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歧义谬误的语用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体语用中, 谬误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其中歧义谬误的存在最为普遍。从语用学视角出发, 我们把歧义谬误界定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 在言语交际中, 如果某歧义现象成为交际双方理解的障碍, 那么该歧义现象便造成了歧义谬误。歧义谬误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语言自身, 而在于语言使用者———交际主体。歧义谬误就是交际主体在对交际语言、交际语境和交际方式等因素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据此我们把歧义谬误分为语言歧义谬误、语境歧义谬误和交际方式歧义谬误等。在交际过程中, 歧义谬误的责任人可能是言语表达者, 也可能是理解者。避免歧义谬误的有效措施就是针对谬误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歧义现象说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歧义现象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主要有三种类型: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虽然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交际者往往可以通过语音的轻重、停顿、语言环境以及对歧义语言现象作出词语、句式上的增换、变换这样一些方法来消除歧义。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会遇到语言的歧义现象。歧义之所以会产生,就是因为语言形式的意义模棱两可。美国语言学家kaplan曾这样谈到这种歧义现象:“‘歧义’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正如病理学中的常见感冒病一样。在逻辑学家看来,意义模棱两可非常容易引起谬误的推理。研究宣传及公众舆论的人们,把歧义看成妨碍交际成功的一大障碍。甚至科学界也不会完全摆脱词语表达的争论,这些争论  相似文献   

4.
歧义(Ambiguity)是指同一语言形式可以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可做不同的解释。歧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语法现象,存在于人类每一种自然语言中,不管是把这种语言作为母语,还是作为外语的人,都有可能说出、写出歧义句。正确认识、了解歧义的形成原因、结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运用语言,准确地理解语义。歧义现象主要有三种:结构歧义(Struc-tulalAmbienity)、词汇歧义(LexicalAmbiguity)和语音歧义(PhoneticAmbiguity)。由于结构歧义相对多见和复杂些,本…  相似文献   

5.
歧义结构分析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歧义就是一种语言形式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意义解释,这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从句法形式与语义解释这个角度来看现代语言学的歧义问题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1)从句法形式入手,分析歧义产生的源由,例如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2)从语义关系入手,分析句法形式产生回义的潜在世,例如冯志伟的“潜在语义论”;(3)将句法形式的生成与语义解释的组合相对应,分析歧义现象产生的过程,例如蒙塔古语法.本文将分别评述这三种不同的歧义分析方法。(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简称TG)的二大目标之一是语言理论应具…  相似文献   

6.
汉语里的歧义现象种类繁多,常常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影响正确的表达,并引起误会。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歧义的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歧义现象,并且能够进行分化,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对提高语言的表达及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英汉结构歧义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歧义是一种主要的语言歧义现象。本文从句子成分、修饰关系、否定范围、语义关系等方面对英汉结构歧义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从本质上讲语言歧义不仅是一种交际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而广告语很好地运用了语言中的歧义.本文运用认知理论来研究广告语中歧义的认知,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找出广告语中歧义的认知特点和倾向,并阐释出认知在广告语歧义消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符号与要表达的意义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语言中必然存在歧义现象.本文拟通过对英语中产生歧义现象的典型例句进行归纳分析,以探讨英语歧义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歧义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一种现象 ,歧义能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本文仅从英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分析了歧义产生的原因 ,并进一步论述了歧义在修辞上的特殊应用 ,尤其是双关这一修辞方法 ,把歧义的话面意义和语用意义结合起来 ,成功地表达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1.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断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歧义的形成涉及语言学各个方面,给英语教学和言语交际带来许多问题。结构歧义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歧义现象。从图形一背景理论视角,通过言语交际中实例的分析,对结构歧义进行认知理解,有助于英语教学和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一、“歧义”及其“谬误”辨析“歧义”意调“分歧的语义”,它就是一个语句(或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有超过一个语义。但是它不必然犯“歧义谬误”。后者狭限为:超过一个“标准”的语义;它可分为两大类:(一)一词多义谬误,就是由于语句P内的一些词语有超过一个难于取舍的标准语义而引起的;(二)语法结构松驰的谬误,就是由于语句P的结构(语法)不严谨(或语文过份省略)而引发竞争性的语义。(而当时的语境和知识又没法突出P的单一语义。)值得注意:所谓“标准”语义,是常有颇大的“含混”区的。①所以,当说者说出语句P,如…  相似文献   

13.
歧义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论文选取词汇歧义中由同形异义现象引起的歧义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歧义的定义和分类并区分了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现象;其次介绍了同形异义词的分类,并对各类同形异义词及其可能引起的歧义问题通过举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歧义消解的两种方法:一种通过语境,另一种借助关联理论。从认知语用角度为同形异义词的歧义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汉语歧义语用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指一种语言形式的语义模棱两可,有两种或多种意义解释。它虽有阻碍信息交流、影响交际顺利进行的不利一面,但歧义并非总是消极的。在许多特定的语言场合中,人们有意地利用歧义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目的,显示出歧义在语言使用中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英语歧义谈     
借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理论定义歧义,进而分析了语言交际中产生歧义的各种因素,并就如何消除歧义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英语歧义现象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从歧义四种类型谈起,着重讨论歧义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如果使用得当,即运用语言各个平面上的同形或同音异义现象,就会在文学、广告文体及其他交际场合中起到讽刺、幽默等多种修辞作用,使听读者获得审美情感,达到更佳的奇妙的语言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的使用离不开具体语境这一基本观点出发 ,说明了如何利用语境限制去排除歧义 ,强调了语境限制在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所谓歧义就是一种语言形式能够传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可以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的一种语言现象.歧义可大体分为两种,词汇性歧义(Lexical ambiguity)和结构上的歧义(structure ambiguity)词汇性歧义主要由词汇本身决定的.常见的词汇性歧义现象主要由同音异义词;多义词或不同地区习惯用词所产生.譬如:同音异义词(homonyms)它们发音相同,意义不同,如:to、too、two都发[tu]音,但意义却截然不同,这类词在听与说中很容易产生歧义,尤其是在没有上下文的孤立句子中就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词汇学角度出发 ,运用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结合语境对英语中词汇的歧义现象做出初步探讨 ,重点论述了介词 of短语引起的歧义、重迭式名词粘合程度造成的歧义 ,以及一词多义、同形异义、词语搭配和形态变化引起的歧义等现象 ,旨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者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歧义问题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界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歧义的认知推理过程研究与歧义的传统研究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研究以语言形式本身为研究对象,讨论歧义产生的语言材料构成及其在语境中的运用情况;而歧义的认知推理研究把视角从语言客体转向交际主体,把歧义看成一种交际者认知活动的结果。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援用认知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对歧义的认知推理过程作一个系统的构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