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稹与宦官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在当时及以后的诗坛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千年以来,评述元稹的史传、专著、论文、札记都认为元稹“勾结宦官”,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就长期被冷落、贬低。下面我们想根据元稹与宦官的主要材料结合元稹的生平,剖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传统的说法发表一点不同的意见,希望能引起讨论,得出合乎史实的结论,还元稹以历史的本来面貌。一1 元稹生活在大历十四年(779)至大和五年(831)间,主要活动在元和(806—820)、长庆(821—824)、宝历(825—827)及大和(827—837)前期。这里,让我们先来考察元稹与当时宦官当权集团——元和年间的吐突承璀集团和长庆、宝历、大和  相似文献   

2.
元稹与宦官之间的结交是在当时宦官内争的特定政治背景下发生的。元和年间,宦官内部派系斗争激烈,于是,与吐突承璀宦官集团有着很深矛盾的元稹进入了元和逆党的视野。元和末年到长庆初年,与元和逆党结交的元稹成为元和逆党打击政治对手的工具,由元稹起草的相关制诰也往往成为他打击政治对手,拉拢政治盟友的政治工具,这恰恰违背了元稹制诰改革的宗旨,即通过客观明确的叙述进行善恶分明的褒贬,减少制诰的政治倾向性,增加其庄严性、严肃性,从而使其具有教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代宦官从玄宗、肃代之际开始走上榄权干政的遭路。玄宗、肃代之际权相的出现和藩镇的兴起为宦官的揽权干政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
唐代以前,宦官的主要来源为对特定对象实施宫刑。宫刑废除以后,对特定对象实施宫刑不再成为宦官的主要来源,因此,唐代宦官的来源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唐初到唐末,进献一直是宦官的重要来源。伴随着宦官权势的兴盛,宦官养子充任宦官亦成为唐代宦官的重要来源,到唐代中后期,宦官养子甚至成为唐代宦官的主要来源方式。除进献、宦官养子等来源方式外,部分中下级文武官员之子充任宦官也是唐代宦官的一种来源。  相似文献   

5.
元稹是与白居易齐名的中唐一位重要诗人,随着他元和五年被贬江陵,元和十年被贬通州,诗歌创作出现新格局,重要表现之一即是农村题材大为增加,对民生疾苦尤为关注。元稹以农村为背景,以农民的生产活动、生存状态、风俗习惯等为表现对象的农事诗创作,是元白早期提倡新乐府写作精神的继续。  相似文献   

6.
明代宦官外交是明清宦官研究中的重点之一,而明初(本文主要指从洪武到永乐年间)宦官出使之频繁,影响之深远,非历代可比,曾构成历史上少有的“宦官外交”的局面。这一时期宦官在西域的活动虽然不多,但却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西域的统治,对西域的发展和汉藏两族的联系也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元稹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其文章是其立身行事的原始记录,足以再现其勤政爱民的业绩和引领时代文化前行的风范。元稹诗歌成就因作品散佚较多,显然不如白居易高,但文章可读。元稹制诏文和奏议占现存作品半数,史称“极文章之壹奥,尽治乱之根菱”,当之无愧。碑铭、行状、祭文力求揭示主人公精神世界,真情贯注,摇曳生姿。《莺莺传》将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小说创作提升到空前高度。元稹散文的首要价值是其历史文献性品格,其次是生活教科书品格。元稹散文蕴含着浓厚的情感成分,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文体、文风、文学语言方面有开创性贡献,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重要一翼。  相似文献   

8.
《元稹年谱》事关元稹通州行踪谬误计约31处,在标示《年谱》疏误之后,扼要指出《年谱》疏误所在,并列举新说及其理由,表述了元稹通州行踪的本来面貌,为理解元稹行踪及其通任内的诗文原意提供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宦官在历史上的作用,已引起了史学界普遍重视,并进行了大量论述。但这些论述,多集中于宦官专权较烈的东汉、唐、明三个封建王朝,而对北宋的宦官,则极少论述,不能不说是一个空白。纵观北宋历史,宦官涉政之广、作用之大并不亚于东汉、唐、明三个王朝,同时又没有产生上述三朝明显的宦官专权,更值得研究。本文就此,谈几点粗  相似文献   

10.
宦官是中国古代史上一种独特的现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宦官视为灾星、祸水。认为宦官揽权必然“败国蠢政”;认为宦官的品性就是“残暴、狡诈、贪婪的”。笔者认为,这些看法都有失偏颇,有必要加以纠正。 一 首先,关于宦官的“败国”问题。 所谓“败国”,是指宦官参政必然导致其王朝覆灭。古代史学家范晔。欧阳修、司马光、谷应泰都是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范晔在《后汉书》中写道:“宦官败国蠢政之事,不可单《尽)书。”欧阳修则说:“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司马光说:“自古宦官败国者,各载方册。”谷应泰也说:“宦官之祸自古烈矣。”今人的观点与古人没有什么不同,如,有的学者认为:“宦官专权往往导致这些王朝覆灭。”“由于太监专权,内乱迭起”,“五阉同日封侯,十常侍把持朝政……东汉政事终于不堪收拾了。”“这些人左右朝政。总的说来,对政治影响十分恶劣。” 东汉、唐、明三代是宦官参政揽权的最严重时期,考察这三个王朝衰败的历史有助于弄清宦官是否“败国”的问题。东汉亡于封建军阀割据,这是没有疑义的。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与宦官有多大的关系?历史告诉我们,割据者的势力之所以在东汉得以存在,发展,是由于割据者的前身,即一部分豪强地主曾是东汉建国的功臣所致。就是说,刘秀建立  相似文献   

11.
南朝宦官的品秩要比北朝低得多,这就决定了南朝宦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远远不能和北朝宦官相比。南朝宦官在军事方面的表现,多为个剐偶然现象,北朝宦官的军事职务往往是与刺史、郡守等地方官联系在一起的。北朝宦官的军事职位的品秩比较高,都在四品以上,这样品秩的军事职务,加重了宦官的社会政治身份,同时也使宦官拥有军权,进而为影响北魏的政治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军事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元稹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其文章是其立身行事的原始记录,足以再现其勤政爱民的业绩和引领时代文化前行的风范.元稹诗歌成就因作品散佚较多,显然不如白居易高,但文章可读.元稹制诏文和奏议占现存作品半数,史称"极文章之壸奥,尽治乱之根荄",当之无愧.碑铭、行状、祭文力求揭示主人公精神世界,真情贯注,摇曳生姿.<莺莺传>将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小说创作提升到空前高度.元稹散文的首要价值是其历史文献性品格,其次是生活教科书品格.元稹散文蕴含着浓厚的情感成分,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文体、文风、文学语言方面有开创性贡献,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重要一翼.  相似文献   

13.
《莺莺传》中崔张故事历来被人们认同为元稹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笔者对此一直不敢苟同 ,曾经发表多篇拙作加以辨证 ,并提出元稹十七岁与管儿早恋的新说法。尹、程两位近日对拙作提出批评 ,本文的任务即是回答他们的商榷 ,进一步阐述我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南都学坛》2017,(5):5-11
东汉中后期宦官干政的现象愈演愈烈,至灵帝在位时期,宦官的权势达到顶峰。灵帝时期的宦官集团在与朝臣的斗争中兴起,亦在与朝臣的斗争中覆亡。灵帝在位初期,宦官与灵帝之间有着权力转移的过程。宦官集团在灵帝的支持下全面干政。在灵帝的有意扶持下,形成皇帝、宦官与朝臣间的特殊三角关系。灵帝时期的宦官集团对东汉后期政治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历代宦官出身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展拓,宦官问题已经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不少学者发表了很有见地的论著。本文仅就宦官的出身试作考述,以求对宦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宦官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存在物。它从西周至清末共存在近三千年。尽管不同历史时期的宦官具有不同的出身,但总的说来,可概括为六种。一、刑后不能为官而进宫者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唐代宦官的研究,基本上是将其作为一个与朝官对立的整体的集团来着眼的,“南衙北司”之争是论宦官者的习用语,而对于宦官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则尚少有论及。实际上,唐代的宦官,因其自唐中期以后成为与朝官集团并立的一大政治势力,其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与朝官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一样不可避免,并显示出自身的特殊性。本文打算对此作一点粗浅考察。 1 伴随着唐玄宗的重用宦官,宦官内部的斗争即拉开了序幕,从此,直到唐末,这斗争几乎没有停止过。朝官与宦官之间矛盾较和缓时宦官内部争斗  相似文献   

17.
宦官,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权阶层,弄权害政,擢发难数,尤其是“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而明代宦官除了插手军政之外,还纷纷广置田庄,役占军民。其数量之多,危害之大,又非汉、唐宦官所能比。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一明初,宦官只是“百计索取金银财物”,尚未涉及土地。  相似文献   

18.
唐代后期宦官掌握军权主要是通过宦官担任军职、专典禁军和宦官监军制度而实现的.唐代后期枢密使的设置则为宦官控制政权提供了机会.唐代后期的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又进一步加剧了宦官专权.宦官的专权使唐后期政治更加腐败;加深了唐后期的社会矛盾,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9.
北宋宦官参预经济活动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宦官广泛地参预了宋封建国家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掌管宫廷财经事务、参预地方经济事务和对内对外贸易活动等。北宋宦官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表明宋封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比前代加强了,但多是担任宫廷库务的管理工作和地方上的临时性、事务性差遣,而一直不曾参预采掘、冶矿、纺织以及粮食加工等手工业生产的经营和管理,这与明代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杜学霞 《南都学坛》2010,30(3):71-74
排律是元稹近体诗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他有较强的文体意识,其排律是在自觉的文体意识指导下创作的。元稹排律的主要贡献表现为叙事性和写实性成分大大增加,还为诗歌增加了代书、投赠、酬答等功能;在形式上,他的排律创新则表现为次韵相酬,增加了排律的写作难度。元稹排律主要存在过分的形式主义和诗歌内容上具有色情成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