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魏六朝书信体文章中,与《答苏武书》文风相似的作品在汉末魏晋时期才较多涌现,作为一个在《汉书》本传记载中仅能撰作质朴楚歌歌辞的武士,李陵不可能写出情采并茂的书信。《答苏武书》当系汉末魏晋人拟托之作。六朝人论文、选文大力标榜“情采”,自汉至梁同情李陵的声音绵绵不绝,是《答苏武书》在六朝及后世受到注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历来认为李陵《答苏武书》是后人伪托,但在具体的讨论中,诸家的说法又存在着明显的牴牾冲突之处,悬想颇多而缺乏实际证据。就文风而言,李陵离开西京正值文辞灿烂的时代,行文当然沾染了西京文风;就作伪时代而言,魏晋南北朝时代、东汉末年以及班固时代均不具备《答苏武书》的伪作土壤;同时,不能以班固《汉书》不保存这篇文章为理由来认定它的伪作。唐初修史之风引发的史学评论、古籍整理和古典辨伪,过分地依赖早期史籍经典,带有明显的辨伪扩大化倾向,并以此流传,这是导致《答苏武书》被认为伪书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陵《答苏武书》被萧统系于《文选》"书"类之首。唐刘知己从史迁阙载和风格上首疑作者之伪,苏轼坐实之。近世以来,已成定论。其因有三:仍前贤之成说,伪托苏李赠答诗的波及,李陵其人为俘虏的道德判断所累。本文详考了辨析了作者伪托说理由之妄,论述李陵为《答苏武书》作者之由。司马迁曾因平议李陵其人而罹祸,兹后再无人为李陵置一辞。本文从忠孝的取舍与尴尬角度析李陵降胡之因由,并对《答苏武书》所披露的李陵的心路历程作了勾勒。  相似文献   

4.
关于李陵《与苏武诗》及《答苏武书》的真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选》所收《与苏武诗》及《答苏武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但因曾有人怀疑它们的作者不是李陵,建国后所出的《中国文学史》都不予承认,甚或根本不提。本文对它们的真伪问题重加考辨,认为判定它们为后人拟作或假托的证据都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李陵之祸促成了司马迁对历史和人生的重新思考,他忍辱负重,追步前贤,把个人的痛苦化入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领悟,形成了其绚丽多彩、光芒竞天的人格精神。从而展现司马迁居辱不屈的人生斗志、重于泰山的人生价值、至诚相交的人间真情和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答曾公立书》一文献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多宋代文集中所收录的王安石《答曾公立书》,其实应该是《答曾公亮书》。从对王安石写作此文的政治环境,以及文章的内容、文章的语气来考虑,还有王安石当时的身份和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分析考证,认为该文不应该是写给曾公立。  相似文献   

7.
《文选》学家们往往把《文选》不录经、子、史的选文范围视为萧统具有“独立的文学”观的证据 ,而忽视了无论从理论上或实际上 ,这都是不合理的。《文论》的这种选文范围是由“非‘文’不选”的文学审美性的宗旨与总集编选的目的与体例共同作用而成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就李陵投降的性质,苏武是否为民族英雄和汉朝有无民族气节观念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岭外代答》一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至今为止,学术界对此还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作一尝试,从研究广西州县史、广西全史、宋代史以至中外交通史等不同的角度,对此书加以分析研究,以足够的事实证明:此书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而多层次、多学科的珍贵史料,对研究上述各方面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参考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希真正答》是王岱舆用问答体写成的一部阐述伊斯兰教思想的著作。它在写作文体、论述方式和对儒家的态度等方面,与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具有相似性。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说明,任何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生存发展,都要与中国已有的文化格局作出一定的调适。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与李陵“素非相善”,为开扩武帝胸怀而言及李陵事件,并没有为李陵投降辩护和开脱罪责,他是因“诬上”而被处刑的。李陵之祸后,他又遭受了为李陵投降辩护和开脱罪贵的冤枉。我们应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为司马迁讨个公道。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为《史记》《汉书》中相关内容的演义,笔者认为这两篇变文不仅仅是对历史故事的演义,其实是借演义之表象抒发当时敦煌人民的现实心理。敦煌作为古代的边关之地,在每个朝代的国势衰微之时,时常面临被异邦侵占的命运,因而产生了当地人民对家园回归的渴望。产生于唐末敦煌地区的《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借主人公相似的被流落家园的命运来表现当时敦煌人民寻求归家归国的悲伤而不绝望的心境。  相似文献   

13.
从有关文献资料考证东方朔《答客难》的作年,认为当作于太初元年(前104)二月建章宫建造之后、天汉二年(前98)十月司马迁遭李陵之祸下狱之前。在此基础上,讨论汉武帝对此赋的两方面影响:一是促成了赋中的不遇情感及儒学思想的表达;二是影响了赋典雅、诙谐的艺术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七律《答友人》是毛泽东建国后诗歌的代表作 ,该诗以湘妃踪迹为纲 ,层层铺展 ;又善用“闲笔” ,浅而入深 ;诗中用语典事典较多 ,而似乎毫不经意 ;诗中多用平声 ,摧刚为柔 ,韵律优美。理解该诗的艺术美 ,可以对毛泽东诗词 (尤其是后期诗 )的艺术成就有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在描述班固的创作背景,及与司马迁创作思想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班固在儒家正统的忠君保皇的思想引导下,对不辱使命的苏武进行的描绘,其中场景的塑造,生动的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是文章最出色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在历代专以广西为对象的地方文献性著作中,《岭外代答》是内容最丰富、史料价值最高的一种.然而此书历来不受重视,甚至被人认为是抄袭拼凑而成的东西。本文从不同角度作多方比较论证,批驳了否定《岭外代答》的论调和做法,重新认定了此书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史记》与《荀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与荀子之间虽然不存在所谓的师承渊源 ,但由于《荀子》是儒家的重镇 ,所以司马迁必然要研读《荀子》 ,从文字上就可以看出《史记》与《荀子》之间有着紧密的学术联系。《史记·礼书》与《荀子·礼论》互有异同 ,《史记·乐书》则与《荀子·乐论》观点相通 ,《史记》在法后王、自然人性论、富民重民等观点上对《荀子》有所吸取  相似文献   

18.
《答约伯》是荣格最为看重的著作。荣格在《答约伯》中分析了《约伯记》、福音书、《启示录》等《圣经》叙事。从分析心理学出发,荣格认为《约伯记》揭示了上帝的双重本性,并以上帝意识的分化与整合为线,重构了《圣经》的神话历史。荣格的《答约伯》为神话研究特别是神话历史命题提供了一种分析心理学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文选》成书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文选》成书时间研究的要素是 :《文选》所录作品的下限以天监末年为断 ;《文选序》反映出萧统在《文选》编纂及编纂完成后的心情轻松闲适 ;《文选》为二次选编的再选本 ;《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透露出普通三年 (5 2 2 )萧统尚无编纂《文选》之念 ;普通七年 (5 2 6 )丁贵嫔下世与不久发生的腊鹅事件对此后数年萧统心绪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故《文选》成书时间当在普通三年至普通七年十一月之间  相似文献   

20.
《历代文话》中存有不少关于《文选》的零星品评资料。这些品评资料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品评《文选》整体者,或持褒扬态度,或存批评意见;品评《文选》作品者,常从形式、艺术风格、与同类作品的对比及"以小见大"的评文方式上着眼;品评《文选》文体者,常从文体名称、文体起源、文体类别、文体体制和文体演变等方面入手。这些资料虽然带有随意性和重复性,但对《文选》在整个文评史上的地位以及《文选》的评点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