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而英语专业倾向于只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模拟联合国”活动可以作为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一个有效载体.文章分析了批判性思维的特点以及“模拟联合国”活动的主要过程,论述了该活动在开发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中的作用,并探求了两者在教学中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
批判性思维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为了有效地培养和加强中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文章采用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和批判性思维培养情况问卷分别对某综合性高校600名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现状和批判性思维培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受试者的批判性思维总体较弱,而且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批判性思维没有显著差异.究其原因,主要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有关,故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说文批判性思维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性思维教学与具体学科的融合已成为研究焦点。论文旨在探讨批判性思维显性教学法与隐性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论辩思维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方法是对英语专业四年级两个班分别进行的为期18周的批判性思维写作能力和评价能力干预实验研究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论说文写作水平上均有明显效果,无显著差异;第二,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在提高批判性思维评价能力上也都有明显效果,但存在显著差异,显性教学法更具优势;第三,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论辩思维能力向其他学习环境和日常生活环境的迁移  相似文献   

4.
批判性思维在本质上是理性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意识、技能和人格等,是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基础,是人才成长成功的重要因素。孟子并未研究过批判性思维,但通过对思想学说和社会活动的分析,可知孟子具有显著优秀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尽管孟子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存在一定限度,但在认识、思维水平和能力有限以及视野相对狭窄的历史时期,已经是思维意识、技能和人格的极大飞跃,对于成就孟子的丰功伟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精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能够帮助学生架起语言知识与语言文化间的桥梁,训练学生语言听说读写方面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的意识、科研意识、批判性思维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对全国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教学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批判性思维在21世纪的教育中具有普遍性地位。《大纲》虽然对批判性思维有所论述,但没有阐述批判性思维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也没有阐述批判性思维与课程的具体结合。在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者思辨能力的系统培养,对摆脱传统的语言训练模式、克服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症"具有直接效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基础教育的成效与问题,为英语专业本科课程的定位和设置以及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对2008年入学的本科生进行了综合素质调查,其中从英语写作能力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来白外国语学校学生的写作成绩明显高于非外国语学校学生的写作成绩,在统计意义上达到显著性水平。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写作教学的侧重点应为词汇的丰富度和句式的多样化、行文的连贯性和条理性、以及批判性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批判性思维倾向与英语学习的关系,文章采用了香港理工大学彭美慈等修订的CTDI-CV问卷调查表,对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普通班及英语强化班的06、07、08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与英语教学强度、英语学习成绩和平时学习英语的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将理工科院校的基础英语教学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有利于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其思维能力。在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理工科院校基础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案例着重探讨了基础英语教学与批判性思维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高职非英语专业二年级的6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方式,采用定性、定量方法,探讨了英语词汇学习的各种策略的差异,分析了他们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倾向,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总体情况不理想,如学生过多地使用"机械性重复记忆",较少地使用社会、情感策略等.  相似文献   

11.
批判性思维给我们的启示——英语专业论说文写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英语专业四年级论说文写作课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改革内容有二:一是通过批判性思维课堂教学和论说文写作提高论辩思维能力;二是学生互改作文,实践批判性思维评价能力。本研究还探讨了批判性思维对英语专业课堂教学、培养计划和教材编写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和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借助中国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对非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学生连接语的使用状况进行研究。本研究参照Quirk等的连接语分类法,对比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中连接语的使用状况。通过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连接语的使用既具有趋同性,又存在显著差异:(1)两者都频繁使用例举和结果关系的连接语,而较少使用总结、推断、过渡关系的连接语;(2)在个别语义使用上具有显著差异,非英语专业学生较少使用举例、推理、对比、转题等类别的连接语,而过多使用总结、同位和结果关系类连接语;(3)中国大学生口语中连接语的使用具有书面语倾向。本研究还对产生这种异同的因素如语域意识的缺乏、思维方式的不同、口语考试话题的限制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依托Moodle平台,采用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作文进行反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批评性思维技能。实验过程中利用"批判性思维质性评价量表"对实验班进行一对一的反馈式评价,实验结论显示,经过系统的训练和有针对性的反馈,实验班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得到提高,证实了网络平台在思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批判性阅读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批判性阅读模式备受关注,它主要强调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全文的结构,总结主题思想,更要注重判断、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论证过程、写作目的和语气,以此来形成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本研究主要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关注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批判性阅读策略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策略的频率和意识;批判性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显著程度大于常规教学方式;学生对批判性阅读教学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等方法收集数据,以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2名本科学生为受试对象,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了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为中等;学生在写作学习策略总体使用上并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社会/情感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性别因素与英语写作成绩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敏感: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共400名本科生的抽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了两类不同样本成员之间的跨文化敏感模型差异。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均对交际参与度有显著性影响;而对于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影响交际参与度的只有差异认同感和交际信心。此外,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交际信心受交际愉悦感的影响最大;而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交际参与度是唯一能够影响交际信心的变量。  相似文献   

17.
作为普遍人类现象的批判性思维——中国和美国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西方批判性思维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批判性思维对教育、经济和民主的重要作用,概述了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倾向的定义,比较了中国和西方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并期待二者的综合,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批判性思维的两条主要途径。在整个美国和许多其他地方,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山西大同大学162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考察英语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呈显著正相关。(2)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处中等水平,其中一般自我效能的水平最高,其次分别是阅读自我效能感、写作自我效能感、听力自我效能感以及口语自我效能感。(3)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和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对福建某省属医科大学555名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呈中等水平,且受评判性思维中的寻求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维度以及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维度影响; 提示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及元认知策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研究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为主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现状,并对此展开深入分析和讨论,旨在促使学生把英语语言学习落在实处,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有效地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