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看,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自身固有局限、西方文化渗透以及网络亚文化等挑战。通过把握文化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立足文化发展,重视实践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0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优化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定社会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2.
推进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文化强国、使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需要。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文化素养和知识转化输出能力,要在思政课程的互相支撑、综合发力上努力,要将文化自信培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实践相结合、在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写进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红色文化借势文化数字化趋势推进发展,有益于红色文化传播和传承,有益于新时代文化育人。将数字化技术与思政课相结合已成为推动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课与红色文化数字化资源深入融合,通过建立数字红色文化共享资源库、创新合作新模式、提升软硬件支持和夯实合作融合质量等措施双向努力达到赋能思政课育人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社会环境、学习内容等多种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忽视了大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应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确立大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思政课教学评价标准,着重考核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思想理论政治课“三维五融”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体系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时代价值,有助于高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认同。地方高校思政课“三维五融”实践教学模式结构,纵向依托课堂实践操作、校园基地素质拓展、社会实践深度体验三个维度深耕,横向融入课程思政、学生党团组织、校园文化、新媒体和日常管理。通过高校党委重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丰富实践教学方法和优化考核考评方法五条路径具体推进教学改实践,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7.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将成为常态,势必要求教学理念应因势而新,教学内容应整合深化,课堂形式应抓住云机遇,考核评价体系应与时俱进,教师应不断提升综合素养.重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有利于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高校思政课加快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步伐,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不仅是课程思政的源泉,更与课程思政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同源性。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建设与完善。文化自信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合力体系薄弱、授课方式单一、解析深度不足、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校、院联动,通过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结合地方文化的思政元素挖掘以及全过程多形式的考核评价,实现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最终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学模式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全面、有序实施的教学活动框架。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优化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思政课教学是国家厚植爱国情怀的主要载体,是高校思政内容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的主要场域。在国家“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仍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认识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优化为主体,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队伍四个维度,有针对地提出建议,以期为“四维一体”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优化提供路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转型期和信息新技术更迭的网络微文化在高校日新月异,作为新生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社会人"情感意识的微表达与反思,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但高校对它尚缺乏清醒和全面的价值认知。崛起的网络微文化加剧了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博弈,考验其变革能力的即时提升,亦引发对传统与现代教学的双向思考。要突破微文化生态下的各种瓶颈,实现高校思政课价值自觉,需保持高度敏感和主动进入的姿态,稳定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实现教学主体的价值提升,力求教学效果的价值增值,拓展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运用,契合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真正做到价值觉知。  相似文献   

11.
12.
开放式分层教学模式兼有开放式教学理念与分层教学的特点,可以包容学生的差异性,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高校思政课大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显然在操作上存在很多障碍。因此,将教师分类作为解决路径,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与特色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从而实现学生分层,不失为一种尝试。现实中由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也可以说是反向推动了教师分类,结果也是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文化内涵与文化背景开展教育工作不仅是立德树人的宏观教育目标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更是丰富现代教育工作内涵与素材的有效方法.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模式的融入对于提升英语教学内涵、丰富英语教学素材、拓展英语教学范围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转变常规的教育引导理念、深入挖掘英语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元素、重视教师专业教育素养的培养提升、引入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等路径,提升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果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教学是对传统的以单纯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革新,是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问题为载体”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有效教学形式之中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性教学具有人本性、互动性、民主性、平等性、探究性、自主性、参与性、开放性、实践性、激励性等特点。实施的主要方式有问题式、课题式、探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16.
逻辑学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理论拓展必修课,属于思维科学,具有基础性、工具性特点。由于课程教育覆盖面广、培养能力特征明显,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分析逻辑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逻辑学的思政目标进行探索,并对逻辑学课程思政的路径构建进行研究,力求在逻辑学知识能力教学中融入实事求是精神、科学精神、提升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等教学内容,把提升思维能力的教学变为有政治性和思想性的大智慧教学。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混合式教学深度融合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时代高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过程要素,积极多维度整合在线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教育资源,实现多个教学空间的优势互补,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合力,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大思政"是一种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工作体系立体,教学内容涵盖面广,重视大学生全面政治素质的提高.在这样一种思政课宏观教育模式的引领下,如何构建适应思政发展的教学策略,是当下高校思政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基于"大思政"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当前思政课存在的教学形式单一、课程构建缺乏"大思政"思维等问题,提出重视思政课教学、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搭建思政实践教育平台、完善课程评价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教学模式;根据新模式的内在要求,探讨了实施新教学模式的技法体系和相关制度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