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理论核心范畴之一,旨在以此说明文学的独立自主性。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范畴以及文学形式的一种表现方式,"陌生化"以感觉为基础突破了传统的理性主义思维的樊篱。特别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概念,不论对于美学学科本身的发展,还是对于现今生存于异化状态下的人们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什克洛夫斯基到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发生了由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诗学流变.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重要创作方法,"陌生化"有着魅力独具的审美诉求.经过陌生化的艺术形象更具艺术张力,更能激发人们的审美热情,让人们在审美感受活动中不断创造驰骋想象的空间, 在审美体验中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文学人类学研究中的"陌生化"的运用,要求用新的形式言说新的感觉体验,使日常熟悉的、俯拾即是的事物变成一种特殊的意料之外的事物,创造出一种对客体从未有过的感受和认知.一方面,"陌生化"理论在人类学中的运用与人类学始终对"远方文化之迷"的学科追求有着异曲同工的所指;另一方面,"陌生化"理论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中也得到了应用性的发展,使得人类学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以强劲的势头突破了"文革"时期把文学作为政治工具的束缚,在文艺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后新潮小说的出现,形式主义浪潮开始对待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行全面的颠覆.他们提出的"原始态"、"零度情感"、"自然人"、"本能主义"、"陌生化"和"语言崇拜"等原则已经使文学创作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5.
“陌生化”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俄国形式主义特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形式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为“陌生化”下了这样的定义,即“艺术能使我们对生活和经历产生新鲜感”,“新鲜感是通过艺术这种形式把那些已经习惯成自然的事物陌生化而产生的”。这种习惯与陌生化的对立,按当代英国著名学者、牛津大学法语博士安·杰斐逊对形式主义的评析,不仅存在于实际语言与文学语言即文学与非文学的差别中,而且还表现在已经自然化了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传统艺术手法上并使之陌生化,使文学作品更生动,更感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以强劲的势头突破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把文学作为政治工具的束缚,在文艺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改革开放初期,以王蒙为代表的一批中年作家最早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运用到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紧接着,刘索拉、徐星等青年作家以更新的创作形式引起了文坛的瞩目。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后新潮小说的出现,形式主义浪潮开始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行全面的颠覆,他们提出的"原始态"、"零度情感"、"自然人"、"本能主义"、"陌生化"和"语言崇拜"等原则已经使文学创作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精神领袖什克洛夫斯基的主要观点 :文艺自主论 (即文艺本体论 ) ;反常化 (又译“陌生化” )等艺术程序是艺术品赖以存在的前提 ;艺术形式是其内容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是文学性的代名词.陌生化手法对于文学作品的价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译者而言,如何看待和处理原作中的陌生化手法也决定了译作的成败与否.以文学文本中的标记性主位结构为例探讨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效果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文学概念,在形式主义看来,艺术的过程就是陌生化的过程,是事物以崭新的面目呈现于人们的审美视野的过程。陌生化艺术手法在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又来了,爱情》中的运用,具有独特的审美韵味。  相似文献   

10.
规范程序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衰败,文学艺术的价值就在于独出心裁的创新.艺术实践者们求新、求异、求奇、求变、求超越的趋势,正是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极力宣示的本质内容.刘勰的《文心雕龙》在多个章节论及有关文艺演进的内容,认为“厌黩旧式,穿凿取新”的确是一种文艺创造的趋势.陌生化与刘勰都关注到文艺演进过程中“度”的问题.雅各布逊指出:“只有以熟悉为背景,不熟悉的才能被理解.”陌生化的目的是增加接受的难度,但绝不是拒绝被接受.刘勰指出:“旧练之才,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锐,则逐奇而失正”,“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刘勰在《通变》中进一步给出了文艺演进的通则:“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并强调辩证认识“通”与“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陌生化”意味着“使其陌生”,是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核心概念,它昭显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纯艺术观。以“陌生化”为基点,俄国形式主义构建了一个自主性的文学理论体系。在《高祖还乡》中,睢景臣通过陌生化的艺术处理,对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文化正统和帝王权威进行了成功的颠覆,使接受主体摆脱了机械化的定势的感知模式,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视角来体验、观照和审视历史。  相似文献   

12.
论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文学性”与“陌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即“文学性”与“陌生化”,对陌生化原则在诗歌语言、叙事文体及文学史观诸方面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俄国形式主义诗学所提出的方法论和美学原则给后起的批评流派以深刻的启迪,但与其理论优势共生的缺陷也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与艺术接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原则及其引发的艺术接受问题,指出“陌生化”在追求文学审美可感性的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和局限  相似文献   

14.
形式主义文论对"陌生化"的强调遮蔽了本应对举的"熟悉化"命题。其实,后者不仅是形式性文学中"陌生化"的构成要素与隐藏维度,更是表现性文学、反映性文学乃至游戏性文学中保证表情达意、反映真实与心灵游戏效果的重要策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更加符合传统文化心理的"熟悉化"早已凝结为"平淡"的美学范畴。而作为超越性的最终追求,"平淡"美的风格要高于"新奇"所代表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陌生化理论出发,在广阔的社会背景、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哲思层面,深入追问了文本从源语到译语的旅行过程,发现这一过程在"原作-译者-读者"三维一体的运动之链上所表象的是一个从原作到译作陌生化的过程.翻译的过程从译者和原作的对话出发,经过"协商"和"对话"之后,在译语环境里移植原作的思想文化和语言他者,到达读者对译本的接纳,恰好是"正题-反题-合题"的文化陌生化运动图式.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Defam iliarization)由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所谓"陌生化",就是"使之陌生",将日常熟悉的事物加以艺术处理,使之与审美主体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使主体获得陌生美感。这一原则可以很好地概括英国17世纪的玄学派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艺术追求,同样也适应于玄学派代表人物约翰.邓恩所创作的散文。以《悖论》(Paradoxes)为例可以阐释玄学思维和陌生化表达在约翰.邓恩散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入出说"是一条重要的传统文艺理论原则。"入"是就体验生活现实而言,其目的是掌握现实世界;"出"是就主体的心理效果而言,其目的是创造艺术现实。"入"与"出"互相关联,以差异面的整体形式孕育出成功的文艺作品。"入出说"替文艺发现了一种新的敏感、一种新的机能和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它是从哲学的和审美的高度探讨文艺问题,将研究的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范畴,替文艺找到了一条有益的原则,替文艺在审美和哲学层面的价值定位开辟了新的广阔的思考空间,这正是"入出说"在文艺中产生深远影响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俄国形式主义诗学及其陌生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形式主义率先从形式角度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提出“陌生化”的核心概念,并在诗歌语言、叙事文体及文学史观等方面运用陌生化原则进行具体分析,对其理论的优势、缺陷与影响也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俄国形式主义率先从形式角度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提出“陌生化”的核心概念。并在诗歌语言、叙事文体及文学史观等方面运用陌生化原则进行具体分析。对其理论的优势、缺陷与影响也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陌生化"手法意味着文学要不断摆脱"自动化"、"机械化"的程式,自觉追求"陌生化"的语言和叙述方式。《呼兰河传》使用了大量的"陌生化"手法使其回归文学的诗性本体地位,从而呈现出一个独创、诗意的艺术世界,这一手法的使用在叙述语言和叙述策略中尤为突出。叙述语言中,新奇的修辞手法,语言的反复和副词"就"、"了"的频繁使用是最富于个人化特色的三种"陌生化"手法。叙述策略中,"陌生化"手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视角的运用,二是情节淡化和时间的假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