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在哲学史上,最先把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看成是自由的进展,历史的目的就是实现自由的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他提出了自由作为人类历史的原则和目的的思想,认为“世界历史无疑是自由的进展”。遗憾的是,这个极有价值的观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时有泛滥,这种思潮往往打着“争民主”、“争自由”的旗号,蛊惑人们去追求什么绝对自由。究竟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正确的自由观,有没有所谓绝对自由,自由同纪律、义务、社会责任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来阐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也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一“自由”这个词,源出于拉丁文LiBERTAS。自由是一个反映人、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是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积极的扬弃,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的自由观。它坚持个人自由与“类自由”的统一。“自由人联合体”是真正“自由王国”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它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和最终价值目标,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他们之后的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当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和基本精神。其科学内涵包括:人的智能素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从最终价值的层面上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追求和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评价标准的角度讲,它是共产党人衡量任何一种理论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工作得失的最终标准和价值尺度。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对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其逻辑终点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两者首尾相应,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的一条轴线,而实践则是将起点和终点联系起来的纽带。梳理二者及其联系的纽带,正好可以从逻辑上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科学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自由的认识和对自由的探索,都体现为对自由的一种追求。但是,追求自由的道路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从哲学认识论角度分析,其间有一些“误区”,值得我们重视,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7.
孟德斯鸠说过:在各种名词中间,歧义丛生,以多种方式打动人心的,无过于自由一词。(参见十八世纪法国哲学)这话颇有见地。然而,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尽管自由时常拨动人们的心弦,但人们并没有在理论上真正揭开“自由”的奥秘。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赋予自由以科学的涵义。今天,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对于维护和发展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进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由是萨特最为关注的哲学问题。萨特宣扬的自由观的理论前提就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哲学命题。而颇具操作性品格的核心观点则是“自由选择论”。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自由观 ,因而注定是孤独的 ,不融于世的。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对这一思想遗产进行审视和扬弃 ,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马克主义的观点,对“新个人主义”、“积极自由”等新自由主义自由观的主要内容进行剖析,揭露新自由主义自由观的阶级实质、理论上的局限性和实践上的危害性,肯定并强调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才是科学的正确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10.
前一时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十分流行,萨特的绝对自由的思想也非常时髦。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是否象某些人所标榜的那样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否象有些人所宣扬的那样比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更高明?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我认为,萨特的自由观是虚假的,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才是科学的,才是全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强大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自由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里的一个重要范畴,研究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马克思主义范畴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可以看到,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研究在2000年到2005年只有少量的相关文献,从2006年开始涌现出大量的相关文献,特别是2012年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研究更加突出,取得了新的成就,每年相关文献达到将近5000篇。本文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目的、自由与实践的关系、现实意义和价值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立足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对自由的探索应该从人的本质出发。自由是人的本质。人的自由不以对必然的认识为前提。对必然的认识仅仅是获得自由的众多途径之一条,众多手段之一种。自由由利己性和群体性两个层面组成。道德规范和法律制约是人的自由群体性自规定社会化产物。由于自由具有群体性自规定的一面,因而没有绝对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立足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对自由的探索应该从人的本质出发.自由是人的本质.人的自由不以对必然的认识为前提.对必然的认识仅仅是获得自由的众多途径之一条,众多手段之一种.自由由利己性和群体性两个层面组成.道德规范和法律制约是人的自由群体性自规定社会化产物.由于自由具有群体性自规定的一面,因而没有绝对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的践行和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贯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始终,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高价值诉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体现是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晶,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涵。人民至上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超越性的特征,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价值诉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终极人文关怀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解放的最高境界,是马克思、恩格斯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自由时间是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问题。理清三者的思想内涵、提出缘由和实现条件对于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自由哲学”在萨特哲学中占有突出地位,它主张人的自由是价值的惟一基础。但是统观萨特的自由观,其远离生活世界,完全是脱离现实根基的主观意志自由,在生活世界中处处碰壁,最终沦落为“自由的乌托邦”,以“不自由”为始点和终点而展示其“自由的乌托邦”的图景。因此,为了正确评价萨特的自由现,以“自由的乌托邦”为逻辑谱系,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价值坐标,对其自由观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7.
网络交往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进行的交往活动构成一种新型的交往行为———网络交往。自由是网络交往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交往自由时间是一种新的自由时间:一方面,彰显出很多与马克思主义自由时间不同的新内涵;另一方面,节约劳动时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网络交往自由时间与马克思主义自由时间的比较研究,求证网络交往自由时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由与财产     
自由与财产朱宝信,宋晋川一、自由的四种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历来重视自由问题。在总结了哲学史上对自由的种种论述之后,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形态作了四种区分,并在这一区分的基础上,寻找出了实现自由的基础。第一种自由是认识论的自由。面对周围世界的客观必然性,人怎...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有两种版本,一种是资本主义现代性,一种是社会主义现代性。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个体自由”,其理论旗帜是自由主叉;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社会和谐”,其理论旗帜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预设了现代性价值由“实体之自由”发展到“关系之和谐”的历史必然性。正是这一必然性,为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实践中重建社会主义现代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重要文章,为我们划清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界限。本文试就自由作为历史范畴和哲学范畴的涵义,谈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的理解和认识,以求同志们指正。自由作为历史范畴,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政治内容,它是同生产资料所有制和阶级统治联系在一起的。在古罗马,自由的原意是指从被束缚和被虐待中解放出来。被革命导师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就是自由,“以自由为其宗旨”,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中,即“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人人都有选举和被选举的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