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根据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结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实际作出的科学论断.然而,在学术界却有另一种说法,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其理论根据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曾提出"科学技术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的观点,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以此来驳倒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正确性,驳斥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段媛 《阴山学刊》2006,19(5):82-85
把科学技术视为一种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对此邓小平、哈贝马斯都有所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生产力"尽管在表达方式、理论来源、转化机制方面有相同之处,但由于邓小平和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社会作用、历史实践活动主体的不同理解,二者最终没有形成一致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研究汤群英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的科技生产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特别是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的理论创造性的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提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深化了生产力基本要素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引发四个问题在生产力中如何划分、比较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根据和历史阶段是多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与"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观点是矛盾还是一致;劳动者决定因素与科学技术决定因素是何关系.结论是把生产力划分成科学技术和单纯的人力、物力各种情况的全部具体要素,再进行比较,在生产力中划分、比较出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根据和历史阶段是人类社会自有科学技术起至以后永远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与"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的观点,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劳动者决定因素与科学技术决定因素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劳动者决定科学技术,不被科学技术决定,科学技术不能决定劳动者,被劳动者决定.  相似文献   

6.
<正>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 方法论的启迪 首先,邓小平同志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思想的基础-土,根据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的现实状况,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把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7.
(一)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石,是从社会发展规律和现代化的意义上,阐明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原理.在这一命题中,"先进生产力"和"发展要求"是相关联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两者并不是直接等同或同一的,否则的话,一方面,理论上我们就难以界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问题,也难以辨别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力状况与其社会制度的优劣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文婷 《北方论丛》2005,(5):114-11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流派之一.它反对环境保护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把生态危机归于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观点,从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层面对生态危机的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它认为,控制自然的观念和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是造成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理解存在一个重大失误,即无视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一般”等同于“社会生产力”的特殊。这种片面理解在理论上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在实践上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在指导思想上抽掉了可持续发展观的世界观基础。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亟需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的逻辑起点是通过对资本追求利润本性和资本运行逻辑与生态危机关系的分析,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支配的全球权力体系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指导下的技术使用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和生态危机,资本物欲至上和消费主义价值观会进一步强化生态危机.只有构建以反对资本逻辑为宗旨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彻底解决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要求通过劳动创造幸福观和新型的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克服消费主义生存方式及其意识形态,构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的完整内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在理论基础、理论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归宿以及如何看待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解决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上,同"深绿"思潮和"浅绿"思潮存在着根本区别.他们分别代表了以抽象的伦理生态共同体思想还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共同体思想为指导、维护资本的利益还是反对资本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把经济增长与解决生态危机和生态文明建设对立起来还是把它们统一起来的两种类型的生态文明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中国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论建构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共同体思想,摆脱具有浓厚的以资本与西方为中心的价值立场的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束缚,坚持把维护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技术运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西方生态主义认为,马克思"按需分配"为核心的共产主义理论没有看到"自然的界限",对生态问题"视而不见",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反生态的。休斯明确反对上述观点,他认为,马克思把自然的界限看做是"人对人自身的限制"投射到了自然当中,在此情况下,自然的界限才能够不作为"界限"而存在。用人自身的自我限制来取代外部自然界限的限制,是休斯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休斯围绕"生态问题"界定上的争论,批判了西方生态主义者的抽象伦理观的道德说教做法,捍卫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学说和科学技术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牡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进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健,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坚持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大  相似文献   

13.
宫厚英 《东岳论丛》2012,33(5):102-106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和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思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既具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本质的传承性、时代的超越性,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我党对三大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曾文婷 《学术论坛》2005,23(10):34-3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以及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问题上,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阐释上,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人类的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创造能力和建设能力,同时也表现了一定的破坏力和毁坏力,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重申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是逻辑与历史的必然.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所蕴含的人与自然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为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论维度和社会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6.
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前工业时代的产物,它已不适合现代西方社会的实际了,但它仍然具有鼓舞人心的潜在力量,因而有必要进行重建,而他的"交往合理化"理论正代表了这种重建.他的"交往合理化"理论主要是讨论"劳动"和"交往行为"的,并且他把"劳动"与"交往行为"的矛盾,视为社会的基本矛盾.由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劳动合理化了,而交往行为却有了严重问题,因此,必须来一个颠倒,即使劳动不合理化,交往行为合理化,只要做到这一点,西方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显然,哈贝马斯的这一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其根本的问题出在了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上.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意义潘春葆宋联江“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个重要思想,并且在概括与总结当代世界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及新经验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  相似文献   

18.
"生态中心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质底差异乃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这具体表现为:第一,在生态危机的成因上,"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正是建立在现代主体性哲学基础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造成了人类和自然之间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从而导致了生态危机.据此,它要求解构人的主体性.而"生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主体性地位,揭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在生态危机的本质界定上,"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正是现代的理性主义导致了生态伦理异化,诞生了反生态的科学技术,这是生态危机的本质,据此,它对科技发展取敌视态度.而"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人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的生存模式.因此,人类不应反对科技进步,只应批判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理性运用及其造成的异化生存模式.第三,在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上,"生态中心主义"反对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模式,要求根据"生物圈平等主义"来使人类回到前现代的服从自然的生活模式.而"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以克服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发展生产力和增长经济,只是这种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必须是一个理性的、为了每个人的平等利益的有计划发展.因而,它将是有利于生态的."①依据以上学理,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所需吸收的主要文化素养应是"生态社会主义",而非"生态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一) 1978年以前我国出版的一些政治经济学专著,对于社会生产力,一般只是简单地说,由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和掌握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构成。简言之,一个是物的要素,一个是人的要素,根本不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随着邓小平同志讲活的发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被纳入一些政治经济学著作,是个可喜的进步。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同志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问题,还保持在只承认“在生产力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发展变化中,科学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参阅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人民出版社1950年版)而不承认科学技术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生产力要素。我认为,这种观点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有一定距离的。它有碍于人们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标准、"两手抓"的辩证思想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运用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