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40年5月,英法联军的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闪电攻击下崩溃.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英国进行了当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撤退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背后有着诸多原因.天时地利人和是重要方面,但是高层领导的正确决策,英国人的民族性格及坚定的信念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从解构主义的“常论与悖论”言说和新历史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经典历史小说《赎罪》主人公罗比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遭遇.《赎罪》的主要故事背景放在敦刻尔克的前线和后方,麦克尤恩通过史实和虚构,以罗比的视角彻底颠覆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战争奇迹”,让读者在恐惧和希望交替中强烈感受到了战争给个人带来的人伦悲剧.小说还从美学角度,丰富人们对敦刻尔克,对历史,对战争的认识和理解.麦克尤恩创造的这些经典叙事文本,既是对人皆知之的敦刻尔克神话“常论”的挑战,也是在更广泛层面上对战争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未能击败法国,并把法国的盟友英国逐出欧洲大陆,因此当1917年美国人参战时,他们就能够增援西欧的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况则截然不同。法国的垮台并于1940年从敦刻尔克撤退,这意味着英美不得不依靠水陆两栖进攻,在西欧重新开辟一个战  相似文献   

4.
作为二次大战初期的重要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首先,德军作战计划的冒险性迫使其首脑在作战行动受到威胁时下令停止进攻,从而使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进行有了一个决定性前提;而当德军恢复进攻后,由于战略判断失误,陆海空军缺乏必要的攻击能力以及盟军的顽强努力,终未能阻止盟军的撤退,而这对此后的战争结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二战”期间,中国政府应盟国要求,派遣远征军进入缅甸,援助英国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历经艰难险阻,付出巨大牺牲,虽以撤退告结束,却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勘踏出一条收复缅甸的胜利之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袁腾飞 《可乐》2011,(2):74-75
敦刻尔克撤退,英军跑了,法国就完蛋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了六个星期,就被德国人占领。法国政府总理、“一战”的凡尔登英雄贝当元帅,授命向德国投降。3/5的法国领土被德国占领.剩下2/5的残山剩水,以贝当为首,在南部维希小镇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被称为“维希法国”。  相似文献   

7.
:1942年至 1945年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战略行动之一。本文全面阐述了缅甸防御战的战争背景和主要战役 ,客观分析了其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分析1940年法国溃败的原因当中,有人曾经提出:“不考虑失败的最重要的阶级和政治因素,就不能理解法国毁灭性的失败和统治集团的拒绝继续斗争”,认为“大资产阶级的民族背叛行为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直至现今,仍然认为:“法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其深刻的阶级性质.害怕革命和共产主义的统治集团,在德国进攻的时候,实际上放弃了抵抗,在法西斯德国面前投降了,以保存自己的阶级特权”.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印度、中国民族运动有过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主要发表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的五百多篇文章里,论述印度、中国问题的约五十多篇,占十分之一,足见其重要。当一八四八年革命失败后,他们在英国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时候,同时把目光注视着东方,这有其多方面的原因。1、以英国为主要对象研究资本生产关系,必然要联系到它侵略殖民地的历史;2、正迅速发展的英国加紧对东方的侵略,导致印度、中国相继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引起他们的注意。这些事件包括一八五一年中国太平天国起义;一八五四年东印度公司特许状期满,围绕处理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以其优势兵力迅速席卷了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1941年12月中旬,日本为了切断援蒋路线,逼迫蒋介石政府投降,便开始大举人侵缅甸。为了协助英国保卫缅甸,确保援华路线的畅通,蒋介石派遣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结果以中英联军的失败和缅甸的陷落而告结束。中国远征军付出了惨重代价.本文试就中国远征军第一次人缅作战失败的军事原因作初步探讨。一、军队集结迟缓,路误战机战争开始时,从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看,当时国民党政府动员入缅的兵力为3个军(第5军、第6军、第66军),总兵力达10万余人。另外还有英国掌握的…  相似文献   

11.
194 2年至 194 5年 ,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重大战略行动。全面了解缅甸防御战的战争背景和主要战役 ,有利于客观分析其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战后初期,美英除1948年达成核原料合作的《临时协议》之外,两国之间的核交流并不充分。1949-1950年间,美国政府决定重新评估并调整对英核政策,试图将英国的核项目并入到美国的核项目之中,以藉此实现西方核力量的最优化,巩固其在西方世界的核独大地位。美国合并英国核项目的计划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主要是由于美英迥异的核国家立场难以协调所致。此外,美国国会对行政部门的牵制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推行了绥靖政策。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英国认为德国的扩张是有限度的,是可以满足的,其结果是刺激了德国侵略的欲望。英国认为和平是可以维持的,否认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安抚德国,最后却仓促地卷入了战争。英国多方面压制法国,破坏了法国的同盟体系,削弱了法国的力量。在与苏联谈判过程中,英国缺乏对谈判的准备和与苏联联合的诚意,对苏联的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同时,英国担心苏联趁机扩张,导致谈判失败。探讨"二战"爆发的原因,吸取绥靖政策的教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李尔王、泰门、高老头分别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雅典的泰门》和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高老头》中的主人公.这三个人物虽然形象各异,性格不同,但他们的悲剧命运以及产生悲剧的原因和社会文化背景却十分相似,很有必要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15.
法国革命与英国革命不同的两个显著特点是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结成联盟与完全抛开了宗教外衣。这两个特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法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决定的。这两个特点对法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依法国革命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英国革命,成为近代史上较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6.
十八世纪末的美国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但这场革命给人的印象总不如在此之前的1640年英国革命和在此之后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那样深刻,其原因就在于对这三次革命的评估上至今仍受到苏联史学界较深的影响。苏联史学界的观点典型地反映于苏联科学院主编的十卷本《世界通史》和E·M·茹科夫在第十一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的报告“世界历史分期方法”中。在苏联学者看来,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符合逻辑的人类进步道路上”的关键步骤。依据这种指导思想编纂的《世界通史》,英国革命被定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法国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  相似文献   

17.
欧阳 《新天地》2011,(7):48
时下,随着《铁血远征军》、《中国远征军》等影视作品的热播,《远征》、《远征.流在缅北的血》等小说的出版发行,尘封半个多世纪的"中国远征军"那段悲壮的历史重新映入人们的视野,"中国远征军"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它的规模之大,撤退的人数之多,不仅在二战之中而且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仅见的。由于这次大撤退是盟军在西线战场上接连惨败的形势下被迫进行的,所以,在评价这一历史事件时,便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它“绝不是一次战役,更谈不上重大战役,而是军事史上规模空前的大溃退。”①这一结论在我们看来是缺乏对这一历史事件本身作全面分析和研究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提出点不同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路易·勃朗,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对十九世纪法国史学的发展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的史学著述甚丰:关于法国大革命,他写了十二卷本的巨著《法国1789年革命史》;关于七月革命及七月王朝,他写了五卷本的《法国十年史(1830—1840)》,关于二月革命,他写了《社会主义·劳动权》、《向正直的人们呼吁》、《卢森堡宫的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史页》,《历史的辩驳》和《1848年法国革命史》(二卷本)等著作;此外,他还写了一部《英国十年史(1861—1871)》。今仅就他的《法国十年史(1830—1840)》、《法国1789年革命史》这两部主要历史著作,作一简略的述评。  相似文献   

20.
论法国败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的覆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一件震动世界的奇闻。数百万号称欧洲最强大的军队,在不到四十天的战斗中就被完全击溃了。德国法西斯的占领和蹂躏,使法国遭受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苦难和最沉重的打击。这是一场悲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悲剧正是法国二十年来一直想要竭力避免、但最终还是发生了的。很明显,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由许许多多必然因素促成的结果。法国遭致失败的因素很多:军备不足,战略思想陈旧、军事指挥不利,外交软弱……但本文则想从法国内部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思想诸方面来探索一下法国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