史观继续取得现实解释力的生长点。也只有这种整体视野中的唯物史观,才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恰恰摆脱了以往形而上学的抽象的人,从现实的人出发把历史理解为现实的人的活动的历史,把人理解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存在并不断超越历史当下的能动性的存在,理解为不断发展的存在、不断走向自由的存在,从而把历史认识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中”,也就有力驳斥了诸如认为唯物史观是“见物不见人”以及“谈人色变”的立场、观点。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因此 ,对唯物史观一系列范畴和原理的全面深刻理解都关联着“现实的个人”范畴。文章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范畴的地位和意义 :( 1)“现实的个人”范畴关系到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 ;( 2 )“现实的个人”范畴有助于全面深刻认识“社会”范畴 ;( 3)“现实的个人”范畴有助于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这种既区别于唯心史观的绝对精神,又区别于费尔巴哈的自然的个人,他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个人,正是这样的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正义观是“分工即正义”,而分工是依据人的先验天赋进行的,因此与平等无涉;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分工是社会生产的结果,并且分工将会固化社会等级,因此分工并不必然是正义的,只有平等的和自愿的分工才是正义的.由此,马克思(经过亚当·斯密)实现了对于柏拉图的扬弃.社会主义国家在制度上实现了分工的平等和自愿,但是体制上的建设仍需加强,包括扩大职位开放、通过竞争实现社会流动、反特权,以及建立在物质上和价值观念上的“底线公平”.以此为基础,分工才能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1.
收入不平等是如何形成的?首先循着"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脉络回顾经济思想中收入分配的模式,其次重点分析马克思有关收入不平等形成原因的经典阐释,最后基于中国的现实背景分析收入不平等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从思想史的角度,追求效率的过程与目标的偏离使得市场机制中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合理往往遭到忽视,因而收入不平等必将"绝对"存在;从制度的角度,获取超额利润的动机必然导致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逐渐失衡;从现实的角度,初次分配格局失衡是收入不平等形成的直接成因,教育差异是收入不平等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对青年黑格尔派特别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对"现实的人"作了科学规定并把其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从而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对"现实的人"的理论探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派史学发端于五四,形成于社会史论战中,到抗战期间进至高潮阶段,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前相比,抗战期间唯物史观派的历史观念有了许多重要变动,长期支配后来中国史坛的理论范式、基本假定、核心观念即形成于此一时期,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直接源头,而五四时期主要由李大钊发端的唯物史观反被遮蔽。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野中,"个人"指的是"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最基本范畴,也是贯穿唯物史观始终的一条主线。为此,从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出发,对这一理论前提确立的方法论思路、本真内涵以及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地位展开分析与论证,有望推动学界同仁对马克思"个人"思想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文化的民族性在于其既受到民族的历史和生存环境的制约,又对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人的发展产生影响,而文化的世界性则在于人类共同面临着世界历史进而全球化的进程.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表明,未来人类文化的态势将是形成一体的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并行.正确理解接轨全球化与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关系,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当代建构,也有助于中国文化向世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义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87-92
现代性平等内含多种深刻矛盾和偏见,使得社会发展陷入困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不平等做辩护。生存论现象学的分析和谱系学的考察表明,真正的平等是所有生命个体的内在自由都被充分满足。但是,生命自由是无限性的,只有无限的东西才能满足它。所以我们需要创造一种新的生存美学,以完全满足人类的自由并实现社会平等。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7,(6):21-26
马克思是在创建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通过辨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交往理论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认为,交往起源于人的精神意识与物质生产的互动之中,也体现了人的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交往在社会存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了货币的存在必要性,突出了人的社会主体地位,构成了社会组织的框架,是推动生产方式发展的重要保证。马克思对交往的理解,站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其目的是为了论证人的最终自由。与哈贝马斯强调语言在交往中的核心作用不同,马克思更注重交往理论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重要关联,他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首次赋予交往理论革命式的涵义。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