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玲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和失落者的心态,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母亲,父亲形象进行解构与嘲讽,同时用"巫女"般的恶毒"诅咒"爱情,把它解构的只剩自私、冷漠、恐惧。她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挖苦、嘲讽了亲情、爱情、友情。张爱玲极其冷静而残酷地撕下了蒙在情感上面温存的面纱,让那些猥琐、畸形、变态毫无保留的晒在阳光下,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无奈和讽刺。 相似文献
2.
问世于20世纪初的“写情小说”,文本呈现出“联系古今”、“融通中外”的特点。“联系古今”表现在作品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婚姻、伦理道德观念予以继承的同时,融入了作家对当下时局、政治的关照和对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婚姻问题的思考;“融通中外”则体现于小说沿用传统艺术手法的同时对西方小说艺术手法的借鉴。对传统的继承使才子佳人小说的余韵得以在写情作品中体现,新思考的融入和对西方小说艺术手法的借鉴,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来说,则又是一种变相的解构。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和亦舒的小说都以都市男女婚恋为题材,从女性自身处境入手,从内省的角度出发描写现当代中国从封建文化向现代化过渡中女性的情爱世界,关注爱情的世俗特色。她们摒弃了传统情爱叙事侧重赞美爱情中美好的人性、歌颂男女两性互相吸引所焕发出来的神性光辉的特点,撕开爱情的神秘面纱,直视女性弱点,呈现婚恋现实的一面,从而解构传统文学中爱情主题的言情范式。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为谋求生存而掉进神秘的泥淖无力自拔,让人为旧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扼腕叹息;亦舒笔下的新时代女性或因初具自救的力量而让人多了些慰藉。 相似文献
4.
张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95-100
张爱玲的很多小说中都隐藏着一个反传统、反现实、反当下、反理想的传奇构架,通过对普通市民的恋爱梦想、金钱梦想、神圣价值等一切具有现代市民白日梦特质的传奇式幻想的解构,从更为深刻也更具超越性的层面上揭示了现代市民价值观。这些想象的幻灭,缘于张爱玲对现代市民价值观的清醒认识,她对现代市民白日梦的解构,预示着现代市民小说进入了更清醒、更现实的成熟阶段。她将现代市民“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赋予了更深沉的道德涵义,张扬了日常现代性的可能性,为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提供了新的范本。 相似文献
5.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方方,在后现代叙事语境中,结合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文学因素,提倡实用主义价值观,对存在、权威、男性中心话语等进行解构,消解政治话语和形而上话语,直指当下日常生活,建构了一种平民取向,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探寻两性和谐的多元化,注重在解构主义下的突围和挺进,为后现代走中国化的道路提供了实证。 相似文献
6.
潘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5):46-48
张爱玲继承中外人学的思想潮流,深入意识底层写"破坏"中的男性形象.通过描写精神空虚的失势遗老,浮华于乱世中的纨绔子弟,颓败灰暗的夹缝人物以及极度压抑心理崩溃的一批典型男性形象,集中体现出该时代男性在大破坏的时代背景下,个体社会价值的普遍缺失,导致人性中动物性欲求的极度张扬,社会属性的隐退扭曲,以及由此引起的人性失衡. 相似文献
7.
颜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2):79-83
在《红楼梦》的丫头群中,袭人向来是颇具争议的一位,褒扬极少,贬斥居多。以为身处奴隶阶层的袭人自有她的“痴处”,不可仅凭“叛逆与否”这样的暴力符号将其一棒打死,否定她人性的优点与存在的个体价值。应从人性本真的角度出发,客观地看待这一人物,观照她的生存处境,尊重她的爱情,发现她纯良、宽厚的美德,使其形象分析更趋合理化、人性化。 相似文献
8.
吴学峰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7-90,96
作为在“五四”新文化浸染下成长起来的女性作家,杨绛从小说创作开始就努力摆脱男权意识的影响,用其独立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她的小说在塑造了一批女性经典形象的同时,也描绘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男性形象。这些男性角色主要是知识分子,他们品格虽有高低之分,但爱情都充满失落无奈,事业上少有成就,且性格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和弱点。杨绛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消解了男性霸权,冷静地呈现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委婉地反映出人生的局限和社会的荒诞。解读杨绛小说中男性形象的丰富内涵,是欣赏杨绛作品艺术、探索知识分子内心、解读社会现象的有效途径和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9.
黄健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109-112
张爱玲的写作离不开两性躯体形象。从男性视角中的女性躯体符号的所指、女性躯体被商品化的根源,以及男性躯体符号相应地被改写等方面可见作家对男性话语的独特解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吴学峰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7-90,96
作为在"五四"新文化浸染下成长起来的女性作家,杨绛从小说创作开始就努力摆脱男权意识的影响,用其独立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她的小说在塑造了一批女性经典形象的同时,也描绘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男性形象。这些男性角色主要是知识分子,他们品格虽有高低之分,但爱情都充满失落无奈,事业上少有成就,且性格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和弱点。杨绛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消解了男性霸权,冷静地呈现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委婉地反映出人生的局限和社会的荒诞。解读杨绛小说中男性形象的丰富内涵,是欣赏杨绛作品艺术、探索知识分子内心、解读社会现象的有效途径和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两个类似的爱情文本阐释了两种不同的现代爱情观.池莉在无情地解构爱情,“不谈爱情”是她的旗帜;王安忆则在热情地重建爱情的本质,“乌托邦诗篇”是她爱情观的象喻.不论是解构还是重建都是对传统爱情文本的颠覆,显示了走出传统泥沼的现代知识女性的成熟与自信. 相似文献
12.
雷水莲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1)
苏青、张爱玲是“孤岛”时期上海都市女性文学的两朵奇葩.在“孤岛”这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她们在残酷的政治现实之外,重新发掘了战争中被忽略的“身边”元素,在爱情、婚姻等日常生活、家庭琐事的这些所谓“永恒”题材和主题上进行深入开掘,以自叙传的叙述方式,展现女性独特的生命理想、情爱理想和自我理想,并经由爱的体验而真诚、执着地对女性生命意义进行哲性思考,展现出对女性生命价值的独特认识. 相似文献
13.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2):86-90
阿袁多部中篇小说共同构建的大学校园生活图景,是通过多层叙事结构的布局而完成的。伴随作品增多而出现的叙事结构模式化弊端,阿袁试图通过互文性手法,借用读者的力量来消解,在结构固定化与解构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一定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黄科安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71-74
张爱玲被认为是文学史的"异数",这在于她的创作与"五四"以来新文学传统很不一样。她主张用"参差对照的手法"来写现代人,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的生活里寻找传奇"。因此,无论男性或女性,张爱玲总是站在世俗的立场,来讲述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笼罩着灰色黯淡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周晓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94-97
"文革"以后,当代作家的创作观念不断地变化发展,它逐步结束了一体化的文学时代而走向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大致的发展轨迹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当代作家一方面抱着极大的现实干预热情,以文学参与了历史清算、现实调整、文化重建的工作;一方面又有感于过去文学与现实贴得太紧,得不到自由发展空间的教训,开始有意识地追求文学走向自身,为文学而文学的创作成为一股重要的理论与创作潮流。 相似文献
16.
张丽丽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6)
在赵树理与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中,共同地反映出丰富、鲜活的民间生活。从创作主题、风俗民情、人物的生存境遇与精神状态等各方面来考察,赵树理与汪曾祺殊途同归的民间立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前者还难以摆脱政治意识的干预,对于解放区农民的生活和内在情感有比较深切的把握和文学观照,后者相对表现出传统伦理的民间形态,却更多地体现了人性自由和内在精神品性的发掘。 相似文献
17.
张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5-118
张爱玲很多小说中都隐藏着以“灰姑娘”为母题的现代市民想象。这里的“灰姑娘”不仅代指平民少女获得白马王子的爱情梦想,还指普通市民的恋爱梦想、金钱梦想、神圣价值等一切具有现代市民白日梦特质的传奇式幻想。张爱玲通过对这种灰姑娘想象的解构,从更为深刻也更具超越性的层面上揭示了现代市民价值观。这些想象的幻灭,正缘于现代市民价值观的清醒认识。张爱玲对现代市民白日梦的解构,预示着现代市民小说进入了更为清醒、更为现实的成熟阶段。将现代市民“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赋予了更为深沉的道德涵义,张扬了日常现代性的可能性,为我国文学现代性进程提供了新的范本。 相似文献
18.
戏假情也假——论李安对张爱玲小说《色戒》的拓展和曲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莲洁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4)
本文通过对电影<色戒>和小说<色戒>的详细解读,揭示了李安的电影版<色戒>除了对小说<色戒>做了背景和情节的铺垫和补充外,由于添加了很多张爱玲的个人背景因素,导致了大众对小说的误读.作者认为,小说<色戒>继承了张爱玲一贯的主题,即,在战争和时代转型时期人性的扭曲.虽然易先生也有对爱的渴望,但是,当权势和自身安危受到威胁,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冷酷.张爱玲和李安都深刻地解构了革命加爱情的神话,但是李安在强调汉奸的公生活和私生活可以分离的同时中曲解了原著的本意戏假情也假. 相似文献
19.
王玉玮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21(3):103-107
张爱玲、王安忆都曾站在市民的立场上真实描绘了市民世界的生活和内心精神,表现了市民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基本特征是精神理想的追求萎缩在社会功利之中,政治意识淡化于日常生活之中.不同于张爱玲的是,王安忆在描写市民的精神理想萎缩的同时,又在营建具有特定内涵的"精神之塔",政治意识淡化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忽略了社会背景观照. 相似文献
20.
林翠萍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2-35
在言说着现代人在城乡对峙家园丧失、政治掌控时间流逝以及爱的虚幻和根的失落等种种生存困境之后,王安忆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直面与承担,她以对理想的坚守和精神的宏扬,肯定了人的主体力量,并为我们营造起一座理想主义的"精神之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