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辨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字典》卷末所附《异体字表》是迄今为止对于汉字楷书异体字规模最大、最 为全面的一次整理,有很重要的 参考价值。但该字表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有些字之间本非异体字关系,但字表却 将它们当作异体字收入表中;另一方面,有些字之间本应该属于异体字关系,而字表却未能 予以沟通。现结合实例,对各类存在问题的性质及其产生原因,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是迄今为止收罗异体字最多的异体字表。但是,由于文字学界对异体字的认识尚有分歧,即对异体字的概念、范围等的界定还存在着不少争议,因此,该字表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基于此,本文从该字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展开讨论,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汉语大字典》编写工作的需要,一九八零年,在主编徐中舒教授的指导下,我们搜集殷代至战国文字,编写了《汉语古文字字形表》.这部《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即《汉语古文字字形表》的续编.《汉语大字典》要求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它要在楷书单字的条目下,收列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加以简明的解说.这是从汉字特点出发,为这部大型字典的特有内容.我国第一部具有科学系统的字典《说文解字》,主要以小篆为字头并尽当时的客观条件所能及,收列了比小篆更古的字形.由于许慎的著书意恉,在于探本求源,对文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字典》是收列汉字最多的字典,“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汉语大字典》前言)。然而《汉语大字典》收列的义项尚有拾遗补缺的必要。本文以古代科技名著《考工记》为材料,以清季朴学大师孙诒让精当的考辨疏证为主要依据(《周礼正义》卷七十四至八十六),对《汉语大字典》的义项漏略再作检讨。  相似文献   

5.
大型语文辞书修订漫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型语文辞书修订漫谈伍宗文到1994年4月,“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共收列54678字的汉字楷书单字大汇编《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和“共收词语三十七万余条,约五千万字”的《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先后出齐①。这两部...  相似文献   

6.
现行日本汉字,主要指2010年改定《常用汉字表》中的2136个汉字,也指2002年日本规格协会制定的10040个JIS汉字。从汉字变异角度看,其中包括大量的汉语俗字,如变体俗字、扩散性俗字、佚存俗字,也包括一部分和制异体字。考察日本俗字变迁史,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汉字选择与趋向,纠正现行辞书对日本俗字的不当判定,这对于近代汉字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在精简汉字字数和规范汉字形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 ,表中还存在着界说不明、范围过宽、甄别失审、选形欠妥、方法单一、编排失序、计数不准、遗漏较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在研制《规范汉字表》及进一步整理异体字时当引为鉴戒。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立项研制《规范汉字表》。经过八年的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正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由于"规范汉字"这个概念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研制和听取意见的过程中,《字表》先后更名为《通用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定名的调整是汉字规范研制面对汉字使用实际的反映。不简单化地将繁体字和异体字作为"不规范字"看待,更体现了汉字规范观念向现实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通用规范汉字表》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一表》)中的部分异体字"转正"为规范字,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经济性角度分析了转正后可能引起的问题。认为,异体字转为规范字不但需要从理据性角度考虑,还需要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计算转正后的成本和代价。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是现代用字最权威的汉字标准。它对过去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简化字总表》作了一些补充修正 ,在文字规范化中有很大作用。在学习使用中也发现在字的选录、异体字的认定、词形的选用等方面还有不尽完善之处。我们希望不断完善《通用表》,让它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多音字是文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该文以《汉语大字典.鸟部》中的多音字为例,分析多音字又音产生的几种途径,从而揭示汉字形体对字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川、鄂两省编写人员经过十年艰苦奋斗,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出版发行。这是学术界科研的新成果,辞书史上的一座丰碑。《汉语大字典》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辞书之林,这就不仅填补了我国急需的提高性大字典的空白,而且服务于四化建设,促进我国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显然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汉语大字典》在编写体制和内容上,不但是汇纳万流,集古今之大成,而且是开拓创新,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字典》收字力图包举古今,按字形数收字,但汉字俗异体繁多,往往会失收一些俗字形体,俄藏黑水城文献中部分俗字可以对其进行证补。  相似文献   

14.
汉字的优点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创制,数量可观,《康熙字典》收46000字,《汉语大字典》收54000字,《中华字海》则收85000字。汉字虽多,学起来并不可怕,通常使用的不超过5000字,识700字就可以写了,而英语识700字,还看不懂菜单。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字典》引证丰富,由于编者对引用古书不熟,文意理解出现偏颇,直接导致在标点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经过十年修订,《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对原版标点错误有所纠正,但标点问题仍然不少。现将《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存在的专名号标注问题分作十类,列举35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汉字异体字整理方面的惟一标准 ,几十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 ,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对一般交际交流、整理排印古籍和中文信息处理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种影响应避免在新的规范标准中重现  相似文献   

17.
以《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为线索,利用“形用义音序五者互相求”的考字方法,对大型字书收录的20个疑难字进行了考释。考释内容主要包括字形讹误者、俗讹字未与正字沟通者、异体字认同失误者、音未详或注音错误者、义未详或释义错误者、同形字未加别异者、已有考释尚可补正者。  相似文献   

18.
《汉语大字典》引用了《说文解字》解释字义。在标点《说文解字》原文条目过程中,《汉语大字典》尚有疏忽、错误,存在着不合《说文解字》体例、不合自身体例、前后矛盾、失断、误断以及对原文援引书证处理失当等问题;《汉语大字典》对《说文解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如“一曰”例)的标点处理不够周全,尚须斟酌;对个别条目的点断仍有疑团,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字典》指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了《汉语大字典》在检字法方面 ,形、义方面以及书证等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供参考 ,同时对《汉语大字典》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试论《规范汉字表》整理异体字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规范汉字表》 ,必须整理异体字。整理除应坚持“在原有字表的基础上进行”等原则外 ,还应注意 :1.对异体字的界定不宜过宽 ;2 .立足于现代用字的层面 ,但要兼顾整理排印古籍的需要 ;3.要注意维护汉字的历史传承性 ,保护汉字的理据性 ,在“从俗从简”的前提下也要考虑“从正”。整理异体字应采用多种方法 :1.取舍法 ;2 .分化法 ;3.剔除法 ;4 .调整法 ;5 .增补法 ;6 .诠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