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它的爆发引起了列宁对中国问题的再次关注.基于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处境,列宁高度肯定了由辛亥革命开启的中国革命的意义.从国内意义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能够将中国人民从中世纪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世界意义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辛亥革命110周年的当下,重温列宁关于辛亥革命和中国革命意义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新时代秉承革命先驱遗志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政体,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辛亥革命这个历史大变动的时期,曾出现过一股无政府主义思潮。辛亥革命时期,传播这种思想,而主要在国内活动的,其影响又是很大的,要算刘师复。刘师复颇受中国无政府主义者的崇敬和“倾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笔者结合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总结了辛亥革命的五大历史功绩:一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篇章;二提高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觉悟;三埋葬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五对亚洲和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宣告了中华民国的诞生,中华民族从此得到了新生。革命导师列宁一贯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对辛亥革命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高度的评价。本文就列宁对辛亥革命的评论文章的基本思想,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一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革命高潮到第三次革命高潮,即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的约十年间,出现了一个农民(包括手工业者)反帝反封建斗争高涨的局面。这个期间的农民革命斗争,上承义和团运动的被镇压,下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达到高潮的辛亥革命,因而探讨有关它的一些问题,对研究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江苏是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地区,江苏的劳苦大众、革命党人、进步人士对辛亥革命作出的重要贡献将永垂史册. 辛亥革命的爆发,植根于日益贫困化的人民群众。“这世界不得了:富的富(得)不(得)了,穷的穷(得)不(得)了,不造反,不得了!”这首民谣的流传,既可反映全国革命形势的日趋成熟,也可以证明江苏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从1902年起,清政府每年向各省摊派白银23,050,500两,其中江苏每年负担2,972,500两,为全国之冠。这仅仅是地方赔款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香港的丢失是其中最沉痛的一页.中国近代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追求民族解放和民权自由的斗争史,而每一次革命都离不开香港的参与和贡献.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辛亥革命是一次最重大、最有意义的跃进,它推翻了封建腐败的清王朝,创建了民主政体.而在这一次革命中,香港的作用尤其巨大.反过来,辛亥革命的冲击,也给香港华人社会带来了民主观念的深入和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本文探讨的便是近代香港与辛亥革命的深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的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生的战士”。为了改造中国,他付出了全部心力;领导辛亥革命,则是他一生中最富意义最有影响的丰功伟绩。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它不但推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朝政府,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虽然这个共和国只是昙花一现,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觉悟,推动了民主精神的高涨,成为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两大历史课题。研究孙中山就不能不研究他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也不能不了解孙中山的思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时期,许多爱国志士投身于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为中国人民摆脱封建枷锁和中华民族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作出了贡献。他们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光辉、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也写下了自己生平历史上光彩的一页。于右任是辛亥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北方省籍的革命家。值此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追述和评价这位爱国名人早期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事迹,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在隆重纪念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伟大革命运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的时候,认真温习一下列宁就这次革命所作的评价、分析与论断,对于我们是大有教益的。列宁的科学预见,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与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真理,而且尤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与毛泽东思想的英明可贵。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祖国独立、强盛的道路,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探索。辛亥革命,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在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里程上,建树了一座闪耀历史光辉的界碑。李烈钧为辛亥革命进行过战斗,他的实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代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斗争风貌。辛亥革命虽未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挽  相似文献   

12.
论辛亥革命的政治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革命“胜利”了,却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同盟会政纲即三民主义,对辛亥革命起了巨大作用,但推动革命发展和规定革命结局的主要是反满为号召的民族主义.这正是辛亥革命的政治基础,并决定性的影响了辛亥革命的政局.可以说,近代中国民族思想远比民权、民生思想发达。因此,辛亥革命没有从民主主义的高度爆发,而由民族主义发动;共和之被承认很大程度上是换取和平结束革命的后果,在内容上更多的是取义于“五族共和”,而非“民主共和”.这深刻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实际.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历经艰险,在无畏斗争中展现出了诸多可贵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品质都是一种革命思想的结晶。如今,辛亥革命精神对祖国的和平统一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此时此刻,中国人民更要赋予其时代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女性的政治角色出现了现代转型,主要表现在投身革命与勇争参政的"女国民"政治角色期待、革命斗争与参政运动中女性政治角色的扮演两个方面,从中可见辛亥革命时期女性政治角色生成的早期现代化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与辛亥革命,在政治思想上有传承关系,在历史的演进上有逻辑联系。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中国出现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有利于思想解放的文化环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有利条件。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建立,国民党已经无法承担领导中国革命重任的现实,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客观历史条件已经成熟,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成为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十分珍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辛亥革命没有认清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辛亥革命缺少一个集中统一且思想理论正确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使自己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辛亥革命党人没有组建自己的军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全归于自己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从而继承、发展、超越了孙中山的思想和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成就。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客观上帮助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辛亥四川保路运动和武装起义,其规模之浩大,气势之磅礴,动员人民之广泛,在四川历史上是空前的,也是辛亥革命中所仅见的.它不仅冲垮了清王朝在四川的反动统治,而且促进了武昌起义的爆发,是辛亥革命中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最为重要、影响最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关于辛亥革命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为更好地继承这份历史遗产,文章在梳理学界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共对辛亥革命认识及其演变的基础上,试就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各种力量的作用、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性质及评价、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主题与发展道路、辛亥革命的世界意义诸方面以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革命领导者,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近代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在谈及辛亥革命之时,人们时常将其和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相联系,殊不知,陈独秀对辛亥革命的爆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阿Q革命与辛亥革命是紧密相联的。阿Q革命发生于辛亥革命之中,也只有辛亥革命这样的历史事变才会促成阿Q 这样的“革命”。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说,阿Q 革命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特别是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弱点和缺点,是辛亥革命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到辛亥革命时为止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指出它是中国社会斗争的产物,深深打上当时世界矛盾、冲突的烙印。它是发动辛亥革命的理论武器,是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伟大变革,它不愧为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进思想代表。从列宁的有关评述,认识它对无产阶级运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