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当前创意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和实施现状,以此为基础根据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阐述了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教育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艺术设计专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课程设置、实效性和就业等角度探索当前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产教融合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有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消除传统经管类专业教育教学弊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目前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存在的合作平台不力、协调统筹不够、创新驱动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体系,提高经管类毕业生职业胜任力;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打造经管类专业产教融合合作平台;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协调统筹产教融合发展;打造产教融合团队,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常州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师资的现状和"双师结构"队伍的能力和素养要求,探索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构建的路径,旨在建立校企合作、拓宽渠道、双向结合、注重实践的"四位一体"的框架,为建设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的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是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必由之路.长春工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强调实践与操作,将课程建设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财务管理专业开展了多项校企合作,进一步促进了产教融合.其中典型的案例是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与东方汇金期货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期货与期权概论》课程,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财务管理专业转型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倒逼地方高校进行转型,高校在转型的进程中只有依靠"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方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分析了高校"政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出了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可实现的目标,阐述了"共赢机制"的政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实现途径.长春工程学院通过"共赢机制"的"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构建了多样化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五个融合".  相似文献   

6.
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机械专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机械专业发展的关键。基于新工科建设及行业需求,加强产教融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本文对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结合专业改革和高校毕业要求,共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并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一种更全面、更深入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媒介深度融合和产教深度融合的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发展的需求。实践实训教学是全媒体新人才培养的重点,本文尝试打造“1+N”产教融合实践实训教学体系:以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为“1个锚”,以本区域内的众多融媒体中心为“N个网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云端技术,将分散在各个融媒体中心的实践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合作共建一个与校外各基地联动的“1+N”校内全媒体新人才培养实践实训中心,健全“校内+校外、人才供给+平台实战”的产教融合长效模式,最终达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合作共赢及服务区域发展的全媒体新人才协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产教融合将产业和教育融合在一起,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产教融合中处境尴尬,产教双向良性互动的机制尚未建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进一步明确自身办学定位,优化专业设置,建设一支稳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政府应加强引导,提供政策支持与经济扶持,打造产教协同育人共同体;同时建立并完善产教融合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9.
按照教育部推进地方高校转型的相关文件要求,全国各地高校,特别是省属高校行动起来,根据各自高校的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创新性地推进学科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实践.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市场营销专业如何推进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创新性的市场营销人才是一个紧迫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产教融合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缺乏充分调动师生主动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性的激励机制,部分教师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政府没能为高校的产教融合提供理想的机制和平台,企业缺乏主动进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机制。推进产教融合,必须改革高校对师生业绩的评价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师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以地方政府为桥梁的校企合作机制和明确校企责、权、利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论工业设计学科的科学属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市场竞争和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从卖弄造型到追求时尚,发展到过度单一的只重视形式,而忽略工业设计的科学性属性,使工业设计追求和谐、合理、适用的科学理念没有能够在生产制造中发挥出来。工业设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艺术和科技融合的历史,工业设计科学属性的价值也就体现在贯穿于产品开发到制造、营销及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正确理解工业设计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有助于工业设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目前甘肃省艺术设计校企合作发展状况以及甘肃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企业、生源和师资、学校教学目标建立,我们可以探索出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可行性手段,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采用适合甘肃经济发展特色的新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国内以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日渐显现,是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均衡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但与此同时,客观存在着的行政区划壁垒、政区间恶性竞争等消极因素影响地方政府间合作联动,对区域治理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面临着改革与重构的巨大压力与现实需求:即如何建设新的区域管理制度,来打破现有的各自为政的行政区划体制,消除其碎片化的负面因素,形成一个跨区域同时又是完全融合的无缝隙的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以消除内耗,达到区域间利益的平衡和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繁荣。基于复合行政、区域管治、联合治理等理论基础,结合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实证分析,可以探讨如何通过地方政府间机构、制度、政策、利益等方面的合理安排进行行政区划改革与重构,最终建构起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的区域行政区划体制。   相似文献   

14.
新疆有着独特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可促进新疆农村经济的发展。特色农业的发展是以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基础,突出特色,注重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主导产业的链接作用,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追求三者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在对海口地区企业文献资源保障服务基本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海口市文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想,以期为企业提供多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促进海南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的重要性入手,客观分析当前艺术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和弊端,指出在现代艺术教育中传承地方优秀文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以盐城地区艺术教育实施为视角,从教育理念、教材编排和教学内容设置等方面,对现代艺术教育如何利用地方优秀文艺资源的问题进行探索和阐释。  相似文献   

17.
辽宁“五点一线”战略下的区域公共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私人之间、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协调和管理问题。但多元主体之间如何协调,如何参与公共管理有待深入研究。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面的视角,提出在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区域政治协调与公共管理的路径,以此达到“区域治理”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肃省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性,造成了艺术设计教育相对内陆以及沿海城市发展缓慢。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甘肃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企业、生源和师资、学校教学目标建立等方面,旨在探索一套立足甘肃经济发展需求,相对合理可行的艺术设计产、学、研教学模式,寻找出合适的产、学、研具体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设计作为改变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针对设计科学观和艺术观的争论展开辩证的论述,从设计与科学、艺术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设计的二元论,即科学与艺术并存于设计内,科学是设计的“白箱”方法,艺术是设计的“黑箱”方法。以往单一的艺术创作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设计持续发展和现代人对设计的双重需要,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是设计新的动力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展示设计不仅作为一种设计的表现形式,更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及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商业展示设计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带有强烈经济色彩的行为,优秀的展示设计能促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提升企业营销水准、强化品牌的传播、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这是其有别于艺术展示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