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凡大型辞书及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在谈到叠韵时,或主两个字韵母相同说,或主两个字的韵相同说,《辞海》主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说。本文通过对叠韵词的剖析,指出了前两种说法同语言事实的矛盾,并进而阐明了叠韵为韵部相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问世以后,人们就对其主人公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进行了探讨。迄今为止有如下三说:(一)、社会悲剧说(或外界压力说);(二)、庸俗呆顿说;(三)、自私冷酷说(或始爱终弃说)。我认为各说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未免片面。爱情本身是个系统。鲁迅根据对生活的深刻把握,对子君、涓生爱情悲剧的揭示是多角度、多  相似文献   

3.
“一曰”与“阙文”是《说文解字》的释字体例,是其释义兼存异说的两种表现形式。 “一曰”是在并录某字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时所用。有时亦用“或曰”、“一说”或“一曰”之连用,表示在形体说解、义训、读音方面并存异说。 “阙文”是表示对某字形、音、义难以确释时,为慎重而疑,主要表现为字形不清存疑,字义不清材疑,字音不清存疑,或形、音、义均不清而存疑。  相似文献   

4.
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这三种传统诗学都是儒家正统思想之下的产物,其诗学主张各自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与其相比,袁枚的诗学理论"性灵说"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对其它几种诗学或修正、或超越、或颠覆,显示出了自身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请求权竞合问题,实体法学者和诉讼法学者均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实体法学者主要沿着请求权竞合理论的途径来解决请求权竞合问题,先后提出了法规竞合说、请求权竞合说、请求权规范竞合说、请求权双重构造说、全规范统合说等观点,诉讼法学者则主要沿着诉讼标的理论的途径来解决请求权竞合问题,先后提出了诉讼法说、新实体法说、生活利益说、法律地位说和事实说等新诉讼标的理论,由于上述观点或理论本身存在的某些弊端或缺陷,其均难以彻底解决请求权竞合问题,而由于客观预备合并之诉特殊的程序构造,其能够成为缓解或避免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北京话“俩”读作‘lia,《新华字典》释义说“两个(本字后面不能再用‘个’字或其他的量词):夫妇~.买~馒头.”“仨”读作sa,《新华字典》释义说“三个(本字后面不能再用‘个’字或其他的量词):他们可儿~.”(以上分别见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259页、373页。)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自叙》中记录共收汉字9353个,重文1163个。我们通过对中华书局1963年版《说文解字》的核查,共得到所录汉字9400个,比《自叙》中所说的多出47个。重文1267个,也比《自叙》中所说的多出104个。其中古文436个,籀文213个,或体544个,篆文36个,通人说18个,俗字15个,奇字3个,秦刻石2个。  相似文献   

8.
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指出了法学界物权行为无因性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主张的缺陷 ,从债权有效行为 ,物权行为有效或无效 ;债权行为无效 ,物权行为有效或无效四种具体情形入手 ,从新的视角论证了物权行为都不以债权行为为原因的见解 ;并从五个方面论证了我国物权法应当采用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正不怕学生弄坏了,弄丢了。一个个锁起来成摆设,那还有什么意思?关于课程的论述很多,可不可以这样来理解:课程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从静态的角度看,课程就是教育内容,即"学什么"(或说"教什么");从动态的角度看,课程就是教育过程,即"怎么学"(或说"怎么教")。本文试从这两个角  相似文献   

10.
说钱     
阿东 《社区》2002,(8):31-31
说钱,北方人好说“挣钱”,南方人爱说“赚钱”。早上在门口碰到街坊邻居,问:上班呐?回答不失俏皮:对,挣钱去!在南方,彼此见了面,会问:侬赚好多钱啊?这一“挣”一“赚”两个不同的修饰,让人们对钱有了不同的感觉。似乎“挣”钱是个很费苦力的事,而“赚”钱则轻巧了许多。如果谈到真的挣钱或赚钱,其实都是一样的辛苦、一样的艰难。江南女子轻轻巧巧说赚钱的,每早6点出门,挤两个小时的公共汽车从城市的大南大北转到大东大西,去赚那不够有钱人吃顿饭的固定月薪,能说不辛苦、不艰难吗?而北方大汉风天雪地骑车上班,还要接送孩子带买菜,挣那几个辛…  相似文献   

11.
对违宪行为的界定 ,学界有狭义说、广义说和最广义说等不同观点。从公民基本权利的现实化、违宪审查制度的合理建构、宪法的实施与符合国际宪政发展规律等几个方面来看 ,违宪行为应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直接而明显违反宪法或上位法规范、原则、精神或直接侵害公民基本权利且后者又得不到合理救济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齐夫 《中华魂》2017,(1):36-36
去年,以《纤夫的爱》成名的歌星尹相杰又因吸毒被拘捕,消息曝光后引来一片斥责,可悲且可耻。说到吸毒原因,无非是为了"寻求刺激"。平心而论,不少人都喜欢寻求刺激。寻常日子觉得平淡了,按部就班的活干久了,家常便饭吃够了,一个城市住烦了,对伴侣审美疲劳了,等等,都要想方设法寻求刺激,或跳槽、移居、飙车,或无事生非、搞婚外恋,或吸毒、嫖娼、赌博,以满足感官或精神的畸形需求。  相似文献   

13.
易中天 《可乐》2008,(4):78-78
"开卷有益"之类的老话,多半是些似是而非的空话废话。人类大多是懒惰的。你让他去探索真理,他觉得还不如去打麻将。人类又是脆弱的。不管干什么,他都希望能有个说法,以为支持或交代,这才"心安理得",可以放开手去做。这时,如果有一个人——当然得是个聪明人,想出一个说法比如"开卷有益"或"搓麻益智",大家听了觉得有些道理,而且浅显明白、朗朗上口,便会跟着说。一传十,十传百,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老话",甚至成了"真理"。  相似文献   

14.
关于杨沫     
《北方人》2007,(7)
世间确是复杂的,或说兼有点神秘,比如说,你想什么,以为必不成,也许一梦醒来,成了。成靠机缘,以下说另一次的机缘。我长兄念京兆师范,有个同班同学名于忠,字伯贞,  相似文献   

15.
正让我们聚焦坐落于阜新市西郊的海州区铁路小学。镜头一:(铁路小学校门外)放学了,孩子们纷纷走出校园。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对迎候她放学的妈妈说:"妈妈,如果放假了我怎么办呀?那四十多天里没有了课堂多没意思呀!"镜头二:(铁路小学的五、六年级教室)没有讲台,教室里除了南侧的玻璃窗外,其余三面全是钢化玻璃黑板。镜头三:上课了,孩子们或坐或站,吵吵嚷嚷,都以六人为一个小组,或在那儿争论个不休,或出现了小主持人像个  相似文献   

16.
王××同志:来信说,你女儿因怀孕检查发现尿液有白细胞三个" "号,你很替她着急。其实,女性尿液中发现有白细胞三个 号,这是很常见的。尤其是有阴道炎或宫颈炎的妇女就更常见了。一般讲,只要没有异常现象或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 是一个多语言的地区。除汉语外,已初步确 定为独立语言的少数民族语言,就有八十多 种。这些语言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南 岛、印欧五大语系。一般来说,一个民族说 一种语言;但也有一个民族说几种语言,或 几个民族说一种语言的情况。因之,民族和 语言二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说文》在对所收正篆的字义作说解之后,有时还缀以另一种说解,并冠以“一曰”、“又曰”、“一名”、“一说”、“或说”、“或曰”等字样。其中冠以“一曰”者最多。据笔者对大徐本所作统计,《说文》9353个正篆中,661个正篆下有“一曰”715个。也就是说,《说文》7.6%的正篆下附有“一曰”。附有“一曰”的正篆下,大多只附一个“一曰”,少数的附有二个、三个,甚至四个。(如《说文·水部》:“潛,涉水者。一曰藏也。一曰汉水为潛。”《木部》:“械,桎梏也。一曰器之总名。一曰持也。一曰有盛为械,无盛为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假象     
有道是,不了解历史的人势必重蹈覆辙——如同任何一位历史爱好者都会说的那样,许多历史是你决不希望重演的。然而,许多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却是毫无事实根据的神话。这里(以及未来几段)就是误导了人们,并且以讹传讹了几年、几十年或几个世纪的10个最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20.
有些学者认为,钟嵘《诗品》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物感说”、“三义说”、“滋味说”、“流别论”等四个方面。乍一看来,似乎也言之成理,但细加思量,就感到将四者如此并列,等量齐观,有违《诗品》品诗理论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其实,《诗品》全书作为一个系统,它的总纲就在一个“味”字,“味”字概括了全书的精髓,“味”字体现出钟嵘诗论与诗评的特色。至于“物感说”、“三义说”、“流别论”等等,都蕴涵于“滋味”或“品味”之中,更准确些说,都是“滋味”或“品味”的组成因素,并且分别处于以“味”品诗的理论系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