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东 《山西老年》2010,(4):11-12
齐白石与毛泽东既是同乡又是忘年交。1950年春,毛泽东邀请齐白石做客中南海,留他共进晚餐,吃的当然是富有湖南风味的家乡菜肴。毛泽东边吃边对  相似文献   

2.
点滴悦读     
《山西老年》2020,(3):54-55
齐白石画麻雀齐白石刚从湖南来到北京时,赏识他的人并不多,买他画的人也很少。因为没钱,齐白石白天在街上卖画,晚上连旅店也住不起,只能住进了法源寺,这一住就是两年多,一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一个夏日的午后,天上下着雨,齐白石无法出去卖画,只能茫然地坐在寺里。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艺术史上,齐白石是一位从传统走上革新的艺术大家,齐白石早年的画风较不成熟,也无自己的艺术风格与特点,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艺术家,与同时期的黄宾虹一样,他的艺术也是"晚乃善"。所以,谈齐白石的艺术,就是谈他晚年独创的画风,可以说开宗立派、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齐白石戒烟     
1864年,齐白石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村一户穷苦农民家庭。15岁时,他在湖南湘潭拜雕花木工周之美为师学手艺。齐白石出师后,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绘  相似文献   

5.
正齐白石是位艺术大师,但论起抠门劲儿,也是无人能出其右。其弟子李可染曾说,"齐白石家吃螃蟹前小保姆必须先让他数清楚,不然他就认为保姆偷吃。是的,他确实抠门到了极致。他家待客的月饼都是长白毛的,无数人被招待过。"齐白石最爱吃白菜,有一次,客人带了卤肉来,卤肉外面包着大白菜的叶子。齐先生仔细把白菜叶子抖干  相似文献   

6.
在艺术史上,人们都传诵看艺术大师齐白石“衰年变法”的佳话。齐白石57岁时,在大画师陈师曾的激励和启迪下,决意实行艺术蜕变,他破釜沉舟地庄严宣告:“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这一“大变”刷新了齐白石的绘画艺术,使他终于采摘到了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历史翻到八十年代,经历了三起二落的当代优秀作家陆文夫,也在度过五十周岁之后,对他的小说创作进行革新,实行艺术蜕变。1983年发表的《围墙》、《美食家》和《万元户》是他艺术蜕变后结出的第一批硕果。艺术蜕变给他带来了艺术的青春,引起了人们强烈关注。现就陆文夫小说的艺术蜕变作一简要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7.
《21世纪》2010,(9):40-41
初到北京时,齐白石的画卖不出去,不光是因为画风冷逸,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出身湖南湘潭的普通农家,北京绘画界很多知名人士看不起他。齐白石开始广交各界有名之士,参加画展,出版画集。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诗书画印俱佳的名士,不少官场中人都以和齐白石结交为荣。如果齐白石能够抓住时机,在晚清官场谋得一官半职根本不成问题,但是,他宁愿卖画为生,也不愿意去捧那些官老爷的臭脚,成天说些言不由衷的违心话。1902年腊月,齐白石应朋友邀请到西安游历,见到了陕西臬台(管司法、监察和邮驿,正三  相似文献   

9.
中国杰出的艺术大师齐白石晚年提出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绘画理论,并以自己"衰年变法"的勇气进行实践,把写意花鸟画推向了极致。在他的中国画中,写意精神的自由与具象形态的约束成为对立又统一完美的集合体。齐白石在他的写意花鸟作品中对于形和意关系的处理进行了完美的阐释。无论是在造型上,或是在笔墨、色彩、构图及创意上都独具风格,把中国画的意象审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艺术语言摆脱了古人的程式,创作图式更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和复制,从而创立了既有传统核心精髓又赋予传统新内容的鲜明绘画风格。笔者试图通过对齐白石晚年变法对当代中国画的现实意义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能借鉴齐白石艺术的发展成就,从而使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和建构获得有益的启示和推进。  相似文献   

10.
相传当年解放战争后期,一位国民党军官,在沈阳邀著名画家齐白石给他画一幅画。齐白石画了一只螃蟹,上面题字是:“看你横行得几时!“横行,是螃蟹的习性特点,用来比喻某种恶势力,妙极!  相似文献   

11.
陈鲁民 《社区》2009,(14):1-1
大画家齐白石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齐白石都是一个有争议的画家,对他的画风和成就,有人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位百年难见的艺术大师.“诗书画印”无所不精。但也有人或出于偏见,对他进行攻讦,或出于嫉妒,给他泼污水,或出于无知,对他妄加评论,老人一概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相似文献   

12.
家庭熏陶迷上绘画 1963年,路海艇出生于河北肥乡.他的爷爷是个教书先生,父亲是个书法家,伯父是个与齐白石、徐悲鸿、古元等著名画家交往甚密的画家.受家庭环境影响,他从小就喜爱画画.3岁开始信手涂鸦,见什么就画什么,喜爱绘画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李诚 《社区》2010,(32):15-16
上世纪30年代.张大干与齐白石齐名,素有“南张北齐”之称。不过,齐白石对他嗤之以鼻,张大千一次去其居所拜访,齐闭门而拒。  相似文献   

14.
《中华魂》2014,(2)
正齐白石诞辰1864年1月1日齐白石诞辰。齐白石是20世纪国画艺术大师,20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曾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  相似文献   

15.
正老舍先生和齐白石老人是好朋友。老舍认为齐白石是一代大师,他的作品"承袭古法而推陈出新","作品变而不幻,新而不怪","笔墨所至,又能形色鲜明,状物传神,雅俗共赏"。而齐白石则佩服老舍的文笔与为人。一个绘画,一个写作,两个行当,两人在艺术上却是心灵相通。1933年老舍得长女舒济,写信求好友许地山代为向白石老人索画,不过自然要照章付费。画好后邮到济南,老舍  相似文献   

16.
《中华魂》2014,(2):4-5
齐白石诞辰 1864年1月1日齐白石诞辰。齐白石是20世纪国画艺术大师,20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曾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  相似文献   

17.
林浩基在所著的《齐白石》一书中曾引了传主的三首诗 ,其中一首是 : 乌沙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 将汝忽然来打破 ,通身何处是心肝。书中说明 ,这“是十年前他所作的那幅不倒翁图上的三首题款”。 (见林浩基著《齐白石》 中国青年出版社 1 987年 9月北京第 1版  1 996年 2月北京第 4次印刷第 353页 )翻阅《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一书 ,正好有齐白石的《不倒翁》图 ,并有题款 ,一核对 ,诗的最后一句为 :“通身何处有心肝”。是“是” ,还是“有” ?我个人认为用“有”更好些。理由如下 :其一 ,与画的题款一致。其二 ,“心肝”毕竟只…  相似文献   

18.
齐白石老人的养生有独到之处,归纳为"养生五绝",即:"七戒""八不""喝茶""食之有道""拉二胡"。七戒齐白石老人一生恪守保养身体的"七戒"。一戒饮酒,他认为饮酒有害健康,除有时饮少量葡萄酒外,平时从不饮酒;二戒空度,"人生不学,苦混一天。"他每天绘画不止,不让时光虚度;三戒吸烟,他  相似文献   

19.
云海 《山西老年》2011,(3):22-22
1929年9月,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当他发现齐白石在中国画方面的高深造诣后,亲自去拜访了这位当时处境十分孤立的老画家,并决定聘请白石担任北平艺术学院教授,但白石老人却婉言谢绝了。过了几天,徐悲鸿再去拜访齐白石重提此事,又被谢绝,徐悲鸿没有灰心,第三次又去邀请。  相似文献   

20.
齐白石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构想可概括为“两大举措一条链”:举措之一是创设齐白石艺术奖;举措之二是举办国际齐白石文化艺术节;一条链则是由齐白石艺术奖和齐白石艺术节的成功经营而形成的一条以齐白石文化资源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对于以湘潭为组成部分的长株潭生态圈的现代化建设而言,这一构想不仅具有良好的现实可行性,更是时代赐予我们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