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您最近在《文学评论》、《求索》杂志上发表了两篇关于古典文学札记的文章,文学界的同志认为您的文章标示了在文学研究领域里应该建立一个新的文化视角。您能谈谈如何建立这个文化视角的问题? 答:什么叫文化视角?首先似乎应该把这名词的含义搞清楚,是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文学现  相似文献   

2.
记者:您写的文章翻译成日文的,我们都看过,看后非常感兴趣,囚为很多世界的情况正象您以前写的文章所说的那样发展,因此非常钦佩.很想听您对国际问题的见解,如对美国的看法,对中苏关系的看法,以及对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看法.听说您的有关文集四月中旬会出版?何新:是的.会有一部主要是我在1989年政治风波前后写的,关于国内和国际经济和政治问题的主要论文的合集出版,书名是《东方的复兴》.  相似文献   

3.
最近本刊异人就中西文化、传统与现实等问题采访了他。异人:听说您正在写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智慧的文章。为此我想请您谈谈传统与现实的关系这个间题。  相似文献   

4.
您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将这一研究与您对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研究特点,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最近您发表的《反对制造马克思》、《人类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当代西方思想界马克思主义研究评述》等相关文章,在社会上和理论界都引起了较大反响。您是否可以大致勾画一下您的学术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5.
白耶先生: 今晨收到编辑部转来的您的批评文章,兹作复。 一、对您的具体批评问题依顺序逐点回答如下: 1.您坚持“摹状个体”并批评拙文以“摹状本体”“偷换”之。但摹状词的对象根本不是实在个体,后者属“专名”,而您引据罗素所说“摹状个体”的“个体”却是“伪专名”即“伪  相似文献   

6.
"法理学应关注国家和社会现实"王勇(以下简称"王"):刘老师您好!我想借此机会,通过我们之间的对话,来向读者展示近年来您的法学研究的主要脉络和基本观点。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我在法学所作访问学者期间,在您的指导下进行访问学习。那段时间,我陆续阅读了您的大部分著述和文章,同时也聆听了您的多次现场学术演讲,对您的法理学思想主旨有了一些初步理解和领会。您的著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许多论题都是事关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了能够更为深入、更加准  相似文献   

7.
有客夜访“四毋斋”,一杯清茶,几句寒暄之后,话题很快转到学术研究上来。 客问,近些年来,您连续发表了十几篇探讨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中国无奴隶社会”。现我提出一些疑义向您请教,不知可否? 答:好!中国古代社会性质问题,是史学界的老大难题,完成这一重大课题,实非一人之力所能及,我愿与包括您在内的众多有志者共同探讨此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征同志: 看到您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载《对〈资本论〉若干理论问题争论的看法》上),有些想法,拟通过这封信就教于您及其他同志们。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基本内容或基本要点问题,我和周成启同志在拙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一书中也曾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这大概就是您的文章中所概括的第五种观点(略有出入)。我现在仍坚持原来意见,并对您的一些论述提出商榷。第一,我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首先应当包括商品二因素的理论。具体内容就不  相似文献   

9.
温馨提示1.您编辑短信时请按照我们规定的格式,尤其是参加“好文章读者评”,短信中不能多加符号或字符,如引号、空格等,否则电脑无法识别,会将您的投票视为无效。2.您在编辑短信时,请注意短信字数限制。如果超过字数限制,那么您发给我们的短信将会只有前半部分而没有结尾。3.如果您参加短信评刊获奖或您的精彩短信被选登,我们会发短信通知您确认地址,以便寄送奖金或稿酬。您在回复短信中告知的地址应包括邮政编码、您的详细地址及您的真实姓名。  相似文献   

10.
致读者     
《学术界》2000,(3)
尊敬的读者:改版后的《学术界》已出版了三期,承蒙海内外学者的支持和您的厚爱,本刊已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国外众多信息采集中心均提出通联要求,国内不少单位和个人纷纷破期订阅,发行量逐期上升,这无疑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也是对我们的有力鞭策。从本期开始,我们已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加强校对和英文翻译,以期解决前两期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尽量让您满意,尽量减少遗憾,特致函向您寻求支持:1、在国内众多学术期刊中,您认为《学术界》应该定位在何处?应确立什么样的风格?2、栏目设置还应作何增删调整?3、在已发表的文章中,您最喜欢什…  相似文献   

11.
问:您近两年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集中在学术史、教育史以及图文关系等方面。我注意到,这些著作和文章似乎围绕着这样一个共同主题:精英文化的传播或者说学院派文化的传播。梁启超当年将“报章、大学、讲演”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这三者在您的著述中皆有所涉及。如《中  相似文献   

12.
征稿令     
正您还在为孩子的优秀作文没处发表而苦恼吗?您还在为孩子的精彩绘画不能展示而惋惜吗?您还在为孩子的课外活动过于单调而发愁吗?……所有这些都将不再是问题,《创意乐园》为孩子搭建了一个成长舞台,只要孩子的作品足够创意,就有机会在这个舞台上秀出精彩。为此,《创意乐园》栏目面向中小学生征集作文、美术、摄影作品,具体要求如下。作文作品要求:作文300~800字;学生诗词50~300字;趣味、幽默类小段300字以内。所有文章须快  相似文献   

13.
戴劲(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06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戴”):李教授,您是康德研究专家,而您的博士论文是写休谟的。请问您是否是由休谟哲学转向康德哲学研究的?那您是否认为二者之间存在贯穿的桥梁?比如您博士论文所研讨的因果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1924年秋季始业时起,至1925年暑假为止,我在北京大学听鲁迅先生讲授中国小说史。有一次,下课钟响过以后,有位同学向先生提问道:“周先生,您的文章写得这么好,您可以教教我们文章要怎样才写得好吗?”先生听了微微一笑,略为思索,答道:“我的文章写得并不好,我也没有什么诀窍可以传授给你们。目前市面上有《小说法程》、《文章作法》一类书籍出卖,但我从来没有看  相似文献   

15.
袁教授 ,您是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专家 ,从您的求学经历来看 ,您在国外接受了西方经济学的系统训练 ,并以运用西方经济理论来研究中国实际经济问题而著称。在您的求学生涯中 ,您的前后两位导师是否对您的学业产生较大影响 ?请扼要地介绍一下您的求学轨迹。●我是 1 975年高中毕业的 ,毕业后曾在一个汽车修理厂做过临时工 ,也作为知识青年下过乡 ,深知工人、农民的生活疾苦 ,对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 1 977年恢复高考 ,我被杭州大学录取 ,成为“文革”以后最初一批学经济学的学生。今天看来 ,这一批学生在经济学求学的道路上 ,走…  相似文献   

16.
问:您近两年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集中在学术史、教育史以及图文关系等方面.我注意到,这些著作和文章似乎围绕着这样一个共同主题:精英文化的传播或者说学院派文化的传播.梁启超当年将"报章、大学、讲演"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这三者在您的著述中皆有所涉及.如<中国大学十讲>是专门研究大学史的,<大众传媒与现代学术><文学史家的报刊研究>等文章讲学术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还有您的<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实际上是讲课记录,从大的范围来说,也可以看作一个讲演的记录.您能否谈谈在选择这几个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是著述体例时,是否贯串有某种共同的学术理念?  相似文献   

17.
建构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高建平研究员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冰:高老师,我查了一下近年来您发表的文章,有些讨论中国古代画论,有些论述西方当代美学,有些谈全球化,还有些讨论国际互联网、图像转向.我想知道,您在学术研究上的主要设想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李:乐老师,您好!<甘肃社会科学>杂志近几年搞了一个学术名家访谈的栏目,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我作为您的一个非正式学生,受<甘肃社会科学>前主编董汉河先生的委托,对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向您做一个访谈.我了解到,您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带头人,这些年已有一些人就比较文学研究的相关问题向您进行过各种形式的访谈,如<外国文学研究>的邹建军先生等.但是,我也看到在他们对您的访谈中还有一些没有涉及的问题,有些方面与我的角度和思路也有明显不同,而这些问题又都是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中值得关注和需要做出解答的.所以,我想请您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戴劲(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06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戴"):李教授,您是康德研究专家,而您的博士论史是写休谟的.请问您是否是由休谟哲学转向康德哲学研究的?那您是否认为二者之间存在贯穿的桥梁?比如您博士论文所研讨的因果律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先生 ,您是个大忙人 ,几次相约访谈 ,都因忙而不能如愿。这次有幸畅谈 ,十分感谢。记得《新民晚报》有篇文章 ,标题是《多才多艺陈燮君》 ,据我观察 ,可谓一言中的。您不但从事学术理论研究 ,而且在绘画、书法、音乐和电子计算机设计等方面也很有成就。限于篇幅 ,现在只访谈前者。我知道您曾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工作了 1 7个年头 ,担任过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 ,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 ,主持过信息研究所的工作 ,您能不能先介绍一下这段经历对您理论研究的奠基意义。●正如您所说 ,对于这段历史确实能用“奠基意义”来加以概括。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