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同,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突出了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经济优势.知识产权推动要素的继承和创新;创造出潜在的需求,扩张现实的市场需求;保证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环境和创新渠道的畅通,带动提携相关产业群的发展;知识产权在降低企业成本和保持差异化优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形成企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关系嵌入强度对组织的渐进性技术创新绩效和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均有影响,但其中的作用机制有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组织学习能力变量从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就渐进性创新而言,组织学习能力在强关系的作用过程中偏重于扮演中介性角色,而在弱关系的作用过程中偏重于扮演调节性角色。就突破性创新而言,组织学习能力在强关系的作用过程中只有中介性作用,而在弱关系的作用过程中既有中介性作用,也有调节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空间集聚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从规模经济、知识溢出和技术外部性的正效应中获取竞争优势,但不可避免地也受到集聚区资源和技术创新的约束以及知识溢出带来的负效应.技术创新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得以发展的主要手段,但技术创新成本和知识外溢的负效应,直接影响到其创新策略选择.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和博弈策略分析表明:科技型小微企业空间集聚机制主要体现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方面;非合作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导致创新效率损失;降低技术创新成本,保护知识产权,建立集聚区行业联盟是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集聚区“创新”概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 ,中小型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才能生存、发展。创新的目标在于建立自有知识产权体系。分析了面对世纪之交的机遇与挑战 ,中小型企业所拥有的创新优势。并通过对中日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应在借鉴日本中小型企业的经验教训的同时 ,发挥自身优势 ,制定出科学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乃为知识产权的竞争,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能力决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传统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阻碍了企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创新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和配套机制,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是地区经济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内在驱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中国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环境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明显的省域差异性特征,中国各省域科技创新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以中国31省市自治区为对象,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背景下各省域科技创新效率,以期确定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通过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对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以及完善省域科技创新系统渠道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升省域科技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7.
定位与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可以从市场定位与创新模式两个视角考察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就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范围、强度及层次寻找市场、适应市场、创造市场的过程。自主研发、引进模仿、合作研发是技术创新的三种现实路径选择模式。自主研发创新优势明显,但技术开发、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风险较高;在妥善处理知识产权问题的基础上,引进模仿创新可以避开技术首创的高风险,在技术的完善、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合作研发模式是技术创新的未来走势,优势在于分散创新风险,合作各方优势互补,培养彼此的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通过成功的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够大大地提高竞争力,特别是对技术后发的国家和企业而言,突破性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有关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文献,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研究脉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采购关系组合模型主要以传统交易环境为基础,不能很好地解释战略联盟、虚拟组织等新的企业间合作关系。从所支持的创新类型可以将企业外部关系划分为支持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探索式关系与支持渐进性创新的利用式关系;关系资本积累周期的长短影响着企业的关系构建时机。基于上述两个维度,对企业外部关系进行了分类,探讨不同类型关系适合的环境,企业的关系构建行为,以及不同类型关系之间的转化。从而为企业外部关系组合的构建与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集群创新:优势与知识溢出所产生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优势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表现形式之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主要源自于集群内部创新机会诱发的创新灵感、集群内部激烈竞争产生的创新动力、集群内部资源的可获性与共享性获取的创新资源、集群内部合作形成的创新范式。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知识溢出对集群内部成员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是有条件的。对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应给予创新者适当的补偿而不应完全抑制,创新者要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但保护的目的不是阻止知识的溢出,而是依法维护创新者在知识溢出过程中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各自内涵、特点以及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现状,探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之间的互动效应,实现企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集群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有些集群企业倾向于渐进性创新,而有些则更倾向于突破性创新.研究发现文化嵌入对上述集群企业的创新倾向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个体主义和男性主义等文化嵌入明显的集群企业更具有突破性创新倾向,而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等文化嵌入明显的集群企业则更倾向于渐进性创新.战略意图对文化嵌入与集群企业创新倾向的关系具有中介性作用,个体主义和男性主义等文化嵌入程度深的集群企业其战略意图更具有进取性,在创新过程中更倾向于突破性创新,而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等文化嵌入程度明显的集群企业其战略意图相对较弱,在创新过程中更倾向于进行渐进性创新.  相似文献   

13.
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涨的主要动力。文章从技术、市场、产品、创新流程、组织结构和竞争战略六个方面总结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特征,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研究,阐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管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跨国公司技术垄断优势出发,研究跨国公司参与东道国市场竞争的研发策略行为,从而为我国企业参与同跨国企业竞争提出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提升我国民族企业的生存能力,扩大其发展空间。通过建立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研发创新的博弈模型,发现跨国公司比东道国的企业愿意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但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策略是选择风险小、能减低成本且规模效益明显的项目投资;东道国的企业则相反,对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比较小,但对风险的偏好较强。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由于知识、信息与市场需求的相互影响以使企业作出反应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新经济中知识因素投入经济活动的实现过程。所以,创新是新经济中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技术创新策略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性策略。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知识管理通过学习机制、激励机制、文化机制、共享机制与技术机制等五大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为提高我国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提升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成功率,各企业必须建立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制度和相应的信息网络以成为学习型企业,同时国家也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进行知识创造。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市场化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内外部多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实现程度是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渐进性技术创新与突破性技术创新分别满足的是现实市场需求和潜在市场需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市场化,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营销。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大多基于资源或绩效,但这只能间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地通过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来表现,因此,可以借鉴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来辨识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可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分为从低到高的5个等级:初始级、规范级、战略级、优化级和协同级;当然,不同等级需要不同的管理,创新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确权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的获取以及相应地受到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确权是在知识产权制度运行机制层面上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融合的纽带和基本立足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确权的策略涉及技术成果报告的撰写、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确权等内容.企业在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确权的及时性和策略性.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体制、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等与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为促进我国技术创新,适应技术创新的开展,我国需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尤其是建立激发企业创新热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及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