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在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讨论中,国内学术界一般都把“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等同起来,作为同一概念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围绕着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两个论断展开了争论。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关于什么是数学即数学研究的对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35页)中曾有这样的论断:“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对于早期的数学确实是很恰当的概括,在《自然辩证法》(第235页)中恩格斯还作了数学的更具有普遍性的论断,“数学是量的科学”。我国数学家关肇直同志把数学定义为“研究现实世界中量的关系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我校法律系科学社会主义专业部分教师于一九八○年与北京师大、吉林师大、中央民族学院等九院校的科社专业部分教师合作,编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疑难问题探讨》一书。于一九八二年一月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科学社会主义疑难问题探讨》一书回答了五十二个难度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大体可归纳为六类。一,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首先,介绍了国内学术界对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几种说法。一种意见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规律的学说。另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研究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所得出的科学论断,它直接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逻辑是关于认识的理论,认识的学说。”(《哲学笔记》)这一论断从总体上指明了逻辑科学研究对象的范围。质言之,它所考察的是认识过程中理性阶段的思维形式。按现在通行的说法,逻辑科学有“形式逻辑”(也叫“普遍逻辑”、“初等逻辑”),此外还有“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矛盾论》)那末,怎样理解不同的逻辑学科的研究对象呢?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出科学的说明,这是需要进行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问题,在国内存在着两种较大的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另一种意见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相似文献   

7.
养蚕“总动员” 本学期四年级《科学》教材的第二单元是《养蚕》,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第四年教这个内容了。以往我总是布置孩子们养蚕,而自己却是“旁观者”,心想:凭自己肚里这点“墨水”,还怕十岁左右的孩子?今年在上《养蚕》的第一节科学课时,我由谜语导人,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到了是蚕。于是我问孩子们:“关于养蚕,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研究蚕的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前 言 初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同志都要问: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它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为什么要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学好科学社会主义是必要的。为此,我们先讲一讲这几个问题。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呢?简单地说,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规律的学说。它阐明了“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第 193页) “科学社会主义”一词是马克思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而使用的。自从人类社会进入了阶…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问题。在很长时间里,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或者说“没有完全搞清楚”。小平同志在1990年12月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1992年初南巡谈话中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重要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界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层突破,同时也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主题中的核心,是支撑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我们应当深入理解这一科学论断,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0.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应当怎样来概括,这是关系到这门学科的内容、体系的根本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同行和学者们。现有的版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一致地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概括为根据,而且也几乎一致地认为应当补充《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中所指出的“一般目的”这一句。似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概括未够全面,没有提及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问题;也似乎只要加上这一句“一般目的”,就可以通用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两个历史发展时期了。  相似文献   

11.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特征的关系崔良桐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很多,但他们都没有直接论述过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也没有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科学概括,而在他们的著作中却描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为无产阶级寻求彻底解放的道路,科学地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把他们自己开创的哲学与共产主义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他们说:“对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对此问题谈一点看法,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3.
76岁的张海山教授是辽宁省昌图县人,1953年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山西,先后任教于太原五中和山西大学,直至1992年离休。他教学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长达半个多世纪,成果颇丰,曾任山西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和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编著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概论》、《政治学纲要》、《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疑难问题探讨》、《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比较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等。他提出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处理好科学与政治、理论与政策、研究与宣传三对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不少书上和文章里都引用恩格斯的话这么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或“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我认为,这些说法未触及到唯物辩证法研究对象的本质内容,因而作为唯物辩证法研究对象的定义是不确切的。列宁说得很清楚:“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8页),又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同一的、是相互转化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当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创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深刻、全面、正确地理解和阐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为深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现将理论的已有研究成果,作一全面综述.一、邓小平的论断同马恩的预测。对这个问题有三个不同的看法,可以分别是概括为“继承发展”论、“重新建构”论和“一致”论。1、“继承发展”论.认为要正确理解邓小平的论断同马恩预测…  相似文献   

16.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遇到的新情况、新机遇、新挑战,要求人们对社会主义历史命运问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历史命运之科学含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历史发展中是否经得住实践检验,获得新的证明,并使自己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创新。研究社会主义历史命运问题,应围绕“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这一主线展开。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70多年”,是纵向检验、证实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与苏东剧变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横向检验、证实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的。社会主义的命运与工人阶级政党的命运紧密相联,它们是“命运共同体”,党兴,社会主义兴,党亡,则社会主义亡。  相似文献   

17.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得很明白:“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8页)由于人们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不同,因而,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产生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另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第三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四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本文就《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为维护工人阶级利益,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针对性地批判拉萨尔劳动经济理论。他着重批判拉萨尔“劳动超自然创造力”的论断,科学剖析劳动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揭穿拉萨尔“劳动所得平等分配”的幻想,探讨实行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社会历史条件;驳斥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的谬论,为废除私有制而实现劳动解放指明方向。对拉萨尔劳动经济理论的批判内在地贯穿于马克思发展唯物史观的思想进程中,同时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民族理论界结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对一些重要的民族理论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现将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 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提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论断。根据这个论断,民族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展开了研究、讨论。 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  相似文献   

20.
1845年春天,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作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既是对以往一切把人的本质归结于“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的根本否定,又是对人的本质所作的最基本的科学规定,并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