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春心不死     
王玉北 《领导文萃》2006,(1):100-100
楚辞专家文怀沙年过九旬,还难以割舍那辆自行车。他说:“人活得自由自在是第一位的。你坐在汽车里见一妙龄女子,能观而品之吗?而我则能下车驻足观望,直到她消失为止。《诗经》首篇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虽有心无力,但凝视两眼总可以吧。”他的遗嘱非常简单,把骨灰顺着抽水马桶冲下去。夫人问他:“青山绿水皆可埋骨,为何作此选择?”文怀沙回答:“骨灰与粪便合成有机肥料,可以肥田美地。”有人问:“你那么多儿女将来怎么祭奠你?”文怀沙回答:“他们对着大地上的高梁或者玉米鞠躬就是了,那就是我。”春心不死@王玉北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人问中国人的信用如何 ?可以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有人说 :中国是礼仪之邦 ,信用为本。中国人恪守信义 ,他们的言行受着中国传统的“言必信 ,行必果”、“言而无信 ,行之不远”等古训的约束 ,因此 ,中国人是守信的。但是 ,也有人说 :中国人没有信用 ,当代中国最大的危机是信用危机。这两种回答你认为哪一个对呢 ?中国———信义之邦我国自古就有“信义之邦”之美誉 ,国人视信义为面子 ,为命根子 ,历代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舍身取义为的就是这两个字。孔子的“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这句话也成为国人最正统、最经典的人生哲学。因而…  相似文献   

3.
文澜 《经营管理者》2004,(11):12-13
<正> 杰克·韦尔奇一贯强调寻找优秀人才比资金运作更重要,但中国企业家则认为“不考虑资金,只想人才,是不现实的”。在韦尔奇访问中国的整个对话过程,可以看到韦尔奇频频面对中国的挑战,那么他是如何接招的呢?请看台湾《商业周刊》杂志整理出的韦尔奇面对8位中国企业家提问所作的回答。重人本:人力资源最重要 问:韦尔奇先生要领导那么大一个企业,有那么多专业,怎么领导他们?他们怎么会服你?在很多专业管理上,你给GE带来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几年以前一个世界探险队准备攀登马特峰的北峰,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到达过那里。记者对这些来自世界各地探险者进行了采访。一位记者问其中的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他回答说:“我将尽力而为。”另一位记者问一名探险者:“你打算登上马特峰的北峰吗?”这句探险者答道:“会全力以赴。”记者问了第  相似文献   

5.
王娅 《科学咨询》2009,(8):14-15
曾听说一个故事:周女十的女儿正在上中学,当她得知女儿收到一个男孩的纸条,她是这样做的:她问孩子纸条上都写了什么呢?孩子说:上面写着"你的身材很棒,胸很好."周女士心里想怎么可以这样写,但她不动声色地说:"还赞美了你什么呢?你收到了这样的纸条有几张呢?"孩子说:"两张."周女士说:"就两张啊,我那个时候收了17张呢!(周女士说这个是要告诉孩子,这个年龄收到这样的纸条没有什么大不了,我也收到过,而且还比你多呢!)上了大学还收到更多的纸条呢!"  相似文献   

6.
<正> A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这使它十分惊奇,便问:“你在追赶羚羊吗?”“没有!”“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那只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听到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后来,狮子真的来了,使得草原上的羚羊奔跑速度变得更快,这  相似文献   

7.
求人问题     
周波 《领导文萃》2014,(17):127-129
正东沙闷闷不乐地回到家,老婆如晶问他:怎么了?镇里有事?没有。东沙说。那你为何板着脸,无精打采的样子?如晶又问。求人是啥感觉?东沙莫名其妙地问道。求人?咱们好端端的干吗去求人?如晶问。是呀,好端端的干吗要去求人呢。可是,有人求我了。东沙说。如晶说:你这人真是奇怪,那说明你有能耐有水平有门路,该开心,不该板着脸。如晶说。  相似文献   

8.
老皇帝悲歌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皇帝?据一位知名历史学家讲,还没见有人统计过。 如按通常用的“十五个纪年表”上有名有年号的算,应为307个;如把《资治通鉴》上提到  相似文献   

9.
醉舟 《经营管理者》2007,(4):125-125
<正>在《霸王别姬》里,当段小楼大闹“花满楼”并与菊仙定婚归来时,程蝶衣与师兄段小楼发生了争执,程蝶衣希望段小楼不要寻花问柳,而要与自己唱一辈子戏,他说:“你忘了咱们是怎么唱红的吗?不就是凭了师父一句话?”段小楼问:“什么话?”程蝶衣说:“从一而  相似文献   

10.
观念不相同     
我爱读流沙河的幽默,他讲过一个小笑话:有一中国留学生与美国同学口角,满口英语骂之,夹杂汉语一句“我操你娘”。美国学生不懂,急请旁人翻译。译曰:“他说,他要同你妈妈做爱。”美国学生疑惑不解,耸肩张臂、问曰:“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收在《高级笑话》中的这一则,标题画龙点睛,叫《观念不相同》。也许是这样的吧。建国数千年,受忠孝节义传统文化熏陶的中  相似文献   

11.
物质女人     
时下正流行一种说法:女人是物质动物。这是因为,物质出美女。戴安娜如果不是王妃,没有皇家御用的服装设计师、形象设计师、发型师以及那些专门为她设计的珠宝,还有媒体无尽无休的大力炒作,她的美还能拥有这般征服世界的魔力吗?张曼玉在《花样年华》里也美不胜收,恐怕跟那100多套量身定做的旗袍不无关系吧?去过韩国的人感觉就更强烈了,在大街上见到的女孩子很一般,韩国的肥皂剧里却美女如云,女演员几乎个个是美女,据说这大多是整容整出来的“人造美女”,也可称之为“物质美女”。走在中国的大街上也一样,稍微留意过的人都会发现女人比过去漂…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5则     
知识产权晓刚拿着作文本不满地问老师:“您怎么把我今天写的作文批改得面目全非呢?”“难道我不能批改你的作文吗?”老师笑着反问他。“能,但是,今天不行!”“为什么?”老师面露困惑。“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呀!”晓刚振振有辞地回答。理由法官:“你拾到这样贵重的戒指为什么不交给警察或失物招领处呢?”被告:“我倒是有过这个念头,法官先生,可是当我看到戒指上刻得非常清楚的那句话时,便把这个念头打消了。”法官:“什么话?”被告:“永远属于你!”错误施舍大款的太太对丈夫说:“亲爱的,你还记得你那件旧大衣吗,就是穿破了的那件?”…  相似文献   

13.
《领导工作研究》2001,(1):24-24
1981年1月的一天,胡耀邦在和一位青年干部谈话时,问他:你读过什么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读过没有?《列宁选集》四卷读过没有?《斯大林选集》两卷读过没有?《二十四史》读过没有?《中国通史》看过谁的本子?这位青年干部逐一作了回答。胡耀邦接着说:《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是要读的。《二十四史》可以读一点,不一定全读。鲁迅的著作也应该读一点。  相似文献   

14.
张鸣 《领导文萃》2006,(11):33-35
洪宪帝制的时候,北京有位记者表现积极,对袁世凯自称“臣记者”,被媒体传为笑谈,帝制还没有结束,臣记者就已经混不下去了,只好夹起皮包走人。后来历史的大势所趋,任谁也做不成皇帝了,中国近代以来出现的新职业,诸如记者、律师、作家之类,庶几得以幸免加盖“臣”的印记。然而皇帝这个东西,废除其名号容易,要真的将之从国人的心里和文化里消灭,却难上加难。在没有皇帝的天地里,很可能皇帝更多了,遍地都是。一些人因为自己大小是个头,感觉上就觉得自己像皇帝,像皇帝一样做事。于是有人惊呼:上级皇帝化,下级奴才化。在这“两化”的浪潮里,媒体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企业家? 这是一个问了许多年而且还会问下去的问题。“素质低下”、“传统文化糟粕”是近十年来国人在试图解答这一  相似文献   

16.
有人问我,为什么近期经济改革论坛上鲜有创见的理论出现? 不管你同意不同意,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经济学家写文章就是旧货翻新,昨天谈的观点今天翻出来又谈,毫无新意可言。但如果看看经济的现实,如果再问你一句话:今天的深化企业改革与十年前的城市企业改革在难点上有何不同,我想你略加思考,也就渐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8则     
合乎逻辑一个新兵每次清早操练都迟到。军官问:“喂,你怎么老是迟到?”“报告,我总是睡过头。”“什么?”军官勃然大怒,“如果每个士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6则     
不可或缺一位女士在警察局苦苦相求:“警官先生,我丈夫失踪了。请你们帮帮我,无论如何要找到他,离开他我真的就没法活了!”“他是什么时候失踪的?”“两周前。”“那您怎么到现在才来报案!”“因为今天是他发工资的日子。”死了还是喝多了?世界各国做了个民意测验:让人看一张照片,问这意味着什么。照片上是餐厅,摆着酒菜的桌子,一名男子脸埋在色拉盘里,一动不动。所有国家的人都回答:“人死了。”只有俄罗斯人回答正确:“喝多了。”法官问被告:“您被指控犯了什么罪?”“说我提前进行圣诞采购,法官大人。”“这算什么犯罪!你到底是提前了多…  相似文献   

19.
抱怨的开始     
尹玉生 《领导文萃》2006,(8):177-177
我的一位朋友住在佛罗里达海岸附近,距离肯尼迪航天中心非常近。我问他:“住在海边,还能经常观看发射航天飞机,一定非常有意思吧?”“我从来没有去过海滩。”他回答,“我甚至懒得迈出家门去观看发射航天飞机。”“你在开玩笑吧?为什么?”我不解地问。“我已经见过很多次了,没什么好稀奇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有很多我们熟悉和亲近的人,我们几乎天天都能见到他们;当我们天天能见到他们的时候,我们就慢慢地忽略他们;当我们忽略他们的时候,我们就很少再去欣赏他们;当我们很少欣赏他们的时候,我们就很少感激他们;当我们不再感激他们的时候,我们…  相似文献   

20.
任文喜 《领导文萃》2013,(9):98-100
"元芳,此事你怎么看?"此话近日在网络上极度盛行,表现为前面叙述一件事,后面必定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比如说,"公司的打印机没墨了,元芳,你怎么看?"众多网友热烈参与,形成了热点话题,相关微博已达到近250万条。"元芳,你怎么看"的贴吧也已建立,围观者众多。"元芳体"来源于《神探狄仁杰》中狄大人常说的一句话:"元芳,此事你怎么看?"在这部拥有众多观众的电视剧中,狄仁杰碰到案件时总喜欢程式化地问一下副手李元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