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种油页岩灰渣(油厂灰、电厂灰、粉末灰)用作水泥混合材料可不同程度地改变水泥的性能。以3种油页岩灰渣作为掺料,按10%,20%,30%(质量比)3种比例代替水泥混合料中的部分水泥,通过水泥混合料的胶砂试验确定试块的抗压、抗折强度以及脆性系数。结果表明:用油页岩灰渣作水泥混合材料来提高试块的抗折、抗压强度及抗裂性能是可行的,其中电厂灰灰渣在10%掺量时,其试块抗折、抗压强度总体要优于纯水泥试块;3种油页岩都能够提高试块的抗裂性能,粉末灰灰渣在30%掺量时试块的抗裂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干湿循环作用下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olyvinyl alcohol fiber 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写为PVA-FRCC)的抗硫酸钠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侵蚀过程中,纤维掺量大于1%时,PVA-FRCC的抗硫酸钠侵蚀性能明显得到改善;粉煤灰掺量在50%之内时,PVA-FRCC的抗硫酸钠侵蚀性能随掺量的增大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粉体最紧密堆积粒径分布方程优化出矿渣和硅灰以4∶1混合为密实粉体组合(USG),并进行USG的减水率、胶砂强度、激发剂影响效应及掺USG的水泥浆体与外加剂的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USG与水泥和聚羧酸减水剂相容性优异;具有密实填充、增强效应;激发剂能显著提高USG水泥胶砂强度,其适宜掺量为2%~3%.  相似文献   

4.
为得到不同养护方式下可确保混凝土碳化耐久性的粉煤灰临界掺量,在CO2体积分数(20±3)%、温度(20±2)℃、相对湿度(70±5)%环境中研究了标准养护28、56、90 d、干养护3 a(分别记为A、B、C、D养护条件),水胶比0.37、0.45、0.53,粉煤灰掺量等质量替代水泥0、30%、45%、60%以及水胶比0.61的纯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建立了不同养护条件下确保混凝土碳化耐久性的粉煤灰掺量与水胶比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37和0.45时,水胶比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较小;对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较低的水胶比和适当延长的早期养护时间(一般不超过56 d)可使得其抗碳化性能得以保证;得到不同养护方式下水胶比与临界粉煤灰掺量的数学关系。在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养护条件确定粉煤灰的临界掺量,进而指导拌合站的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进行事前控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试验,采用特殊土即某类红粘土,研究了不同水泥掺入比对水泥红粘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土工格栅与土体界面摩擦特性指标是加筋土结构设计的关键。基于分析土工格栅与土体的界面摩擦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室内筋土界面拉拔试验和直剪摩擦试验,测试了两种试验条件的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与砂砾料接触面抗剪强度较高,而与粘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很低。剪切速率对两种试验方法测得的界面摩擦特性指标有不同的影响。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或剪切速率的降低,筋土界面剪应力力峰值以及其对应的剪切位移增大。土工格栅的横肋对筋土界面特性具有重要贡献。随着填料压实度的提高,土工格栅加筋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实际铁路大桥工程为背景,以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为目的,通过试验分析了矿粉、粉煤灰对水泥化学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显示:内掺50%的矿粉能够大幅度降低早期塑性阶段的化学收缩,对减少后期的化学收缩也有一定作用,矿粉与粉煤灰复合后对降低7 d以内的化学收缩都有显著作用,粉煤灰比例越高,作用越明显;单掺加矿粉会增加干燥收缩值,而采用矿粉与粉煤灰复掺的方法则能够有效提高体积稳定性。根据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分析,并结合工程要求和化学收缩、干燥收缩试验结果与分析,提出了优化大桥原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案,经过实际施工检验,有效避免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采用RCM法测定混凝土试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研究了石灰石粉单掺以及粉煤灰和石灰石粉双掺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石灰石粉对其抗氯离子渗透不利;粉煤灰能有效降低石灰石粉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提高其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当混凝土中石灰石粉掺量为20%时,粉煤灰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最佳掺量为20%.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探究纤维对普通水泥土的改性效果,以滨海软土、水泥、纤维和水为原材料,进行直剪试验和无侧限抗压试验.普通水泥土中滨海软土、水泥、水的质量量比设计为10∶1∶6.5,纤维水泥土中纤维的掺入量为1%,试样的测试龄期设计为7d.试验结果表明:(1)在不同法向应力下,纤维水泥土的抗剪强度均高于普通水泥土,抗剪强度值增加比率在8.4%~17.6%之间;(2)纤维水泥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17.7%和5.9%;(3)与普通水泥土相比,纤维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10%且明显改变了水泥土的脆性破坏形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图乌高速公路白城绕越段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路用性能的要求,基于混合料骨架结构理论,在室内进行砂砾合理级配和不同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粉煤灰和水泥,改善了混合料空间组构形态和其力学性能,提高了混合料抗裂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在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合理性和可行性,说明了混合料空间组构模型的对材料配合比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复合引入炼钢废渣和粉煤灰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钢渣和水泥作为胶结料复合使用,对各物料的水化反应起到促进作用。当粉煤灰掺量为15%、钢渣掺量为10%时,透水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均较高。粉煤灰和钢渣复合加入,使胶结料连接桥更致密,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对高含碳量低等级粉煤灰水泥砂浆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及灰砂比、矿物掺合料对该建筑砂浆的性能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灰砂比分别为1∶3、1∶4、1∶5.4、1∶6时可配制M20、M15、M10、M7.5、M5不同等级的高含碳量低等级粉煤灰水泥砂浆,试配强度分别为:22.4MPa、16.3MPa、12.8MPa、9.6MPa和6.3MPa;粉煤灰掺量在15%以内,高碳量低等级粉煤灰水泥砂浆均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其工作性能相当理想。试验结果表明高含碳量低等级粉煤灰水泥砂浆可应用工程实践中,而且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试验,采用特殊土即某类红粘土,研究了不同水泥掺入比对水泥红粘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影响桥面铺装层间界面剪切特性的因素开展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桥面铺装层间界面的剪切强度随试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调平层表面构造深度在6 mm左右时,铺装层间界面的抗剪性能能够最大限度地予以发挥;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和防水粘结层的弹性模量对铺装层间界面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大,而沥青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防水粘结层的厚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则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ASTMC1202的方法对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当粉煤灰掺量在25%~45%时,混凝土6h通过的电通量显著降低.但当粉煤灰掺量超过45%后,电通量开始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总的来说,6h通过的电通量还是很小的,在270~650℃之间,属于渗透能力很低的混凝土,可以满足抗渗性混凝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榆林市辖区电厂粉煤灰地基回填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强度室内试验和现场荷载试验,分别测定其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的干密度较小,比一般土小约30-40%,γd/γs=0.51;在压实度为0.97、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条件下,0.2〈al~2〈0.5MPa-1、3≤Esl~2≤10Mpa;粉煤灰不具塑性,本无粘聚力,但试验表明,当有一定的含水量时,其模量、强度及地基承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新桥规的具体要求,提出掺加粉煤灰改善浆体的技术性能。研究了粉煤灰对浆体流动性、稳定性、耐久性和强度发展的影响。经过试验,得出结论:粉煤灰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可以改善浆体的流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掺量在30%以内早期强度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影响路用混凝土抗折强度的砂率、粉煤灰和减水剂掺量3个因素为例,进行正交设计和响应面设计来对比2种方法在试验设计与性能优化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正交设计和响应面设计都可得到最优工艺参数,其中正交设计是以较少的试验次数得到给定水平组合的最优条件,而响应面设计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不再局限于给定水平的组合,准确度也有所提高,而且还能对性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非饱和土的强度与含水量密切相关,通过室内三轴试验就含水量的变化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土体抗剪强度参数随含水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拟合出了相关的近似公式,结果表明含水量的变化对非饱和土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这对工程设计和工程稳定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冲击碾压法具有施工快速、造价经济等特点,已在国内外公路、铁路、机场及港口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室内击实试验模拟冲击碾压过程中的冲击作用,通过对击实后的粉土试样进行压缩试验和直剪试验,从土的压缩变形和抗剪强度变化的角度,研究了土中含水率对粉土冲击压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土的最优含水率在23%~24%范围内;粉土在低于最优含水率情况下的冲击压实效果好于在高于最优含水率情况下的冲击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