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周文小说的鲜明特色是:题材上的鲜明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特色,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白描和讽刺手法。这些特色不但使他成为左联作家中具有独特创作个性的小说家,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它把中国古优讲说滑稽故事,以及受古优影响而形成的讽刺喜剧、笑话和相声艺术的艺术手法掺合进小说,构成了《聊斋志异》异于其他讽刺小说的戏剧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陈白尘善于从对社会的结构认识和对现实的政治认识出发来选择喜剧对象,通过揭示这些否定性喜剧对象的内在矛盾和本质,来发挥讽刺喜剧的社会作用和艺术作用。在讽刺对象、讽刺目的、讽刺效果及讽刺方法等方面,陈白尘讽刺喜剧都表现出了特殊的艺术追求。这种以讽刺为本位、充分吸纳其他喜剧艺术因素的观念与方法,促成了讽刺喜剧的讽刺性因素和喜剧性因素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英国作家乔治·奥韦尔不仅是一名伟大的讽刺小说家,而且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在《马拉喀什》这篇短小精悍的散文中,他以鲜明的反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主题、冷静客观的叙事笔墨、平易清晰的语言风格、及运用得当的对比反衬艺术手法,赋予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实现了他自己提出的“把政治写作变成一门艺术”的创作目标  相似文献   

5.
周文是在鲁迅的扶掖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 2 0世纪 30年代文坛的优秀左翼作家 ,从创作意图、创作原则到题材的选择、艺术表现手法及风格都承袭了鲁迅文艺思想之精髓———现实主义 ,并且拓展了鲁迅小说的题材范围和人物形象系列 ,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他深得鲁迅白描手法之妙和讽刺手法的“含而不露” ,又更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洞察和反讽技巧的娴熟运用 ,以客观真实的人事物景勾画出一幅幅洋溢着浓郁地方风味的图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四个方面全面论述《儒林外史》卓绝千古的讽刺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讽刺文学的集大成者和创新者,吴敬梓很好地处理了讽刺与理想、肯定性人物与否定性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以含蓄蕴藉的笔词表达讽刺情绪方面,作者确立起冷静的讽刺品格;在讽刺的喜剧气氛里,作者嘲弄了滑稽丑人物,透过喜剧性形象直接逼视到了悲剧性的社会本质,造成了悲喜剧交融的美学风范,增强了讽刺效果;以对社会百态的“实录”作为基本的创作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以白描为中心的一系列具体的讽刺艺术方法。吴敬梓对讽刺艺术的全方位探索,使得《儒林外史》成为一部文学史上罕见的成熟的讽刺巨作。  相似文献   

7.
现代小说三十年,讽刺小说和抒情小说一样作为一支重要的流脉,一直在沿着自己的艺术河床涓涓流淌。“五四”时期作为鲁迅的讽刺时代,使讽刺小说一开始就起点很高,但是,时代只推出了讽刺作家的伟大代表,却没有抬高讽刺文学的“平均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有一个源远流长的"文"的传统,今日之"文学"即属于这一传统,故而谈论"文的历史"较之谈论"文学史"更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周文"是诸子百家之学的直接母体,在"周文"的基础上,诸子或者"顺着说",或者"反着说",总之都直接与之相关联;经由诸子的传承与新变,"周文"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之传统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9.
<围城>与<四世同堂>是在讽刺艺术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优秀之作.两部作品在讽刺视角、讽刺形象的塑造、讽刺哲理思索等方面均有不同之处,在讽刺艺术内在指向上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从古今小说讽刺的批判精神、艺术表现和思想艺术的新发展三方面, 论述我国小说讽刺传统的古今传承与新变,揭示了其间传承的原因, 传承的诸种表现。这对于当代讽刺小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天翼的讽刺小说显示了特独的艺术个性。它是通过戏剧性的片断构思讽刺典型 ,通过夸张和对比手法揭示人物内涵 ,运用了幽默、尖峭的讽刺语言  相似文献   

12.
周文的地缘小说是在鲁迅影响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是通过1933年出现一批左翼青年作家的地缘小说创作显示其独立价值和意义的,反映了新文学向中国社会更广泛区域的延伸,是左翼小说的"独立"发展要求的体现,周文战争小说建立起了对边缘省份底层社会人生形态特有的文学感受和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1934年,周作人的《五十自寿诗》由林语堂在《人间世》杂志上发表之后,受到上海左翼作家的指责。之后,一直没有作打油诗。1940年,他却重新开始写打油诗,应该说实在是出于不得已。1945年日本投降,周作人被判为"汉奸",进南京老虎桥监狱,感到"假如用散文或白话诗,便不能说得那么好,或者简直没法子说",把打油诗易名为"杂诗",开始大量地写杂诗了。探讨周作人对杂诗持有如何意识与看法,从而进一步探讨杂诗的两种形式(七言绝句与五言古诗)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大众化”思潮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是个一以贯之的潮流,虽然左翼文学界的文艺大众化是从批判“五四”文学开始的,但作为大众化运动的领导者与实践者之一的周文在文学的根本问题与原则问题上,都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精神。他提出文学要面向大众,要使用“活”的语言,而且还利用自身在边区政府的领导地位,完成了公文改革,实现了“五四”未竞的事业。  相似文献   

15.
周佛海每次交党费时,都要被掌管家庭财权的老婆抢白一顿:就这么个穷党,还不如退了算了。  相似文献   

16.
周作人自1939年担任伪北大图书馆馆长起至1945年“八·一五”日寇无条件投降时止,六年附逆期间共创作散文430余篇.在周作人及其散文研究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为着彰显周作人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突出贡献,而有意回避或淡化周氏附逆期间诸多散文所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与错误;二是既已认定周作人是汉奸,曾为日本法西斯及汉奸汪精卫之流歌功颂德,就对周氏文学思想、散文创作不加分析地一笔勾销.当下第一种倾向尤为严重.本文依据知人论世、知世论文原则,将周氏附逆期间散文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既实事求是地揭露周文的主要问题与错误,又对部分佳作予以肯定性评析,从而展示出它们与周氏其他人生阶段散文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周文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坛优秀的青年作家,其小说的文字总量虽不算丰厚,但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时代背景、地域条件、主观精神多方面的交叉融合是其小说冷峻叙事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周文小说鲜明的风格特征综合体现在其题材选择的一贯性、人物形象的独特性以及冷静客观的表达方式中,从而标志了作家写作的成熟。  相似文献   

18.
徐勇 《南都学坛》2009,29(5):43-45
曹乃谦虽然对其笔下的山西雁北世界充满了太多的感情,但这个世界并非被认为的那样是一片"净土",毋宁说这是一个分裂的空间,其时间指向上的暧昧不明使得小说在意义的读解上呈现出多义性的一面,作者把乡土世界简化为食色人生的主题,其实反映的是作者对现实和历史无力把握的心理体验和经验。而其小说在描写食色人生时又呈现出灵肉分离的一面:"我"对灵的注重对应乡土农民对赤裸裸的肉欲的饥渴,这些都透露出作者背后深深的矛盾和焦虑,故此,与其说曹乃谦乃一"真正的乡巴佬",毋宁说他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小说世界呈现出的矛盾和分裂其实是作者内心情感体验和思想分裂的表征。  相似文献   

19.
吴宓认为小说不是生活的消遣,而是人生的表现,赋予了小说对个人、社会和世界以厚重的文明教化功能。他从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流派那里吸收“写实小说”的概念,把自己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作为小说主旨追求的目标,强调小说对真、善、爱等终极价值的张扬。依此为标准,吴宓展开了对中外“写实小说”的批判。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来看,周文小说在乡土文学和人性开掘方面有其独特贡献。作为四川乡土作家的周文,用冷静深沉的笔触,画出了川康地区的人间百相图,让读者窥视了中国内陆的黑暗面影。周文从生活实际出发,其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复杂多样、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深刻开掘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也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