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谐伦理,是以心和、人和、天和为调适指向的金规则。善道呈圆,圆善之道的伦理向度是善善互动,圆圆相映。一个个的向善之圆相互衔接,相辅相成,有机构成了和谐发展的圆善之道。这种基于东方文化的伦理向度是伦理智慧的集大成,演绎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向善、达美之圆。其终极价值是万有存在的协同演进,相得益彰。正是在这个善善互动、圆圆相映的和谐伦理之圆中,万有存在共同体得以编织出天道酬善、万有向善的因果之网,展示出和谐发展的圆善之道。和谐生善,大德象圆,和谐伦理"圆理"要求我们师法大自然和谐酬善之道,描述万有向善之圆,与万有存在同忧同乐,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物"的和谐理念,不断逼近与万象同乐的大德之化境。  相似文献   

2.
金丹元 《社会科学》2005,(1):112-118
元明之际,中国艺术思维虽承前朝而来,仍受到宋儒的影响,但元蒙时代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国传统礼文化的冲击,反而促成了将艺术思维引向民间.至明代,民间色素进一步对"理"与"情"作出重注,祝枝山、徐渭、李贽、汤显祖、袁宏道等更是大胆地解构着儒家道统,明代民歌,尤其是情歌,可谓彻底摆脱了礼法之定规,为激活艺术思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坚持"一个中国"和遵循"九二共识"前提下,构建"和谐海峡",进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以和谐促发展,以和谐促统一.  相似文献   

4.
和谐既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追求的根本目标,又是其最终的价值评判标准,因此和谐伦理思想既体现在现实伦理秩序的探索和建构,又表现在对其的反思和批判,两者共同构成了和谐伦理的完整形态,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传统护"生"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胜良 《江汉论坛》2005,2(2):62-64
基于古人对世界"生"的本质的认识,中国古代思想家们要求顺应天地"生"的意志,维护万物的生成和生长,不阻断自然界"生"之进程.他们认为,不能在万物生、育的春夏季节捕猎动物、砍伐树林,以维护各种生物种群的延续和再生能力.这些思想在宋明理学和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那里得到发展和发挥.维护"生"成为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这种思想有助于我们克服当代生态伦理中的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6.
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思想是以数的和谐表征万物的和谐,以数的智慧表征宇宙的智慧,通过对“什么最智慧——数目”、“什么最美好——和谐”的科学论证、神学论证和哲学论证,达到了真善美相和谐的智慧,赋予哲学原初的、本真的意义——“爱智慧”;在“数”本原思想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来的哲学本体意义上的终极存在所体现的终极解释、终极价值,印证着毕达哥拉斯真善美的和谐智慧与智慧和谐。  相似文献   

7.
周易之节与21世纪中国伦理经济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经济是一种讲究伦理道德并通过伦理道德牵引和谐发展的经济。如何使合乎真、善、美的伦理道德规范有效地契合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之中,从而实现21世纪中国伦理经济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体察、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可以激发伦理经济整体增进的深层文化因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术探究工作。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多方面考察了周易之节对于中国伦理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旨在通过这些努力拓展促进中国伦理经济和谐发展的致思路向。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中的冲突或分歧或将长期存在于和平发展进程中,冲突本身所具有的整合性功能却可能使其成为两岸关系正向发展的积极力量.随着两岸民众、团体、政府间互动的深化,两岸多元化的社会逐步形成,相应的冲突或分歧也逐步增加,作用于两岸主体和社会的各种冲突或分歧的交错产生了"交叉压力",而高度"交叉压力"有助于消解两岸分歧的两极化危机,两岸间多维的角色、组织、利益、认同联结,最终影响两岸主体的行为模式,作用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践,将两岸连缀为一个和谐的共同体.两岸关系由和平发展过渡到和谐发展,"交叉压力"是一种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鑫 《江西社会科学》2022,42(1):105-114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需要从理论上提供普适的解释,以实现与不同国家、文化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目标。审美是人类基本的生命体验,也为跨文化沟通提供了可行性路径。以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耳目之悦、心意之悦和志神之悦等观念为基础,结合人类审美共通感等理论,去探讨中西文明交流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路径,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审美经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存在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再到"悦志悦神"的审美进阶,其遵循"感—情—理"的审美结构。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应达到共感、共情、共理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长明 《学术界》2008,(3):136-142
科学发展,强调的是科学意义上的进步;人文发展,侧重的是人文意义上的升华.厚科学精神、薄人文精神的科学发展与厚人文精神、薄科学精神的人文发展都会产生一系列发展悖论.作为以心和、人和、天和为特征和指向的发展模式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的天作之合.此种"三和"发展模式蕴涵着厚重的和谐精神.和谐发展内涵的和谐精神,既包容了鲜明的科学精神,也囊括着厚重的人文精神.因而,回归和谐,以和谐发展统领科学发展和人文发展,以和谐发展内涵的和谐精神统领科学发展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发展的人文精神,走和谐发展之路,已成为期望发展的人类的必然选择.经由和谐发展之路,方能不断逼近天地人心和合共生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的自我实现”理论对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的"自我实现"理论是马克思人学观的核心构成.人的自我实现包括确立自我本质的起始阶段、人性的建构完善阶段以及最终人的完整化全面化阶段这三个持续辩证的过程.马克思的自我实现理论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构事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与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2.
石云平  康学芹  李娜 《河北学刊》2012,32(3):184-187
本文通过对维农教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深刻解读,在分析美国跨国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外经营战略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金融危机中发展中国家企业暴露出的问题,从发展中国家宏观发展的视角探讨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尤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增长优先"(经济增长优先,延缓、弱化或压抑其他领域的发展)的发展路径。围绕"增长优先"的发展路径和"同步发展"(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领域同步、协调发展)的路径问题,学者们展开了争辩。在这一争论中,麦克斯-尼夫的"以人为尺度的发展"理论因提供了第三种解决方案而独树一帜。本文对他的这一理论进行了述评,并揭示了该理论的局限性。文章认为,要克服"以人为尺度的发展"理论的局限,必须同时提出"以正义为尺度的发展"。"以正义为尺度的发展"不是对"以人为尺度的发展"的替代,而是对它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对“和谐社会”的哲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从哲学的角度理解,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精神和谐三方面的内容,三者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而“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它创造性地运用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群众史观,是对唯物史观的应用和发展;它准确地把握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现实国情,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导向。  相似文献   

16.
以自身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程是当前高等教育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发展造就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培育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体;通过高等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上的和谐发展,推进社会和谐进程,以及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和谐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之源,就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途径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俞良早 《社会科学》2005,29(9):59-66
十月革命期间,列宁关于俄国社会改造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进行"计算和监督",这是"非剥夺剥夺者"的思想,是"渐进发展"的思想.人们一般认为,国内战争时期列宁的思想属于"激进"、"冒进"的思想,即认为他主张快速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可是实际上,列宁这一时期坚持并明确论述了"渐进发展"的理论.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深入阐述了"渐进发展"的理论"渐进发展"的形式和措施主要是较长时期地发展小农经济,积极利用资本主义,紧紧抓住发展商业的环节,适时地转变工作重心从而消除"激进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刻而详细地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历史唯物主义与党的建设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结合,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直接继承与发展.基于此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概念,关涉到普遍性与特殊性、同一与差异、抽象和具体等义,与传统哲学中的一多之辨、体用之论、总别和同异之议均有关系。当代新儒家直接承续了宋明理学的精神,面对时代问题,不断地吸收传统智慧以作新解,进而转化为当下思考的资源。从诠释学的观点来看,"理一分殊"的思想包含了十分重要的方法论内容,对于我们理解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思考儒学的未来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启迪意义。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迷失和工具理性极度膨胀的社会里,义理世界渐渐失去了其同一性,甚至无"理"可讲,本根意识的杂乱无章或者消解,使得社会的同构性趋向于减弱,每一个生命都成为无所依归的个体原子,本能式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这种意义丧失、道德视野褪色而社会陷于分裂的境况,迫使我们不能不讲"理一"。因为,只有回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存在性关联当中,在休戚与共的一体关系里面,才能够重新找到渐次失落的意义本源,维持价值理性的同一性。但"理一"又不能够脱离开"分殊"来讲,而必须要置于"分殊"之中,在具体的情景下,在万事万物的个别性存有里面来明"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