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诺纪念文集》(余三定编:《许诺纪念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以下简称《文集》)是余三定先生在学者研究领域里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对学术规范建设的重要贡献。许诺(1910~1993),湖南省岳阳县人,30年代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统区担任过地下党的县委书记等职。1940年到延安后一直从事报刊编辑、新闻宣传和政策理论研究等工作,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深理论工作者。他生前虽然没有显赫的名声,但几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表现出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所应…  相似文献   

2.
谭解文 《云梦学刊》2002,23(5):127-128
读罢这本由余三定编辑的《许诺纪念文集》 ,禁不住感慨良多。对我来说 ,许诺是一个十分生疏的名字。无论是作为一位三十年代即投身革命 ,参加过延安整风运动的老革命家 ,还是作为一位优秀的哲学和党史研究工作者 ,忝为他的同乡的我 ,长时间里竟对他一无所知 ,这似乎是有点不可思议。但当我从这本书里了解了他的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后 ,我明白了他长时间默默无闻的原因了。他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出生入死 ,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 ;他是一位保持着独立人格的思想者 ,在极左思潮肆虐的年代里 ,也未放弃对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  相似文献   

3.
评《俄国文学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少兴 《学术界》2002,(2):133-154
一  《俄国文学与宗教》(以下称该书 )是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 995年出版的一本 1 9万字的书 ,其前身是内部铅印的同名讲义。据该书作者、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兼管科研 )副院长任光宣教授说 ,该书是他的一部“学术专著” ,“一项科研成果” ,并称“这部书的基本论点和论据经得了时间的考验” ,还说该书“受到国内俄苏文学界的普遍好评”(引文见《国外文学》 ,2 0 0 0年第 3期 ,第 1 0 8页、1 0 9页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年多以前 ,我在《文汇读书周报》( 2 0 0 0年 6月 3日 )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是谈历史还是讲迷信》 ,对该…  相似文献   

4.
杨玉圣 《学术界》2001,(4):230-236
在程千帆先生去世一周年前夕 ,6月 2日 ,接到程先生高足莫砺锋教授的赠书《程千帆先生纪念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 2 0 0 1年 5月第一版 ) ,即手不释卷 ,一鼓作气读完 (对不少篇目还读了不止一遍 )。因为 ,这本书太吸引人了 ;这种兴奋而激动的读书滋味 ,记忆中 ,只有在读陈平原教授赠送的同样也是纪念文集的《王瑶和他的世界》时才有过。收入这本《纪念文集》的文章有 57篇 ,另有“程千帆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要”(收有 32位学者的致辞和发言 )以及挽联、挽诗、挽词、唁电唁函选录。尽管这些文章或长或短 ,作者也长幼有别 ,但对程先生的道德…  相似文献   

5.
陈桥驿 《学术界》2002,(6):262-270
《绍兴县志》主编傅振照先生以其多年耕耘的巨构《绍兴史纲》嘱序于我。与此同时 ,台湾汉学研究中心邀请我出席今年十月在台北举行的“地方文献学术研讨会” ,这真是一种学术上的巧合。《绍兴史纲》当然是绍兴的地方文献 ,傅先生研究绍兴地方文献 ,成就卓著。其所主编的《绍兴县志》 ,如我在该志序中所说 :“就《绍兴县志》的内容而论 ,在这十余年来各地新修的志书中 ,实属后来居上。”我特别指出 :“综观全志 ,内容完备 ,信息全面 ,而体例严谨 ,尤可独步志林。”此外 ,近年以来 ,我曾在不少学术会议中 (如 2 0 0 1年洛阳“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6.
顾海兵 《学术界》2003,(3):133-134
说实话 ,为《学术界》百期生日提笔祝贺我是不够格的。首先 ,我是《学术界》的不合格读者。因为《学术界》出版百期 ,我认认真真阅读的不会超过 10期 ,而其中至少有 5期还是最近 1年中的。其次 ,我不是《学术界》的老作者、“大”作者。因为 ,我虽一直敬仰《学术界》 ,但似乎机遇总是与我擦肩而过 ,直到去年下半年 ,承该刊学术委员杨玉圣先生 ,一个我至今未曾见面的朋友之垂青 ,使我终得以在我认为高雅、高档的《学术界》第一次发表了我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 :批评与建设》一文 (2 0 0 2年第 3期 )。之后 ,又蒙翁飞副总编 ,又一个我未曾谋…  相似文献   

7.
对哲学危机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总觉得,出版社给作者出自选集,既是对作者的一种信任,也是对作者的一个考验.也就是说,要看看作者能否对自己的学术成果作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公正的判断.而当我在审视自己的学术作品时、还面临着另一重困难.即1995年我已出版了三部文集:《寻找新的价值坐标:世纪之交的哲学文化反思》(复旦大学出版社)、《文化密码破译》(上海远东出版社)和《俞吾金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虽然自选集允许在已经出版过的文集中再进行挑选,但从读者的利益出发,我希望尽量不要重复.使我感到欣慰的是,尽管系里的行政工作花去了我不少的时间.但我不仅没有停止笔耕,反而因为没有整块的时间撰写大部头著作,倒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术论文的写作中.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近两年来我已发表的和未发表的论文加起来竟有  相似文献   

8.
余三定 《学术界》2001,(6):269-271
《学术界》自 2 0 0 0年第 1期改版以来 ,在全国如林的学术刊物中可谓独标一格 ,不同凡俗 ,其成就是丰富的、多方面的 ,然就笔者的阅读感受来说 ,我觉得其最突出的特色是率先全方位、深入地展开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本是去“研究”哲学及各门具体学科对象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的 ,但在《学术界》 ,学术研究自身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对象。《学术界》对学术和学者自身进行回瞻、反思、研究和总结 ,从深层次显示了学术的自觉和学术的发展。《学术界》对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主要是从下列一些方面着手的。一、开展学术批评。学术…  相似文献   

9.
挤时间通读了高等教育学博士韩延明教授集数年之心血而撰著的洋洋 45万言的学术新著《大学理念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3年 1 0月版 ,以下简称《论纲》)之后 ,确实感到收获颇丰、思路顿开 ,令人耳目一新。概而括之 ,《论纲》有如下两大显著特点。一、条分缕析 总摄全域《论纲》的基础部分为概念解析 ,通过对“什么是大学”与“大学是什么”的辨析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大学”的界定与表述的引介 ,特别是通过另辟蹊径地对大学进行逆向思维的悖论研究 ,阐明了“大学”的特定含义和特殊属性。通过考察西方古代关于“理念”的阐发和中国对…  相似文献   

10.
韩庆祥教授的《发展与代价》一书 (人民出版社2 0 0 2年 2月版 ) ,从学术选题、清理总结、学术积累、研究方法、思想观点、学术创新、分析论证和学术规范等方面来看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发展与代价”问题、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专著 ,它的出版 ,将会引起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关注。从学术选题来看 ,本书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进入 2 0世纪以来 ,西方兴起一种反思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和技术化所付出的代价的学术思潮 ,其主旨是向发展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进攻。罗马俱乐部、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  相似文献   

11.
木言 《天府新论》2001,(4):96-96
徐干为“建安七子”之一 ,其著《中论》 ,显誉当时。然而 ,《中论》一书长期未能得到今人很好的整理研究 ,导致不少学者只闻其名 ,未见其书。这一遗憾现在已经得到弥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徐湘霖的《中论校注》于 2 0 0 0年 7月由巴蜀书社出版发行。我欣喜地阅读了《中论校注》 ,感受到它有几个鲜明的学术特点 :(一 )较好地吸取了清人与今人的研究成果。清人整理古书的成绩以经部、史部最好 ,而子部、集部书籍则较少得到关注。清人整理《中论》的成果 ,较著名的是钱培名的《中论校补》和俞樾的《中论札记》。今人研究《中论》的成果 ,…  相似文献   

12.
2000年6月9日,《南方周末》发表报道和评论,介绍“长江《读书》”评奖和获奖情况,记者在报道中说:“这次奖项,引发微词的是费孝通的《费孝通文集》,汪晖的《汪晖自选集》和钱理群的《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因为费孝通是特邀名誉主席,汪晖是学术委员会召集人,钱理群是评审委员会成员。”评论中说:“有关的非议之一,是关于汪晖及其《自选集》应否得奖。汪晖先生的学术成就可以暂放一边,汪晖先生的身份(《读书》主编)就使他的获奖令人存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长江《读书》奖”的争论由此在学术界文化界热烈展开。“长江《读书》奖”由…  相似文献   

13.
在《学术月刊》1963年第2期“管子的经济思想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一文中,叶世昌同志认为“阶级观点”与“阶级利益”是两回事,所以不完全同意我对《管子》作者所代表的阶级的分析,并指出“只能说《管子》经济思想反映了商人阶级的观点(也反映了地主阶级的观点)而不是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如果《管子》代表商人阶级的利益,在《管子》中就不应该“有许多直接抑制富商大贾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一种刊物的办刊宗旨和内容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新生》周刊 ,是 2 0世纪 3 0年代中期创刊于上海的一种进步刊物 ,“为求民族生存而奋斗”是其办刊宗旨。1 93 4年的国庆日 (双十节 ) ,《新生》周刊以《新生特辑》的形式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生观”,为中国的新生而献言。这一系列的“新生观”体现了进步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 ,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宁瑶瑶 《云梦学刊》2011,(1):161-162
值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北京师范大学伍铁平教授著《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和郑奇编著《较量》面世之际,“第二届全国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术报告厅举行。  相似文献   

16.
《避熟就生与化生为熟》作者张福勋原载《文史知识》2 0 0 0年第 8期杨万里说 :“旧家句熟近来生”。由“熟”到“生” ,是艺术家不断追求创新的表现。人才有限 ,而诗艺无穷。欲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艺 ,靠的就是诗人的创造。“就生”是一种创造 ,而“化生”也是一种创造 ;“避熟”是一种创造 ,而“为熟”也是一种创造。关键是要运用好其中的辩证法 ,转化好“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让“就生”与“化生”各尽其妙 ;“避熟”与“为熟”各造其境。《说摘句》作者张福勋原载《名作欣赏》2 0 0 0年第 6期摘句评在古代诗评中 ,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正是因为“哲学”既令人望而生畏、又最引人入胜,所以它才具有了永恒的魅力。而哲学自身这一独特魅力,却不是自明的,需要不断的追问和阐发。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正是这样一位哲学自身的追问者和阐发者。其洋洋洒洒二百余万字的《孙正聿哲学文集》(以下简称《文集》),集中而系统解决的就是“如何从哲学自身来理解哲学”的问题。这就是说,孙正聿教授是透过“哲学的目光”来“看”哲学的。而透过孙正聿教授这一“哲学的目光”,哲学的“庐山真面目”便向我们显现出来。一、批判前提:哲学的灵魂在《文集》的长篇序言中,孙正聿教授明确提出:“一套…  相似文献   

18.
我既是《学术月刊》的一位忠实的“老”读者,也是《学术月刊》的一位新作者。说我是“老”读者,是因我1974年在西安工作时,因为特殊的工作关系,竟然读到了《学术月刊》“文革”前的所有经济类的文章。当时我还只是一个经济学的业余爱好者,并不可能完全读懂那些文章,但《学术月刊》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文革”后《学术月刊》一恢复,我就成了忠实的读者。后来我又成了《学术月刊》的作者。正是因为与《学术月刊》有  相似文献   

19.
“苏老泉”是苏洵之号,还是苏轼之号?自来就有争议。自宋以来,多有称苏洵号老泉者。甚至有将苏洵文集《嘉祐集》称为“苏老泉”文集的。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的苏洵文集(东莱标注老泉先生文集》十二卷,是宋代吕祖谦编,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吴炎刻本。由此可知宋代吕祖谦就称苏洵为“苏老泉”了。另,《苏老泉文集》十三卷本,有文十二卷,诗一卷,并有凌蒙初《苏老泉文集序》和凡例、本传,是明代凌蒙初的朱墨套印本。  相似文献   

20.
《钱仲联讲论清诗》(下简称《论清诗》 ,苏州大学出版社 2 0 0 4年 4月版 )由钱仲联弟子魏中林博士根据钱先生一年半讲授清诗的内容整理而成。钱先生生前曾于 2 0 0 3年 9月曾亲自审订此书 ,并题写跋语 ,称“年迈体病 ,一月读竟 ,文中误录之字 ,随读随改。所记均为当时实录” ,“为保存原貌 ,并未刊落”。可见此书实为钱先生口述、弟子记录整理的一部学术论著 ,是钱先生最后一部遗作 ,因此弥足珍贵。《论清诗》不仅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集大成时期———清代之诗歌与诗论、诗人与流派等的繁盛面貌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史意义 ;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