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寻根徽州     
《徽州社会科学》2009,(10):52-53
有史以来,涉足、过境、逗留、乃至生活并落籍徽州的太子不在少,先后曾有吴王三太子、孙权太子、李唐太子、皇明太子等,宋时的新安名宦、志书巨匠罗愿对此也多有着墨。这里仅就落籍并归葬徽州的吴王三太子及李唐太子胡昌翼的史实及轶闻略作赘述,以期对吴、胡(陇西明经胡)、李等三姓裔孙寻根徽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析白居易晚年心态张安祖一白居易主动要求,于大和三年春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时年五十八岁。此后,大和四年十二月任河南尹,七年春再度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九年九月授同州刺史,辞疾不赴,十月改授太子少傅分司东都;会昌...  相似文献   

3.
隋唐的太子亲王与皇位继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隋唐的太子亲王与皇位继承制度谢元鲁隋唐构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皇位继承制度最不稳定的时期之一。由于皇位继承冲突而导致的宫廷政变与统治集团内部的诛杀,几乎贯芽于隋唐至五代近四百年的历史。因此,与皇位继承制度有直接联系的太子与诸王同样经历了权力与地位的升...  相似文献   

4.
隋唐时期,太子册立主要依据的是西周以来的立嫡以长制度,太子废立的决定权大多时候掌握在皇帝手中,虽然有时受到大臣的支持或反对,但皇帝的意志仍占主导地位。而在隋朝和唐朝前期,对太子人选影响较大的是独孤皇后以及唐高宗时的则天皇后和唐中宗时的韦皇后,唐朝中后期,由于皇权的衰落,太子废立则主要被宦官控制。但这几种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通常是多种因素同时影响着太子的册立。  相似文献   

5.
楚国的太子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楚国在太子的确立、教育以及继承王位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有特色的制度。忽略这一制度,是导致讨论楚国王位继承制问题众说纷纭的一个重要原因。楚王多内宠,有年轻不立太子的习惯,少夫人之子往往优先成为太子的人选。凡被立为太子,即受到特殊的待遇与教育,具有继承王位的特权。显然,楚国王位继承是一种选立太子的继承制度,幼(或少)子继承制和嫡长子继承制的说法均不甚确切。  相似文献   

6.
唐朝的太子谥是以儒家道德观念为评价标准的官方行为。太子死后能否获得谥号既与他们生前的品行有关,也存在在任皇帝对于他们的感情因素。谥号分三个类型,皇帝谥号者二人、太子谥号者五人,谥为王者二人。使用的谥号多为美谥或平谥,没有恶谥的情况,表达的是对这些太子的褒扬、哀思或怜悯之情。每个谥号的释义大致与受谥者的生平事迹相一致或略有溢美,这也是太子地位在古代国家政治活动中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五个书名考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的五个书名和四个题名者都是宝玉太子身份的隐语,区别在于各自的构思角度不同.如<金陵十二钗>是从盛京皇宫和北京皇宫的联系以及十二个日子的联系中来构思的;<石头记>是能代表宝玉太子身份的三个日子在太极盘上的形状的隐语;<情僧录>是从阴阳关系和玉玺的阴阳文角度来写宝玉的太子身份;<风月宝鉴>是能代表大清皇位和宝玉太子身份的诸多日子之间的阴阳关系和在太极盘上的形状的隐语;<红楼梦>是宝玉被立为太子日和失去太子身份日通过太极盘和钟表盘转化为戌时后的隐语.  相似文献   

8.
两汉是东宫官制奠基时期.太子师傅作为东宫的常设官,承担着教育、护佑太子的职责.相对先秦而言,两汉仅设置有二傅,而不设师、保.两汉太子二傅均为实职,东汉太子太傅率先从管辖官属的职责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新的制度.而这一制度以后为三国所继承,并成为两晋东宫官制改革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东汉太子择立后,其身份需经一定仪式的确认,而这种确认仪式即为册立太子礼.东汉册立太子礼,虽因太子幼小或外藩入继,施用虽少,但史有明载.赞礼之官谒者赞引太子来到殿上,司空读册,中常侍授玺绶,太子稽首,答谢称臣.完成这一切后,实施供赐礼,大赦天下等.谒者作为赞礼之官在礼仪实施过程中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据《水经注》等古文献记载:鲁泮池、泮台与汉太子钓鱼池、太子钓鱼台同在鲁故城西南部,地理位置相近,但却分属于不同的古建筑群遗址,形状也尽不相同。明中期衍圣公孔弘绪与孔弘泰分别在太子钓鱼池遗址和古泮池遗址上修建有南池别墅(又名南溪)和东庄别墅(又名东池)。明正德、嘉靖年间"移城护庙",新建阙里城东墙恰好从太子钓鱼池和古泮池中间穿过。太子钓鱼池留在了明城内,古泮池则被隔在了明城外。清乾隆年间,在明城内太子钓鱼池遗址上修建"古泮池行宫",乾隆帝"古泮池证疑"将其地定为古泮池。由此古泮池与太子钓鱼池张冠李戴,明城外真正的古泮池遗址再也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11.
北宋宣和(1119~1125年)以前制作的《太子下生经》是以唐代的《摩尼光佛教法仪略》为纲,参酌《过去现在因果经》等佛经、《太子成道经》等变文和佛传图而编撰的。《太子帧》有可能就是根据《太子下生经》绘制的。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摩尼诞生图》是根据唐以来流传于江南的摩尼降诞故事而制作的元代摩尼教绘画。其所据之主要文本当非《老子化胡经》。  相似文献   

12.
《文选》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此书选录了东周、秦、汉、三国、晋、宋、齐、梁八代诗文作品700余篇,英华荟萃,佳作如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远在隋唐之际,就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文选》。当时称研究《文选》的学问为“文选学”。“文选学”研究的方面很多,内容也很丰富。本文拟对《文选》的编者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文选》的主编者是梁昭明太子萧统,是毫无疑义的。《梁书·昭明太子传》云:“所著……《文选》三十卷。”《南史·梁武帝诸子传》云:“(昭明太子)所著……《文选》三十卷。”《隋书·经籍志》著…  相似文献   

13.
隋文帝废立太子原因探析黄冬云(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南通226007)开皇二十年(600年),隋文帝废太子杨勇,扶立杨广,是隋朝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隋政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关于太子的废立,史籍上多说是晋王杨广阴谋活动造成的。《隋书·高祖纪》史臣论...  相似文献   

14.
中师语文《荆何刺秦王》一文中有两句话:“荆词怒.叱太子回:‘今日往而不反者,坚子也1’”“又前而为歌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二者同出荆河之o,表达的字面意思却出然相反,乍一看,给人以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的感觉。其实,只要结合两句话的具体语境并统观全文加以分析,就会发现:二者非但不相悻,且更准确地表现了荆河内心情绪的变化,更符合特定的场面、情景和气氛.更能突出荆河的性格和精神.前者是荆何在受到太子丹怪怨欲“先遣武阳”时发出的愤怒之声.是对太子丹无端猜疑的强烈不满,负气地向燕太子下…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为太子设官建职,藩卫储君,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太子不但拥有一大批类似皇帝少府、皇后后宫官员组成的负责管理、照料其日常生活的侍从、服务人员,而且还拥有众多的负责掌管表奏、进悻、谋议的文书、参谋人员.这就为其日后登基继统,行使统治国家的权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郭店楚简内容看“东宫之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国钧 《中州学刊》2002,(4):162-166
拿郭店楚简与马王堆帛书、睡虎地秦简、银雀山汉简相比较不难发现 ,郭店楚简是一套完整的教材 ,反映出教材编写者兼容并包、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编写教材的思想。因而墓主是“东宫之师” ,即楚怀王太子横的老师。这套教材又非传统的楚国太子教材 ,而是慎到为在齐国作人质的太子横编写的“进修”教材。“东宫之师”不是别人 ,正是慎到。  相似文献   

17.
《宋书》考疑(十四)丁福林《卷八十八·薛安都传》转太子左卫率。(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点校本,第2218页)按:点校本《校勘记》云:“‘左卫率,,《南史》作‘右卫率’。”今考本书《申恬传》云:“大明元年,虏寇兖州,世祖遣太子左卫率薛安都、新除东阳...  相似文献   

18.
韩休卒年考辨朱玉麒韩休为开元名相,其卒年有二说:一、《旧唐书·玄宗纪下》:“(开元二十八年)夏五月乙未,太子少师韩休、太子少傅李皓卒。”二、《旧唐书·韩休传》:“(开元)二十七年病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后世征引,多以本传所载开元二十...  相似文献   

19.
楚怀王为太子时,屈原曾经当过他的老师.楚国历来就有太子师傅之类的官职.春秋时,楚成王之太予商臣,得其师潘崇之谋,弑父自立(《左传·文公元年》),楚庄王又使大夫士亹为太子箴之傅(《国语·楚上》),楚平王亦使伍奢、费无极为太子建之师(《左传·昭公十九年》).屈原之任太子师傅,虽不见于记载,却是一桩班班可考的事实.其证据有三:  相似文献   

20.
《左传》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有"东宫"一词,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东宫"即"太子宫",进而代指属太子宫之宫甲。通过对两周时期诸侯宫城布局、春秋时期楚国太子制度及城濮之战所见楚兵三个方面的解析,可知"东宫"所指应该并不是"太子宫",而宜为与"路寝"相对应的诸侯众多"小寝"之一。"东宫"有宫甲,君在国则守宫门,护君左右;出征则趋以卒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