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对于我们这个古老而又伟大的民族的历史命运一直予以高度的关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恩格斯曾在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了22篇关于中国事件的评论。这组不朽的檄文无情地揭露鸦片贸易的卑劣,严厉地谴责西方殖民者的海盗行径,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科学预见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鸦片战争起因于鸦片贸易。为什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不向中国输出工业品,而向中国贩卖印度的鸦片?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文中详细分析了“这种不寻常的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概况”。在长期的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一直处于入超地位。英国工业品在中国没有市场,而中国的丝、茶却是欧洲市场的抢手货。当时的中英贸易主要就是英国用白银买中国的丝、茶。英国商人和东印度  相似文献   

2.
罗瑟琳·鲍嫪(Roslyn Wallach Bologh)任教于纽约圣约翰大学,是美国较年轻的一代学者之一。她很早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象学感兴趣。1979年,她在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进行深入研究以后写成并发表了《辩证现象学:马克思的方法》一书,对马克思的哲学方法作了现象学的解释。鲍嫪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是典型的现象学的立论方式,因此,她称马克思的辩证法是“辩证现象学”。  相似文献   

3.
1853年6月,马克思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说:“内战、外侮、政变、被征服、闹饥荒——所有这一切接连不断的灾难,不管它们对印度斯坦的影响显得多么复杂、猛烈和带有毁灭性,只不过触动它的表面,而英国则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这就使它的居民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悲惨的色彩,并且使不列颠统治下的印度斯坦同自己的全部古老传统,同自己的全部历史,断绝了联系。……从纯粹的  相似文献   

4.
安东尼·吉登斯是战后时期英国主要的社会学家之一,对经典社会学的诠释奠定了吉登斯理论体系的基石,马克思的社会思想是其主要的研究视域。吉登斯通过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隐含的内在张力的探讨,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以往社会是一种断裂,生产力发展并非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是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相互作用,在不同社会形态中起到不同作用的结果。吉登斯资本主义分析的很多重要思想来源于马克思,说明马克思理论所具有的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王玲 《学习与探索》2002,1(2):12-15
在对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的理解中 ,辩证唯物主义的提法不足以反映出马克思哲学的创新 ;而实践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哲学的具体形态 ,其底蕴则是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认清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这一底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的综合国力虽然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但伦敦金融城仍然是与纽约并重的世界金融中心,在部分排行榜上甚至还超过纽约。金融城为什么总能敏锐地把握历史契机,一次又一次占据世界金融之巅?在伦敦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东侧,有一块被称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的地方。这里楼群密布,街道狭窄,聚集着数以百计的跨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这就是著名的伦敦金融城。伦敦金融城为何被称作英国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马克思的人口理论时,经常遇到共有人口规律和特有人口规律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是否肯定过共有人口规律?在什么意义上否定一般(抽象)的人口规律?又在什么条件下阐述了特有(具体)的人口规律?本文拟就此谈点意见。一、人口一般是一个合理的抽象,但人口一般又离不开人口的特殊规定性纵观马克思人口思想的形成过程,不难看到,马克思曾不止一次地肯定过人口的普遍规律。他曾写道:“人口运动底历史是人类天性的历史,所以人口运动底规律是自然规律,然而只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人类自然规律;这种自热规律是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基础的,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则又为人类自身的历史行程所规定。”由此看来,  相似文献   

8.
吴琼 《探求》2018,(6):112-113,116
2011年,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特里·伊格尔顿所著《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一经问世,即在英国本土乃至全球范围内引起持久而广泛的影响。伊格尔顿站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回应了当前西方社会质疑马克思理论的十个非常犀利而又刁钻的问题,并且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依然没有过时,它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依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英国科学家查理·达尔文1880年10月13日写的一封信,没有收信人的名字.这封信早在1931年苏联《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首次发表的时候,编辑人员认为收信人是马克思.最近苏联出版的《苏共历史问题》杂志1977年第4期发表了一篇研究考证这封信的文章,题目是《查理·达尔文的信是写给谁的》作者认为这封信不是给马克思的,是给马克思的女婿艾威林的.由于弄错收信人,长期来在这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对马克思的态度问题上,在马克思和达尔文的关系上,造成了一种不正确的印象.为此我们特辟"文献研究"一栏,发表这篇文章.以后如有其他类似资料,仍将陆续译载,供国内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经年不衰,但从文化背景角度来探讨的文章却不多见。本文选择了这个被人忽略的视角,探讨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文化背景,通过对古代希腊文献、17世纪西方旅游家的东方游记、18世纪法德启蒙学者的东方观、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和英国政治学家的东方社会观的探索,论述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为学术界全面、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从1852年担任《纽约每日论坛报》的伦敦通讯员以后,该报的激进色彩和读者对印度及英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发表在英国《今日马克思主义》杂志1977年6月号上,原题为《马克思主义与艺术史》,作者约翰·塔格是英国的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史家,曾在伦敦几个艺术学校任教.本文反映了西欧国家在艺术史研究方面若干学者的动向和著作,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关于美的规律——马克思美学思想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寓居巴黎时为了着手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而准备的,但后来始终未能完成的一部写作大纲。这是1844年的事,马克思当时才二十六岁。英国资产阶级学者希·萨·柏拉威尔教授在他1976年出版的《马克思与世界文学》一书里说,马克思的这个《手稿》,即柏拉威尔称之为的“巴黎手稿”,是受了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篇文章的启示,从此“才开始认真阅读英法具有代表性的著作”的。可惜他未能提出任何具体的旁证材料。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著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认识论和维特根斯坦的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马克思摈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认为自己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但是他的唯物主义的概念与这个词的传统涵义相差甚远。马克思并不认为只有物质才是实在的,他也不认为意识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幻觉”。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的认识论决不是古典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英国的唯物主义和法国启蒙运动的唯物主义把头脑看成一张蜡片,世界在上面打上了自己的烙印。然而,马克思认为,主体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印象,简单地反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概念成了一个特别尖锐的问题。因此,人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向自己提出了制定社会主义模式,即社会主义构想的任务。依我所见,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做。与空想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本就没打算勾画一幅未来社会的最终蓝图。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批判了一些空想主义者,因为这些人竭力按照臆想的方案组建社会,幻想实现乌托邦社会。恩格斯在给英国社会主义者爱·皮斯的一封信中说,他和马克思对未来  相似文献   

16.
现已年逾古稀的英国历史学家巴兹尔·戴维逊(Basil DaVidson)以研究非洲史而闻名于世界史学界,纽约书评杂志社的"新书介绍"曾称他是"一位非洲以外研究非洲史学和考古学的知名的深受黑非洲信任的史学家".在西方学术界,"知名的"一词是对一位为广大读者写出优秀著作的学者最好的赞  相似文献   

17.
阿尔都塞认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总体上未曾摆脱人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框架,马克思《资本论》则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结构为研究主题,在区分了“现实的具体”与“思维的具体”、“理想的平均形式”与“现实的过渡形式”之后而以英国为典范且经过“纯净化”处理的形式作为研究对象的.阿尔都塞对《资本论》主题与对象的阐释为我们理解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进而探索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简讯     
苏联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的三封信苏联《共产党人》杂志1980年第17期发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三封信.信的前面加了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A. 沃罗比耶娃写的按语.1868年12月22日马克思写给女儿劳拉·拉法格的信,不久前由希腊科学院出版社社长?勃勃拉斯交给了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这封信的部分片断曾在英国发表过,这次是第一次全文发表.马克思在信中谈到英国农业工人的贫穷状况,驳斥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作者们企图用所谓粮食法的影响解释这一贫穷状况.马克思建议拉法格看一看刚刚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中的《原始积累》一章.1873年2-3月恩格斯写给法国进步政论家和出  相似文献   

19.
1979年1月18日出版的英国《新社会》杂志刊载的这篇书评,评介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格里·科恩的著作《卡尔·马克思的历史学说》一书。书评内容如下:总的看来,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想去研究分析哲学,分析哲学家对研究马克思主义也不感兴趣。即使是在“激进派哲学”的栏内,  相似文献   

20.
《探求》2017,(1)
<正>前两年,学界曾有一本轰动一时的书,是一个英国学者伊格尔顿写的,书名就叫《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书中列举了十种常见的观点,都是对马克思的误解与歪曲,作者试图拨开迷雾,一一驳证还原,以展示马克思的本来面目。概括来说,个人认为在理解马克思上,我们至少要防止三种误区。第一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神化。即以一种独断论的姿态看待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已经彻底被马克思所洞见。这不仅会导致智识上的狂妄,也会在实践上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