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是对四川省两所农村小学儿童电视收视状况的调查报告。经调查我们发现,在收视环境上,农村儿童一个人看电视的情况较多;收视时间多在1~3小时之间,且对电视的依赖程度与年级的增长呈正相关;多数家长对农村儿童的收视状况积极干涉,控制着节目选择的权力;在收视习惯上农村儿童看电视的专注度较高;在收视兴趣方面偏爱动画片、影视剧和娱乐综艺节目,且对不同类型的电视剧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收视心理上则以放松压力为首要目的,次为学习知识,对节目内容有显著的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学前儿童的收视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一大约有44.3%的幼儿在一岁前就已开始看电视,而且每天看电视的人数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二绝大多数的儿童最喜欢动画片(含卡通片),最不喜欢的为远离儿童生活和较抽象的节目;三儿童对不同形式的节目主持及主持人的性别选择存在显著差异;四家长认为电视对孩子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差异检验不显著,然而多数家长重视对孩子收视的引导及监控。因此如何利用电视文化的积极作用,控制其消极影响,这是摆在社会、家庭及托幼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电视环境处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交叉点,经常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笔者从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电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通过长期调研反映出中国儿童电视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立儿童节目保护制度,扩大儿童电视节目数量和提高质量,加强家长引导行为等方面提出了改善中国儿童电视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需求层次的儿童家具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儿童家具设计不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的状况,以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依据,以儿童的身心特征为出发点,鉴别儿童不同层次的需求,据此提出四项儿童家具设计原则:实用性、安全性、趣味性和益智性原则,以保证儿童家具的物质品质和精神品质。采用实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研讨了各项设计原则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改进儿童家具设计,更好地满足儿童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视叙事声画一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电视声画关系的争论,以系统论观点分析引发电视声画关系争论的互斥机制,进而阐述了电视声画关系的实质是互补机制,提出以"声画一体"对电视声画关系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6.
对儿童的教育有德育教育、智育教育、体育教育等,而教育的形式有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其中利用电视对儿童进行教育,这是一个必备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何利用电视对儿童进行教育,充分发挥电视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在儿童收看电视时,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要正确处理好电视节目中各个栏目之间的关系,对于儿童喜欢看的节目要积极支持,而对于儿童不喜欢看的节目要注意引导,特别要注意引导儿童收看新闻联播节目,使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影视收视行为的问卷调查及分析,探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在没有监督、引导状态下接受影视作品过程中的道德倾向问题,尤其探讨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行为、犯罪手段、奢华生活、色情内容等对农村留守儿童法制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机制构建中纳入社会性别需求和儿童权利视角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做法.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及政策要与目标群体的现实和战略性需求相吻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中应该纳入社会性别需求和儿童权利思想,以儿童需求和儿童权利为本,构建能够有效回应和满足需求并尊重权利的关爱服务体系和机制.从社会性别、儿童自身需求和权利视角切入研究,可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及其机制的理论构建和实际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影视艺术的起源及其理论研究都肇始于西方,西方声画艺术理论也一直占据强势地位,但发掘中国文化中题画诗、画赞、连环画等传统艺术的现代价值,借鉴它们在解说、画面、叙事、造型等方面综合性的艺术融合与深化,对提升今天电视艺术声画关系的处理水平,构建中国特色的电视声画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儿童随之接触广告信息的机会也在日趋增多,电视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成为影响儿童购买产品的主要诱因之一。本文以儿童产品电视广告的诉求对象为出发点,进而阐述理性、感性、混合型三种诉求形式和诉求策略,提供制作和表现儿童产品电视广告的良策。  相似文献   

11.
司法部门在立法、执法等方面的疏漏是造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本着"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精神,司法部门应完善相关立法、执法等方面的工作,并同其他部门组织协调合作。此外,还要引导和教育监护人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班幼儿的视角探究幼小衔接,采用“马赛克方法”,选取三所不同等级、不同性质幼儿园的66名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小学”为主题进行自由绘画和说画,并逐一访谈,了解他们对小学的认知和需求。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与小学在校园环境、学习方式、生活节奏、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的三方合作:幼儿园用心帮助儿童做好入学的准备,小学积极做好接纳儿童入学的准备,家庭配合引导有序做好儿童入学的准备,三位一体使儿童顺利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3.
电视导视类节目对于引导观众收视、包装频道栏目、宣传频道形象和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导视类节目的功能主要有引导观众选择电视节目、引发观众的期待心理及增强观众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电视冲击波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着种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成长需要信任感、安全感,需要自主意识、合作意识、能力意识,需要正确的性别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现有的儿童电视节目远远不能满足儿童成长需求,有些节目甚至发挥了负面功能。成人应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儿童益智玩具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现代儿童益智玩具的创新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和安全性设计、动机需求设计、互动性体验设计和功能组合性设计等设计策略。Shiny Baby儿童益智玩具的开发设计为儿童益智玩具在造型与功能设计、细节与人机设计、色彩设计等方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江西农村为研究对象,针对电视特别是农业类电视节目在农村的收视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当前电视对农信息中主要有财政投入力度不足,播出时间和内容与农村受众的实际需求错位,农业类电视节目收视份额、知晓度、认可度和忠诚度低等.在分析有关数据的基础上,从提高电视对农信息传播效果、构建公共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形成对农传播新格局、满足受众需要、拓展受众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电视是声画合一的艺术,它以其逼真的画面,配合以生动、统一的人声、动作声、环境声以及音乐的烘托,在流动的时间和空间中直接诉诸广大观众,最大限度地还原和再现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因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视听感受。视听统一是电视的重要特征,它赋予了电视极强的真实感。在这种“真实”的还原和再现过程中,应该说同期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同期声,通常指拍摄电影或视视中电影同时记录的与画面有关的人或环境的声音。我们在拍摄电视节目时,同期声的运用使新闻人物以声画合  相似文献   

18.
当前自闭症绘画评定研究的有限性和匮乏性引发了我们对于自闭症绘画评定可行性的思考。本文以现象学开放的精神和思维态度为指导理念,以文献法及实验法为分析途径,探讨自闭症儿童涂鸦画评定模式的建构,并提出立足于现象学的理论立场和指导精神,从评估对象、评估模式、评估原则等几个方面把握自闭症儿童涂鸦画的评定。  相似文献   

19.
浅析儿童产品设计的材料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儿童产品选材现状分析,试图从儿童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材料的环保性等方面展开论述,得出儿童产品的材料选用的原则,并提倡设计师及儿童产品开发商等应遵循该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儿童产品的选材。  相似文献   

20.
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手段,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并且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电视,以其声、画合一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其手段的现代性,收视的简捷性,受众的消遣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又决定了它的传播及影响的渗透性、直接性、广泛性和生动性。对于青年来说,影响程度尤甚。因为青年对文化、特别是现代文化极其敏感,同时他们正处在人生的定位思考时期,并且拥有旺盛的精力和比较充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