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契合高质量发展理念对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加以非参数测度,运用Dagum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中国区域环境效率的时空特征和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区域环境效率整体改善呈由东至西逐渐递减的空间不平衡分布,但该空间差异总体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仍是导致空间差异的主要根源;区域环境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高效率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而低效率区则分布于西部内陆省份;强制型环境规制、自愿型环境规制和城镇化对区域环境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财政分权抑制了区域环境效率的改善,市场型环境规制的影响并不显著;自愿型环境规制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则表现为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国内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效率作整体评价和比较分析,同时运用Tobit模型回归分析各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中国农业产业化虽然整体效率较高,但是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效率低下主要是源于纯技术效率的低下,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而西部地区规模效率低下是农业产业化效率的主要障碍,需要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同时,提高农业产业化效率才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8-12
山东省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有效提升,对推动山东省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绿色创新视角,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山东省17个城市2008—2017年的绿色创新效率,并对山东省绿色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判定。结果表明,山东省整体的绿色创新效率呈稳步上升趋势,且仍有上升空间;各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差异,特别是沿海与内陆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山东省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环境规制强度、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模式及政府资助水平与城市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并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提出落实环境规制政策、促进经济对外开放、完善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政府支持力度等提升山东省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核密度分布和莫兰指数对中国2000—2015年30省份碳排放强度的动态趋势及集聚特征进行测度,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30省份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新常态以来低碳步伐加快;(2)碳排放强度的空间集聚性具有高水平集中、低水平集聚特征,空间溢出效应不断增强;(3)本省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对本省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利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邻省份的外商投资规模及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对本省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因此,未来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优化相邻省份间的产业空间布局以及大力发展绿色技术进步是中国促进区域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同时生态城镇化以及继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质量也是减排潜力因子,省域间的减排空间溢出效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变动的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雪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4):37-46
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1978-2011年省级农业TFP进行了数量测算与系统分解,并细致考察了其时序演变差异、地理空间分布与分组增速效率等特征.测算发现:农业TFP增长源泉主要是由技术进步率与技术效率双轮驱动的,但技术效率的驱动作用有限.农业TFP与技术进步率指数呈顺周期变化,与技术效率指数有逆周期波动阶段.农业TFP效率变动具有比较严重的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性.省际间各指数差异显著,农业技术效率指数全国各区域普遍不高,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前沿技术进步率比较糟糕,但各直辖市主要效率指数增长效应显著.农业TFP及其分解指数“发散效应”明显,“收敛效应”与“外溢效应”趋势不显著.除了要素输入,经营模式创新更显重要,“双轮驱动”应成为未来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7.
收费公路行业内部债务治理与外部减税降费均要求收费公路运营降本增效。为了探析收费公路运营效率水平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使用SBM模型测度了2014—2020年29个省份收费公路运营效率,进而采用泰尔指数和Moran's I指数分析了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认为:收费公路运营存在着效率较低且在时间维度上没有明显增长的趋势,在空间上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收费公路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差异,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平均达到81.578%; 收费公路运营效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出显著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运营效率较高的省份对相邻省份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各省针对相邻省份或最近省份的运营效率现状,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探索产业升级或者物流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相邻省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对本省收费公路运营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建立起收费公路跨区域合作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从研发资本、研发人力和研发成果3个角度出发,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度安徽省各地级市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存在地区差异性,皖中效率值最高,皖北和皖南低于平均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和金融发展规模对科技成果转化有积极影响,而企业科研强度存在一定抑制作用;科技产出水平和企业科研强度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政府财政支持和金融发展规模的空间相关性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测度了1997—2002年中国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根据效率均值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总体变化趋势,并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银行效率的微观经济因素。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平均要高于国有银行,并且不同体制的银行影响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应当根据不同体制商业银行采取不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DEA-Tobit模型,对兵团2004—2013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兵团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发现:兵团大部分地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第一产业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与农业生产效率负相关,农业中间消耗的增加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第一产业全社会固定投资和农业年末就业人数对兵团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酒店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产业之一,是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直观反映。在测算我国沿海省份酒店产业效率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研究酒店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沿海省份酒店产业静态效率呈现为先升后迅速下降的趋势,动态效率则表现为全部下降态势,地区间呈现明显的不同;沿海省份星级酒店的综合效率受交通便利程度、旅游资源吸引力和高星级酒店结构的影响显著。同时,受科技发展水平、酒店后备专业人才数量、对外开放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发挥“酒店+”功能,开展全域旅游,进行细分市场和精准营销,促进人力资源改革,加强政府政策供给等建议,进而提升沿海省份酒店产业效率。 相似文献
12.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型城市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起,在支撑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煤炭是被世界公认的环境危害性最大的能源。作为煤炭资源供给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短缺、大气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一系列严峻的生态问题。构建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评价体系,并将科技、能源投入归入其中,对2008—2017年的27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使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生态效率,应用Malmquist对其生态效率进行分解分析,运用Tobit分析影响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的城市,生态效率值存在较大差异;生态效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贡献得来的,规模效率和管理水平对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城镇化率、人均GDP、大中型企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进出口总额对生态效率值具有正向影响;科技与教育支出、能源消费总量、环境治理投资则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业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文章选取人均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比例最高的新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算了新疆的农业用水效率:新疆平均农业用水效率仅为0.35;不同地州的农业用水效率差异也很大,最高达到0.84,最低仅为0.03。通过Tobit模型对影响农业用水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业水利设施投入、采用节水技术等措施可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非参数Maimquist生产率指数评价了1990—2005年中国各省农业经济效率逐期变化动态情况,并利用该指数可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特性,详细考察中国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旨在为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对流动农民的社会认同分化(身份认同和地域认同)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流动农民的社会认同结果呈现“边缘—过渡—融合”3种不同的形态,不同因素对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结果的影响存在差异:与人力资本相关的个体特征和政策制度因素对流动农民的身份认同影响显著;本地社会关系、居住方式、社会保障和外群体态度因素对流动农民的地域认同影响显著;居住时间与家庭因素则对两个维度的社会认同都产生了影响。在社会认同范畴的结果分析上,流动农民的社会认同整体上呈现出从边缘到融合的分化状态,不同社会认同范畴之间依然存在内群偏好与外群排斥。因此,提出应持续关注中国流动农民产生分化的社会现实,并需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政策的完善及对流动农民关系认知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农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我国部分农业龙头企业2009 ~2010年数据,构建农业企业绩效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企业绩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劳动力、资产总额、广告投入及研发投入、产销比、技术效率等均对农业企业绩效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订单采购比及企业产品是否为名牌产品、杠杆效应等均未对农业企业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从不同地区来看,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劳动力、资产总额等对西部地区农业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比东部地区高,研发投入对东部地区农业企业绩效影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广告投入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与之相反;东部地区利用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是其影响并不显著,东部地区农业企业技术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订单采购比对东部地区影响为正,对其他地区影响与之相反。根据模型回归的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碳中和视角出发,考虑农地利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固”与“排”的平衡,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2005-2019年31个省(区、市)的农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及动态演进趋势,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模型)探讨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时空异质性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农地利用效率上升至相对有效水平,其中西南地区最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陷入“内卷化”陷阱,各地区农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呈“扩大-缩小-扩大”的变化趋势;(2)相较OLS和GWR模型,GTWR模型解释力和拟合效果更好,种植结构对农地利用效率影响最大且为正向影响;(3)各影响因素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呈时空异质性;(4)各因素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东西方向的变化趋势大于南北方向,城镇化的影响在东西方向上最敏感,复种指数的影响在南北方向上最敏感。 相似文献
18.
19.
刘丽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192-198
根据农地利用、水稻生长和动物养殖3大类13小类碳源,测算广东1992—2013年农业碳排放,发现1992年以来广东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强度总体上均呈下降态势,其中:农地利用碳排放持续上升,水稻生长碳排放持续下降,动物养殖碳排放年际间变化不大。进一步运用LMDI模型对广东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广东农业碳排放主要驱动因素是农业经济发展,其次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碳减排效应明显,自2009年以来农业产业结构碳减排效应逐渐凸显,农业人口规模对农业碳排放累计产生负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