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人可以没有资产,可以没有后台,但只要有信心、有微笑,就有成功的希望。希尔顿于1887年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其父去世时,只给年轻的希尔顿留下了2000美元遗产。希尔顿加上自己的3000美元,只身去德克萨斯州买下了他的第一家旅馆。凭借着自己独到的眼光与良好的管理,希尔顿的资产很快由5000美元奇迹般地扩增到5100万美元。希尔顿欣喜而又自豪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可是,他的母亲却意味深长地说:“照  相似文献   

2.
法国画家雷杜德,他一生就是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画他的玫瑰,整整20年,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成了《玫瑰图谱》,在此后的180年里。以各种语言和版本出版了200多重版本,平均每年都有新的版本芬芳降临人世……雷杜德,他只做了一件事:画玫瑰,但他的玫瑰成了巅峰,无人逾越,甚至不敢生这样的念头。  相似文献   

3.
饮誉世界的美国希尔顿大酒店的创办者希尔顿先生,在他事业未成感到苦恼时,母亲曾对他说:“孩子,你要成功,必须找一种方法,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要简单;第二,容易做;第三,要不花本钱;第四,能长期运用。”这究竟是什么方法?母亲笑而不答。希尔顿反复观察、思索.终于悟出:是微笑,只有微笑才完全符合这四个条件。“人不会笑莫开店。”后来他果然用微笑这把金钥匙打开了成功之门,创建了誉满全球的大酒店。  相似文献   

4.
希尔顿是全球著名企业,旗下酒店遍布世界各地,深受各国人民欢迎.而它的创始人希尔顿,也堪称是商界传奇,一个励志的典范. 一次,希尔顿参加一个国际研讨活动,所有与会者都侃侃而谈,讲述自己如何掌控时代,深谋远虑,厚积薄发,最后发展壮大企业的心路历程.当轮到希尔顿发言时,他却讲了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周恩来与贺龙元帅同在杭州楼外楼饭店用餐。因为周恩来是“回头客”,饭店知道他喜欢吃什么,便特意为他烹制了两道莱:干莱蒸肉、虾仁干菜汤。周恩来高兴地指着干菜汤对贺龙元帅说:“你尝尝,看我家乡的这个汤,比你喜欢的酸辣汤如何?”贺龙元帅仔细品尝之后,连声叫好!那道“干菜蒸肉”,便是绍兴地区传统的大众菜肴,有一次到南方视察工作,到了吃饭时,他发现,同是“干菜蒸肉”,自己桌上的菜少肉多,随行人员桌上的却菜多肉少。他笑着“批评”服务员没有一视同仁,又把自己桌上的“干菜蒸肉”端到随行人员的桌上。  相似文献   

6.
吴光平 《现代交际》2003,(10):38-38
卡耐基曾在纽约某饭店租用一个舞厅,用来举办讲座,每季用20个晚上。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卡耐基突然接到通知,说他必须付出比以前高三倍的租金。卡耐基接到通知的时候,入场券已经发出去了,而且所有的通告已经公布。卡耐基当然不想多付房租,且看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他找到饭店经理说:“收到你的信,我有点吃惊,但我根本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可能会发出一封类似的信。你身为饭店经理,有责任尽可能增加饭店收入。但你也不能不考虑增加租金后的利与弊。”卡耐基拿出一张信纸,在中间画一条线,一边写上“利”,一边写上“弊”。他在“利”这边写下这些字:舞厅空下来。接着他说:“你有把舞厅  相似文献   

7.
被饭店老板拒绝的国务卿一次,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来到耶路撒冷,他早就听说在这个宗教圣地有家犹太人开的饭店特别有名,他很想抽空去那里坐坐。于是,他让自己的助理约翰预定一个位子。当天晚上,约翰打通这家饭店的电话,直接点名叫饭店的老板接电话,饭店老板接过电话问有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8.
在河北省高碑店市有这样一位66岁的老人,他以自己开办的饭店旅馆为依托,二十五年如一日向子弟兵、军烈属、复退伤残军人表达一份关爱之心、一份拥军之情,用一位平凡百姓朴实的行动默默地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军民团结之歌。他的名字叫赵武金,2007年7月被评为河北省首届“十大爱国拥军优秀人物”。  相似文献   

9.
头发问题     
王忠范 《老年世界》2008,(23):29-29
1995年那个金色的深秋,我与邵燕祥先生在北京西直门饭店相逢,都是兴致勃勃的。他指着我的头发说:“羡慕你呀,还年轻。”他说话总是轻轻的,却是亲切火热的。我满头黑发,精力充沛,自己也觉得没老。  相似文献   

10.
知青情结让他开了饭店再酿酒,眼下他的老三届饺子馆又准备好席位希望帮得上“4050”(注)。  相似文献   

11.
山上旅馆     
它很朴素,是一座陈旧的褐色砖楼,一层一层尖上去,像是欧洲的塔楼,但不高,六七层楼就收了顶,顶上一个英文招牌: Hilltop Hotel。日文译成“山上旅馆”。其实它所处的神保町没有山,至多一个略高的缓坡,它就在这坡顶上。“旅馆”的称呼也许有些过时──若在上海,以它的规模,必被称为“饭店”或“酒店”──听来却是亲切的,令人想起旧时的小旅店,家庭式的餐台旁,胖而慈祥的主妇老板娘在殷勤忙碌。虽然事实上并非如此。它楼底下那几个餐厅,日式的,由螺旋形楼梯深入地底,席间常有浓妆红裙的艺人表演西班牙舞,激越狂…  相似文献   

12.
饭店业是旅游产业结构中的基础力量,今天的饭店业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竞争市场,即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三力合并的品牌竞争时代,饭店之间差别化竞争已由所谓的“硬件”“软件”竞争明显的转化为饭店信息传递和饭店形象文化内涵上来。一些卓越的饭店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开始注重形成自己的品牌,并越来越多地运用公共关系的营销手段塑造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美国“旅馆大王”的希尔顿,把经营旅馆业称为“开掘金矿”,他常说,要让每一个地方都产出金子来。 创业早期,他收购莫希来旅馆后,马上找来木匠,将宽大的餐厅隔出一部分,改成许多只够容纳一张床和一张桌子的小房间;将大厅的柜台截掉一半,把省下来的空间改为出售香烟报纸的摊位,并在大厅的一角设了一个小杂货铺。几周后,旅馆就因这几项措施增加了一大笔收入。  相似文献   

14.
据《衢州晚报》报道:浙江衢州一位球迷饭店老板把自家饭店一道用猪脚和臭豆腐为原料的特色菜取名为"中国足球",以表明自己对中国足球"恨铁不成钢"的态度?饭店的老板叫王利,他说:"臭豆腐加上猪脚不就是臭脚,臭脚不就是中国足球嘛,所以就把菜名叫做"中国足球’了。"一些人认为菜名取得好,也有人表示,如此影射有点不礼貌。  相似文献   

15.
1900年10月,19岁的毕加索来到巴黎,想在这座闻名世界的艺术之部闯出一番天地来。虽然他只是一个刚刚出道的穷画家,但他却对未来满怀信心,他认为只要有人买画,自己就可以生存下来,就有机会在巴黎发展事业。他先找了一个旅店住了下来,第二天早上,就带着自己的画作来到了香格丽舍大街,开始向这里的画店推销自己的面。  相似文献   

16.
丁耀忠 《职业时空》2005,(15):14-15
2005年的4月18日,皮尔·卡丹在他位于巴黎北郊的新落成的皮尔·卡丹国际创作中心,度过了自己55年的职业生涯。55年来,皮尔·卡丹从时装、餐饮到化妆品,构筑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目前,他在全球98个地区拥有分公司,雇员超过20万人。他曾风趣地说:“我能够喝我自己生产的酒,到我自己的剧院看演出,在我自己的餐馆里就餐,在我自己的饭店里睡觉,穿我自己生产的服装,用我自己品牌的香水……”  相似文献   

17.
涂俊明 《职业》2009,(5):58-58
《新民晚报》2009年3月10日有一则读来发人深思的社会新闻报道,说的是安徽芜湖来沪务工农民胡传金,抓老鼠抓出了“名堂”。年近5旬的他,开了一家“传金除虫服务公司”,解决了就业问题,还为除四害事业出了把力。刚来上海时,老胡给饭店做送菜工,后来老板派了个任务给他,让他想办法对付饭店里的老鼠,结果这一抓就抓出了机遇。从金融风暴下的社会就业、创业等不景气状态,看胡老汉的“抓鼠灭虫”到创办专业公司,成为一个以此谋生的小产业说开去,其中确确实实大有“名堂经”!  相似文献   

18.
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右一)给中国著名演员赵薇(左三)、田震(右二)等颁发时尚人物特别奖。当日,“好日子时尚中国——皮尔·卡丹风华盛典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2005年的4月18日,皮尔·卡丹在他位于巴黎北郊的新落成的皮尔·卡丹国际创作中心,度过了自己55年的职业生涯。55年来,皮尔·卡丹从时装,餐饮到化妆品,构筑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目前,他在全球98个地区拥有分公司,雇员超过20万人。他曾风趣地说:“我能够喝我自己生产的酒,到我自己的剧院看演出,在我自己的餐馆里就餐,在我自己的饭店里睡觉,穿我自己生产的服装,用我自己品牌的香水……”  相似文献   

19.
正如菲里斯和霍恩所说的:“流行歌曲是后现代每日生活的声道,在电梯和机场、酒吧和饭店、街道、购物中心以及运动场中想躲也躲不掉。”中国流行音乐也以它自己的方式伴随并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  相似文献   

20.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携夫人杰奎琳前往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为竞选连任向选民作演讲。之前他和夫人在感情上产生了一些矛盾,达拉斯之行是他们修复情感之旅。美国作家弗朗西斯科用其生花妙笔记叙了杰奎琳见证的肯尼迪遇刺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