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马蒂亚·森经济伦理中的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马蒂亚·森从经济伦理视域对自由的重新阐发,既是对现代经济学狭隘发展理论的一次抗争,更是对当今时代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层反思。在其自由观中,森将经济学与伦理学有机结合,走出经济增长和工具理性的空穴,更加关注主体之人所拥有的更多、更充实的全面自由。由此,森向我们澄现出经济学向人文伦理复归的价值意义,指明了经济人向自由人发展的历史趋向,这在某种程度上走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致思理路。  相似文献   

2.
主流经济学在1930年代之后的工作几乎完全在按照罗宾斯设定的逻辑实证主义路径进行。但是,普特南和森都意识到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学与伦理学分离造成了福利经济学的贫困化。贫困化的本质原因是科学哲学观存在缺陷,因为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二分是逻辑实证主义在经济学中的遗产。普特南和森的工作由于创造或使用缠结概念而彼此缠结。缠结概念证明了福利经济学贫困化的解决在哲学上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必需的。普特南和森之间的对话对于森的福利经济学的新研究纲领正在产生巨大的影响:森发展了缠结概念,并且开始利用它来处理正义和非正义这样的元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阿马蒂亚·森之福利经济学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对正统的福利经济学提出了挑战。他在对福利主义(welfarism)的狭隘性、价值免谈、社会福利函数理论以及财富万能观点逐一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力观、基本价值判断、社会选择理论和森贫困指数,从而为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培植了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4.
阿马蒂亚.森以哲学家的气质和情怀将伦理考虑嵌入经济学前提预设,直面真实世界中人类的真实行为。从而强调内在价值的重要性,提出了福利经济学新的多元评价准则,并放诸贫困群体中,对关涉贫困的发展问题进行全新的界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森的经济哲学思想都趋向于一点:对真实世界的无限逼近。  相似文献   

5.
汤剑波 《东南学术》2004,(1):110-116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指出,如果经济学和伦理学从狭隘的人性设定出发,必然造成两者的疏远,而且这种隔阂对双方都是有害的.因为,通过更多地、更明确地关注伦理考虑,经济学能更富有成效.同时,运用经济学的各种方法和程序,也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伦理问题.通过进一步地论证,森提出:由于人类行为的复杂及其影响因素的多样,需要建立的是一种多元化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窦莉梅 《青海社会科学》2007,(2):116-119,132
阿马蒂亚·森以哲学家的气质和情怀将伦理考虑嵌入经济学前提预设,直面真实世界中人类的真实行为。从而强调内在价值的重要性,提出了福利经济学新的多元评价准则,并放诸贫困群体中,对关涉贫困的发展问题进行全新的界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森的经济哲学思想都趋向于一点:对真实世界的无限逼近。  相似文献   

7.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对正统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在福利经济学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本文对其价值限制定理、不可能定理、贫困指数、饥荒形成机制等理论作了简要介绍与评述。并分析了其对福利经济学界的理论发展以及对我国的现实状况的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文文 《理论界》2005,136(1):87-88
阿马蒂亚·森从"可行能力"视角阐发的新的平等--"可行能力平等",既是对经济学和道德-政治哲学领域狭隘平等理论的一次抗争,更是对当今时代人类平等问题的深层反思.在其"可行能力平等"中,森从人类固有的多样性出发,将评价平等的"焦点变量"从有限的收入、效用或"基本善"的领域扩充到更宽广、更包容的可行能力领域,并将平等与自由有机联系起来,勾勒了一种全面,实质和积极的平等概念.在社会实践中,森的这一独到的平等理念,无疑将为人们把握和解决现实的平等问题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关系问题是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经济学日益技术化、公理化和科学化,20世纪的主流经济学逐步丧失了道德伦理视野。然而,经济学要对现实问题真正作出思考和解释,依然不得不深入经济学公式背后的伦理问题。在经济学日益疏远伦理学的思潮下,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却掀起了一场复兴经济学与伦理学联盟、重建经济学伦理之维的“革命”。他强调经济学和伦理学之间关系的双向性,主张在重新宽泛理解经济学的基础上,“恢复”经济学内在拥有的“人的层面”和“社会层面”。  相似文献   

10.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丹尼尔@卡纳曼和弗农@史密斯,卡纳曼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相融合,对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史密斯所创立的实验经济学,通过实验室实验来测试根据经济学理论做出预测.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局限,开辟了经济学发展的新领域.现代经济学正大踏步地向经济现实回归,这无疑将大大提高经济学的解释力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若干经济理论的争论助推了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在理论经济学深刻变革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为两大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存于中国的理论经济学.究竟什么样的经济理论能够指导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学要向何处去?这是我国经济学界正在面临的困惑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挖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背后的古典传统和新古典传统,并在两者对比的基础上指出以强调社会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从总量和货币的角度构建的理论体系是中国理论经济学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在学术领域内独树一帜,主要是由其经济学方法论使然.他们的经济学方法论主要包括如下观点:极端的个人主义,激进的主观主义,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解释学的倾向,坚持因果发生的本质主义,坚持方法论的实在论,后期向演化经济学转向.这些特点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使得他们在看待经济问题时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并使自己沦为异端.由于他们拒绝数理模型,也使得他们难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之内,从而失去发扬光大自己学术观点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法经济学是经济学意识形态在法律领域里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学逻辑向法律领域的延伸.尽管法经济学有诸多理论流派,各自存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其学术观点也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看,他们的基本理论逻辑是一致的,都是按照如下逻辑,即"理性经济人+法律效率观+经济学方法"这种图式展开理论的.也就是说法经济学的理论演绎,其逻辑起点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法律效率观"这个核心的价值尺度,加之经济学方法的使用,以此展开理论述说和问题分析的.本文就此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是分别用不同现点、不同方式进行研究的天才,他们对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同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获奖引发了人们对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关注.本文评析了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并指出现代经济学正日益向经济现实回归,越来越讲究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无论是把心理学分析方法与经济学研究有效结合,还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市场机制的选择性问题,其目的都在于构建经济学更为真实合理的行为基础,以期提高经济学的解释力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工具之一.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挥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内国外学了十几年经济学,讲台也站了几年,深感一部好的经济学教科书的可贵。一部好的经济学教科书应该是什么样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如果换一种问法:哪些教科书是好教科书?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将是相当类似的。以下三种肯定会被认为是最好的:小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萨缨尔森的《经济学》。那么,这三部教科书有哪些共同特点呢?首先,这三部教科书都是在经济学经历了大分化、大发展之后出现的,都重新界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重新构造了经济学的结构和体…  相似文献   

17.
法经济学就是“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是经济学意识形态向法律领域的扩张.在过去五十余年中,法经济学的演进过程一直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意见,表现为各种法经济学派的并存与纷争.但在这场学术运动中,却是始终存在着两条清晰的发展进路:科斯进路与波斯纳进路.波斯纳进路,即法律的经济分析,也就是“以经济学概念和工具去揭示法律中蕴涵的经济逻辑”.本文拟就“法律的经济分析”及其理论表现进行梳理和探析.  相似文献   

18.
西方的政党经济学是西方新政治经济学中的一部分.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西方学界在政党经济学领域已经形成4种研究路径:唐斯的政党空间竞争路径、赖克的政党联盟经济学路径、丽斯·马斯蒙的政党营销学路径、霍普金和保罗西的政党类型学路径.在这4种路径中,前两种较多体现了社会科学科学化的特征,后两种则更多表现出向传统社会科学回归的特征.经济学方法的优势在于一种精妙的简化.将经济学方法引入政党分析,可以将政党竞争中的行为简化为政党与选民之间的选择和策略行为.当然,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政党问题也有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马传栋教授的新著<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是在先后出版了<生态经济学>、<城市生态经济>和<资源生态经济学>三部学术专著的基础上,历经七年潜心研究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同时也标志着作者实现了由生态经济学研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全面深化.  相似文献   

20.
经济哲学是经济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实践哲学与经济哲学具有本质联系,马克思第一次使经济学有了哲学的含义,使经济哲学深入到哲学的基础中.经济哲学对人的本质的一个特殊方面作出独特的探讨,统一了规范性与描述性,超出了政治经济学的范畴.经济学本身的发展代表了哲学向实践、文化和生活世界的转型.经济哲学的产生也来自于现实问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