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旅行社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提供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产品.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旅行社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本文阐述了旅行社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分析总结了旅行社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人地冲突尖锐,其生态旅游产品绿色质量维护,主要依赖于国外短期资助的非可持续方式。中西部地区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绿色质量维护的实现机制,即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决策、利益分配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培训,实现中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是一种全世界极力倡导的新兴旅游形式,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南岳衡山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别具一格,具有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南岳衡山如何因地制宜地设计生态旅游产品进行探讨,并设计"寿岳祈福求寿之旅"等5条生态旅游专线,开发"祈福求寿游"等6种生态旅游产品,提升南岳衡山品牌形象,促进其可持续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人地冲突尖锐,其生态旅游产品绿色质量维护,主要依赖于国外短期资助的非可持续方式。中西部地区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绿色质量维护的实现机制,即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决策、利益分配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培训,实现中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是2l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是集游览观光、保护环境和生态教育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连云港市有着发展生态旅游的天然优越条件,具有资源、区位、市场、社会经济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为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在分析了连云港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连云港市5大生态旅游产品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社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生态旅游发展五个方面建立了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计算了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了评价指标综合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并建立了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总体评价等级。以浙江省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评价得分为7.198,为生态旅游的II级水平;(2)为了促进浙江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建议从发展战略、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旅游交通、社区参与和区域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7.
抚州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含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候天象、遗址遗迹、民族文化、古镇风貌、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及旅游商品十大类。在分析抚州市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抚州市生态旅游滞后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景点分散和景区容量小。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中必须大力开发独具抚州特色的人文生态旅游产品和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实施以“临川文化”为核心的名牌战略。根据抚州市的生态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功能和市场需求,科学地设计生态旅游产品,推动抚州市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府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以中国知网和ISI Web of Science为主要检索库,以1995年至2010年为检索时间段,将检索到的4563篇国内文献和507篇国外文献,从学科分布、文献发表时间分布、作者分布以及文献内容等不同角度对比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不同,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侧重点,指出目前国内外从管理学角度研究生态旅游的文献相对较少,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在研究深度与广度、研究方法、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以及生态旅游环境监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比较新的遗产类型,关于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在国内尚无先例可以借鉴。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旅游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生态旅游是有效进行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与保护的最佳选择,其对遗产的保护性倾向是开发旅游的应有之义。文章将农业文化遗产界定为介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农业景观之间的一种特殊遗产类型,并从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和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中获得启迪和借鉴经验,以指导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旅游开发。最后,本文从空间布局、产品开发、环境保护和经营管理4个方面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太原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与PM_(10)的来源解析的研究,初步掌握了太原市主城区不同污染源对大气中TSP、PM_(10)中的贡献值各不相同,得出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太原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是以煤烟尘和城市扬尘为主要污染物的结论,为太原市大气颗粒污染物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旅游的内涵及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生态旅游理论不是以生态旅游(概念)作为生态旅游理论的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也不是自然环境生态学与旅游理论的联姻。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是一种类似于生态学中的生态链的平衡关系及变化规律。旅游生态链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广义)和环境四要素组成。初步探讨了生态旅游中的生态链的平衡、准平衡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内容。进而提出生态旅游理论是旅游理论发展的必然,是旅游理论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指出能够出现百种以上的生态旅游概念是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是我们在误区中研究生态旅游理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巢湖流域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水体景观和功能,巢湖流域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分为三种类型:湖泊河汊区、滨湖平原区和环湖低丘台地区。分析流域水体生态旅游资源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不同开发模式:(1)湖泊河汊区湖光山色、水文化、水上运动开发模式,(2)滨湖平原区农家亲水生态旅游开发模式,(3)环湖低丘台地区康体、度假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为香港之旅而作)@李大芳!北京~~  相似文献   

14.
梅州市     
《源流》2015,(2):48-51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全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享有"世界客都"美称。梅州市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全境六县一区一市(现为五县两区一市)均被列为原中央苏区县,目前拥有梅县叶剑英纪念园、五华县老红军古大存故居、蕉岭县抗日英雄谢晋元故居、丰顺县老红军李坚真故居、大埔县"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一批国家和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近年来,梅州市在依托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客都红色之旅。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分析保护区内生态旅游资源特性和分类体系,构建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体系模型.设计并实施游客对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调查数据,计算并得到生态旅游资源的权重评价.从中可以得出,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吸引力权重值大小的顺序依次为,自然景观、现代人造设施、人文景观.其成果对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者了解、整合、利用和规划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整体形象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国内生态旅游的异化与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异化是生态旅游的理论、理念、行为(管理行为、经营行为、消费行为等)、后果等对生态旅游本质要求的背离.生态文化解说功能和修学功能的缺失、伪文化的泛滥、游客环境教育不力、人工设施修建对环境和景观造成实质性破坏是其国内生态旅游异化的主要表现.异化的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羁绊、生态旅游产品规划设计人员、经营人员生态知识匮乏以及旅游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润追逐的诱惑等.要纠正生态旅游中的异化现象或实现生态旅游的"归化"必须依靠行政法规的强制手段来规范生态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的相关行为、正确处理好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关系、加强生态旅游开发的人力资源建设、务实生态旅游的人文基础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态旅游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为适应人们"回归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并将是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对生态旅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内涵、有关生态旅游的争议、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者对人文生态旅游、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水体生态旅游资源等研究较多,而对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红原县月亮湾旅游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对该旅游区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也为该旅游区乃至整个川西民族地区的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了预测,同时对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简短讨论,希望能对红原县乃至川西地区草原生态旅游开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咏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9):26-28,65
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其重要特征是可持续性。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表现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注较多,而对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这一重要问题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在生态旅游的法律规制方面存在立法体系不完整、立法层次较低且过于原则、尚未与国际接轨以及生态旅游景区产权关系不明晰的问题。我国生态旅游法律法制建设的重点应放在生态旅游立法指导思想的确立、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构建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理想模式,而生态旅游的开展又依赖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经济持续发展、亲和自然、精品集约、丰富多样等原则.生态旅游产品的类型要满足生态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